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诗通
内容
编辑推荐

想学习盛唐诗歌吗?那看看本书怎么样?它汇集了唐朝最负盛名的诸多诗人,有王勃、陈子昂、张九龄、孟浩然、王之焕……每首诗都由作者简介、翻译、赏析和写作背景等内容组成,帮助读者轻松理解诗歌含义。

内容推荐

想学习盛唐诗歌吗?那看看本书怎么样?它汇集了唐朝最负盛名的诸多诗人,有王勃、陈子昂、张九龄、孟浩然、王之焕……每首诗都由作者简介、翻译、赏析和写作背景等内容组成,帮助读者轻松理解诗歌含义。

目录

王绩

 野望/1

卢照邻

 送二兄人蜀/3

骆宾王

 咏鹅/5

 在狱咏蝉/7

李峤

 风/9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1

 渡湘江/13

王 勃

 滕王阁诗/1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7

杨炯

 从军行/19

宋之问

 题大庾岭北驿/21

 渡汉江/23

沈俭期

 杂诗三首(其三)/25

郭震

 古剑篇/27

陈子昂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30

 感遇三十八首(其三十四)/32

 登幽州台歌/35

 送魏大从军/37

贺知章

 咏柳/38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40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42

张敬忠

 边词/46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七)/48

 望月怀远/50

王之涣

 登鹳雀楼/52

 凉州词二首(其一)/54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56

 夜归鹿门歌/5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1

 与诸子登岘山/63

 过故人庄/65

 春晓/67

 宿建德江/69

 渡浙江问舟中人/71

李颀

 送陈章甫/73

 送魏万之京/75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76

 从军行七首(其二)/78

 从军行七首(其四)/79

 从军行七首(其五)/81

 出塞二首(其一)/83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85

 闺怨/87

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89

祖咏

 望蓟门/91

王维

 渭川田家/94

 山居秋暝/96

 终南山/98

 观猎/100

 汉江临泛/102

 使至塞上/104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106

 鹿柴/109

 辛夷坞/110

 鸟鸣涧/112

 山中送别/114

 杂诗三首(其二)/116

 相思/118

 田园乐七首(其六)/120

 少年行四首(其一)/12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24

 送元二使安西/126

李 白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九)/128

 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四)/130

 蜀道难/131

 乌夜啼/136

 将进酒/138

 行路难三首(其一)/141

 塞下曲六首(其一)/143

 古朗月行(节选)/145

 玉阶怨/147

 丁都护歌/149

 静夜思/150

 子夜吴歌四首·秋歌(其三)/152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153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155

 峨眉山月歌/157

 赠汪伦/15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61

 寄东鲁二稚子/163

 梦游天姥吟留别/165

 金陵酒肆留别/17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72

 南陵别儿童人京/174

 渡荆门送别/176

 送友人/179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80

 登太白峰/182

 登金陵凤凰台/183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185

 望天门山/186

 早发白帝城/188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190

 夜泊牛渚怀古/192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193

 独坐敬亭山/195

王湾

 次北固山下/196

崔颢

 黄鹤楼/199

王翰

 凉州词/201

张旭

 山中留客/203

高适

 燕歌行并序/205

 封丘作/208

 营州歌/210

 别董大/212

储光羲

 钓鱼湾/213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14

 送灵澈上人/216

 酬李穆见寄/218

 长沙过贾谊宅/220

 送严士元/222

杜甫

 望岳/224

 房兵曹胡马/226

 画鹰/228

 兵车行/230

 春日忆李白/234

 前出塞九首(其六)/236

 后出塞五首(其二)/238

 月夜/240

 悲陈陶/242

 对雪/244

 春望/246

 羌村三首(其一)/248

 曲江二首(其二)/250

 曲江对酒/252

 石壕吏/254

 垂老别/256

 佳人/259

 月夜忆舍弟/261

 江村/263

 客至/265

 春夜喜雨/26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69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272

 戏为六绝句(其六)/27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76

 绝句二首(其一)/278

 绝句二首(其二)/280

 绝句四首(其三)/282

 旅夜书怀/284.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286

 登岳阳楼/288

 江南逢李龟年/290

 登高/292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94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297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99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301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303

 逢入京使/305

刘方平

 采莲曲/307

 夜月/309

元结

 欺乃曲五首(其二)/311

张继

 枫桥夜泊/313

钱起

 归雁/315

韩翎

 寒食/317

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319

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321

胡令能

 咏绣障/323

 小儿垂钓/325

顾况

 囝/327

柳中庸

 征人怨/330

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332

 寄李儋元锡/334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336

 长安遇冯著/338

 滁州西涧/340

卢纶

 塞下曲六首(其二)/342

 塞下曲六首(其三)/344.

