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少数派/新周刊十周年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新周刊》创刊十周年系列丛书之一,也是肖锋的第一本社会学著作,和其他社会学文本不同的是,肖锋没有进行调查和采访,也不人云亦云,全靠富有洞察力的思考和解构的笔触使读者获得对当下社会的延伸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是《新周刊》创刊十周年系列丛书之一,也是作者自1999年任《新周刊》主笔以来7年的专题文字汇总。文章的触角延伸进中国改革时期的各个领域,娱乐、IT、房地产……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有对热点社会问题的深入剖析,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披露,以及对一些新鲜事物的轻松调侃。这些简单文字便是一个世纪之交的十年中纷繁芜杂的中国社会缩影。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代表着一本杂志看一个急剧变化国家的社会学视角”。

目录

自序

Part 1 新的世纪到了

20世纪爱与恨

醒来就是下世纪

世纪末的财富秀

世纪沟

做梦使人进步

上帝和魔鬼一齐来到细节时代

结婚喜庆 来一炮!

理想很远 欲望很近

20年间被PK掉的人或物

20年间被PK掉的词

欢迎来到2046

Part 2 大国要有大智慧

中国缺什么

最危险的关系

改变中国,就是改变世界

7分之拧

中国人早就发现了进化论

断想2030

全球化?WTO?拧

国庆?国玩?国味

贩卖中国,仅有土特产是不够的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派

Part 3 阶层之谜

中国 一个新兴阶层的诞生

谁妨碍了我们中产?

富人的孩子玩赛车 穷人的孩子练举重

你炫耀 你低调

张维迎为什么不接受采访

小资?中产?大狗

白领?金领?无领

飘一代?BOBOS?生活在别处

精英?贵族?绅士

清华系?北大系?绿林大学

同学就是生产力

Part 4 世代PK

长者的衰落

幸福的旁边

80后?想X就X?我世纪

从“80年代下的蛋”到全球化的“杂种”

让我们一起伸长团结的短手

儿童不宜 还是成人不宜?

贱兔?小新?儿童化

F40就是现货

王鲁湘们的“飞去来”器

欢迎来鲜花盛开的村庄

Part 5 传媒当道

砸烂电视的十个理由

病态传媒

手机狗

浅阅读 浅规则

坏消息?好消息?麦克卢汉

娱记?狗仔队?大腕

资讯?大话?犬儒

我们为什么还读杂志?

你一定要看杂志

再见,六十年代!

Part 6 因我们而特别的网

我为网狂

我爱垃圾

互联网 穷人的礼物 富人的玩具

博客?老大?沙发

人脑?电脑?猪脑

我秀故我在

让一部分人先有名起来

谁扼杀了我们的创意?

Part 7 城市名利场

有趣的人在哪里,哪里就会兴旺发达

中国经济新版图:向南,然后向北、向东

谁是中国未来的时尚地标?

北京或上海:都不一定是你的情人

广州:说得清的和说不清的

太原:谁愿当北京人的小后院?

狗日的户口

Part 8 我们不要房地产,要人居!

住得像个人样

艺术家批准了吗?

找个地方躲起来

瞧,人这只“领地动物”!

因为自由 所以快乐

禽兽不如VS以人为本

有钱人住街头

大宅子?小院子?汤耗子

明式家具?中式庭院?小妾

对话艾未未 只有现代主义才能救中国

Part 9 愤而不青的年代

不辣不革命

切?愤青?说不

哈韩?反日?干美国

因为无耻 所以流行

今天我们想骂的,鲁迅都骂过

毛泽东?商战?财富伦理

婚姻股

摘下面具 立即做爱

上帝保佑会做爱的人

体健貌美腿微瘸

一个汽车弱智主义者的独白

一切都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试读章节

20世纪爱与恨

在过去的100年间,人类创造的和破坏的一样多。

19世纪曾这样设想20世纪:电报和无线电把世界联成一体;吃人猛兽将不再逞凶,而是统统被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蚊虫、蟑螳等一扫而光;撒哈拉大沙漠将被改造成沃野;每个人都有机会漫游地球一周;自然灾害可以预测了;汽车作为新的代步工具将取代马车……的确,这些愿望大多实现了,而且人类还创造了电脑和原子弹。

这100年中,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仅1980~1995年15年之中就创造了4万亿美元的物质财富,几乎超过1 950年之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这100年同时也是物质欲极度膨胀的100年。如果说物质财富的增长呈等差级数,物质欲的膨胀则呈几何级数。20世纪的人不由自主地坐上了一辆“欲望号街车”。

这100年中,人类共打了140余场战争,致使1.2亿同类丧生,这个数字超过了以往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一些人将自己的意愿和做法强加于另一些人从而导致战争。这种强迫不仅仅体现在战争中,还更大范围地体现于人跟人(比如婚姻)、人与自然(比如环保)的关系之中。20世纪的人类可以登上月球、勘察火星,可以向微观世界纵深挺进,而恰恰是在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上,我们并不比古人高明。

文明不能只靠欲望推动,欲望会将人引向灾难。我们今天发明的这些文明代表物:汽车、电视、计算机、核技术和大都市,都是为欲望而生,拥有这一切就代表人类文明和幸福。果真如此?