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346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348

 夜上受降城闻笛/350

孟郊

 游子吟/352

 劝学/354

李约

 观祈雨/356

崔 护

 题都城南庄/358

常 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361

张籍

 野老歌/363

 牧童词/365

 夜到渔家/367

 秋思/369

王建

 水夫谣/370

 新嫁娘词三首(其一)/372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374

薛 涛

 筹边楼/376

韩愈

 答张十一/378

 湘中/381

 晚春/38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8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387

刘禹锡

 始闻秋风/389

 西塞山怀古/39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93

 秋词二首(其一)/395

 竹枝词二首(其一)/397

 浪淘沙九首(其一)/399

 浪淘沙九首(其六)/401

 金陵五题·石头城(其一)/403

 金陵五题·乌衣巷(其二)/405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407

 望洞庭/409

自居易

 观刈麦/411

 宿紫阁山北村/414

 轻肥/416

 上阳白发人/418

 杜陵叟/421

 卖炭翁/424

 长恨歌/427

 琵琶行并序/437

 邯郸冬至夜思家/444

 赋得古原草送别/446

 大林寺桃花/448

 问刘十九/450

 暮江吟/452

 钱塘湖春行/454

 杭州春望/456

李绅

 悯农二首(其一)/458

 悯农二首(其二)/460

柳宗元

 南涧中题/462

 江雪/464

 渔翁/466

李涉

 井栏砂宿遇夜客/468

施肩吾

 幼女词/470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472

 行宫/414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476

贾 岛

 剑客/478

 寻隐者不遇/480

姚合

 穷边词二首(其一)/482

张祜

 题金陵渡/484

朱庆馀

 闺意献张水部/486

李德裕

 登崖州城作/488

李贺

 雁门太守行/490

 梦天/493

 南园十三首(其一)/495

 南园十三首(其五)/497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499

 老夫采玉歌/501

 致酒行/503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506

 感讽五首(其一)/508

许 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510

 登洛阳故城/512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514

 题扬州禅智寺/516

 江南春绝句/518

 齐安郡后池绝句/520

 早雁/521

 赤壁/523

 泊秦淮/525

 山行/527

 秋夕/529

 金谷园/531

 清明/533

雍 陶

 题情尽桥/536

 题君山/538

温庭筠

 蔡中郎坟/540

 过分水岭/542

 商山早行/544

 送人东归/546

李商隐

 霜月/548

 乐游原/550

 夜雨寄北/552

 无题/554

 晚晴/556

 安定城楼/558

 嫦娥/560

 贾生/562

 哭刘司户蒉/564

李群玉

 黄陵庙/566

刘 驾

反贾客乐/568

崔珏

 哭李商隐二首(其二)/570

赵嘏

 江楼感旧/572 

方 干

 过申州作/574

曹邺

 官仓鼠/576

罗 隐

 雪/578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580

 蜂/582

皮日休

 读书/584

陆龟蒙

 新沙/586

韦 庄

 台城/588

黄巢

 题菊花/590

聂夷中

 田家二首(其一)/592

 咏田家/593

来鹄

 云/595

钱诩

 未展芭蕉/597

曹松

 南海旅次/599

崔道融

 西施滩/601

韩僵

 深院/603

 春尽/605

张嫔

 登单于台/607

 夏日题老将林亭/609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611

杜荀鹤

 山中寡妇/613

秦韬玉

 贫女/615

王驾

 社日/617

无名氏

 神鸡童谣/619

 哥舒歌/621

附录/623

唐诗常识简介/623

唐诗概说/623

别称并称/631

风格流派/637

诗体作法/640

试读章节

野  望①

王绩

东皋薄暮望②,徙倚欲何依③。

树树皆秋色④,山山唯落晖⑤。

牧人驱犊返⑥,猎马带禽归⑦。

相顾无相识⑧,长歌怀采薇⑨。【作者简介】

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名儒王通的弟弟。工诗善文,作品多以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表达对现实不满。诗风朴素自然,为初唐诗坛带来生气,对五律的成熟也有所贡献。

【注释】

①野:山野。  ②东皋:在今山西省河津县。皋:近水的高地。薄暮:傍晚。  ③徙(灯)倚:徘徊,来回走动。何依:什么地方能够依靠。  ④秋色:指树木凋零的残败景色。  ⑤唯:只。落晖:夕阳的光辉。  ⑥牧人:放养牲口的人。驱:赶。犊:小牛。⑦猎马:打猎用的马。禽:包括鸟和兽。  ⑧相顾:指诗人回头看那些晚归的人。  ⑨长歌:长声歌唱。怀:想念。采薇:殷朝灭亡之后,伯夷、叔齐两人隐居于首阳山,不吃周朝的粮食,只以采摘薇菜度日,保持自己的气节操守。薇: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这里用这一典故表示隐居之意。

【今译】

傍晚时分,我在东皋村头四处眺望,

苦闷得来回走动,找不到可依赖的地方。

一排排树木,统统是衰败的景象,

一座座山峰,洒满了凄凉的夕阳。

牧人归来了,赶着牛群多么高兴,

猎马回村了,驮着猎物得意洋洋。

回过头去,晚归人群中没有熟识的脸庞,

长歌一曲追怀古代隐士,以他们为榜样。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全诗描写秋天的傍晚所见到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孤独忧郁的苦闷心情,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打算长期隐居下去的心愿。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仗工整妥贴,对初唐五言律诗的成熟,有所贡献。全诗借景抒情,形象生动。诗风自然朴素,洗尽六朝铅华,在初唐诗坛十分难得;而写景如画,又开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写作背景】

诗人王绩生活在隋末唐初。他目睹了朝代更替时社会纷乱、群雄争战的场面。他在隋朝和唐朝都做过官,本来还有一些事业心和抱负,但后来越来越不得志,对社会现实也就越发不满,索性辞官回乡,过起了隐居生活。他隐居于东皋村,自号为“东皋子”,这首诗就写于隐居期间。

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诗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龙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34598
开本 32开
页数 6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2.742
丛书名
印张 20.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3
14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