20世纪的人活得更长,从1900年的平均寿命35岁增加到20世纪末的65岁,21世纪还指望能活到150岁!而人们的睡眠时间却越来越少,平均每天少了1.5~2个小时。这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娱乐和折腾。P6

序言

越小个,越大声

请人写序像是说“求求你,表扬我”。所以干脆自己表扬自己算了。

对于自己最好的表扬方式之一,就是出本书夸耀一下。这本小书集纳了我从1999年开始在《新周刊》上卖弄的一些文稿。但这些文字绝非仅代表我个人,而代表着一本杂志看一个急剧变化国家的社会学视角。

世界是扁平的。世界在扁平化过程中,小个子开始挑战大个子,超级个人可以挑战超级强权。十年中,《新周刊》这个小个子挑战过中国电视、中国足球、中国城市,还挑战过世界霸权。《新周刊》诞生十年,中国人开始学会以民间立场说话和发声。因而《新周刊》十年也可看作是一部民间发声史。1996~2006年分两段,后半段互联网加入,民间发声汇成大合唱,蔚为壮观。

简单概括,《新周刊》文字风格也分前后两截:

第一截(1996~2000),此时的杂志文字饱含荷尔蒙,硬邦邦的充满某种情绪。像是阳气过盛的武林新丁,见谁灭谁,动不动“砸烂”和“说不”,要不就鼻涕眼泪一把地“感动”。早期《新周刊》的语势和腔调代表了中国杂志的愤青时代,也是前网络时代。本书的部分文字,也不免带着这样的死磕精神,某种愤青式的原教旨主义。

第二截(2001~2006),此时杂志文字开始变得老到,透着看穿一切的圆滑,喜欢“戏说”,喜欢以F40的腔调说话。经受一些挫折之后,学会躲在远处放放冷箭。如果说还是那个愤青,那也只是“愤而不青”了。因为大环境变了,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取代了先前《新周刊》的角色。

别人百年被我们压缩成十年。时代迅速解构,谁端着谁遭骂。功成名就的F40们,开着美国车,喝着德国啤酒,偶尔吼一吼《一无所有》,有的是肚腩,没的是腹肌。有时我宁愿2000年那次停刊整顿突然“咔嘣一下死去,为世间保留一副青年模样,就像那些英年早逝的诗人。可问题就出在《新周刊》没死,十年了还活得好好的。

像所有80年代过来的人一样,本书特喜欢宏大叙事。大有为天下肉食者谋的情怀。对于社会现象的过度阐释会显得絮絮叨叨、正正经经。新生代们反对阐示,崇尚大话。可大话不过是另一种阐示方式罢了。回首过往文字,算是矫情得可以。现在这样矫情的写法的确是越来越罕见了。此外,本书将题材及情境不同的文章串在一起,读起来不免有突跳之感,像是患了情绪多动症。老实说,当翻阅《新周刊》合订本时也有此等情绪多动症之感。我们统统将之归于时代的狂躁症。

作为国内最会造概念的杂志,本书中自然记载了不少概念。这些概念有些还活着,有些则烟消云散。经典概念永远是稀缺的。不管是经典概念还是滥概念,都会被用来骗人。正如一句谚语:比喻并不骗人,骗人的是打比方的人。《新周刊》创造的不少概念被商家拿去兜售,所谓高明的商家都是些善于打比方的人。且不管它吧。我假定你是个中高手,跳进概念的迷魂阵中又能抽身而出,然后“哈哈一笑。

废话少说,且翻下一页。

肖锋

2006年4月某日

后记

自有了键盘之后,写作都是不打腹稿的。一般胡乱敲一番一篇文章就速成了。这般文字自己都懒得看上第二遍,更别说润色了。好文与烂文,摆到网上反正都一个样。更有甚者,这儿剪点、那儿贴点,中间加些“因为”、“所以”串起来,文章就交差了。仔细一想,古人不也是跟网虫们一样,照搬前人的文章和思想。不同的是,互联网提供了更自由、更方便、选择范围更广泛的拼贴条件。所以,无论古今,我们都是文章和思想的搬运工。

那么,这本小书就是本人自1999年以来7年文字搬运工的记录。

不过自认为搬运技巧够好,尚对得起读者。《金刚经说什么》里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一只狗儿一甩尾巴,将一坨屎甩到佛塔之上。佛后来将这只狗儿超度成高僧。有人问其中缘由。佛说,你别看这不经意的一甩,那可是狗最喜欢的东西呢。对于狗,这一甩算是它最好的供奉啦。

这本小书也算我最好的供奉。敝帚自珍吧,即便是屎也还有屎的价值。

如蒙不弃,望笑纳。

2005年5月某日

书评(媒体评论)

对优势意见,人人都有自保本能。这一现象在传播学上称为“沉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公众在接受一个话题时一般会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与大多数人站在一边。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站在少数派一边,他们倾向保持沉默;如果与舆论主导相去渐远,就越会保持沉默。其结果是,优势意见越来越占优,少数派越来越沉默。

可历史经常证明,优势意见并非总是正确,往往符合了当前利益却牺牲了长远利益。

人们如何跳出沉默的螺旋?唯一的出路就是宽容少数派。

少数派是社会的免疫系统,让社会运行时保持某种提醒。宽容少数派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宽容是一个奢侈品,购买它的人需要一定智力”(《宽容》作者房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少数派/新周刊十周年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0932
开本 24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8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