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精华版)/中国圣人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圣人文化丛书精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作品《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中广为人知的语句,配以白话和英文翻译,对重点语句给予详细的注释,并配上多幅精美插图,使本套图书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可以满足研究中国哲学的外国人及相关人士的需要。该套丛书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是从书之一《大学》。

内容推荐

《四书》精华版是中国圣人文化丛书中的一套,共四本。该丛书精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作品《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中广为人知的语句,配以白话和英文翻译,对重点语句给予详细的注释,并配上多幅精美插图,使本套图书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

目录

圣经章

康诰章

盘铭章

邦畿章

听讼章

知本章

诚意章

正心修身章

齐家章

治国章

絮矩章

试读章节

我曾经在私下里采取程颐的意思,补作了一章,说:《大学》经文上所说的“致知在格物”,是说要想穷致我已经具有的知识,便要就每件事物上用心穷究它们的理。因为人心是这样灵敏,无不具有天赋的感觉和知觉,而且天下的各种事物,也没有一件事物不具有事理和物理的;由于在事理和物理上不曾用心研究,其所知所识就很有限,不能够彻底明白了。所以用《大学》开始教人,一定使学者在接触天下万物的时候,都应当根据自己已经认识的理出发,加倍用心地去穷究万事万物的理,以求认识达到顶点。等到经过长久时间的用力,自然有一天能够忽然开朗,一切道理都能够贯通起来,那么,天下万事万物的表里内外、精微粗浅就会无一不认识到,我心清明的本体和最大的作用也会无一不洞察明白。这就叫做“格物”,这就叫做知的顶点。

P43

序言

《大学》原为《礼记》的一篇,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公元前505—前436)所撰,实际上是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这可以说是定论。司马迁曾著《大学广义》,可见其早已为时人所重,及宋,朱熹本于二程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以其毕生精力,精雕细刻,不断加工,使之独立成书。自宋以往,成为儒家纲领性经典,在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要了解儒学、研究儒学、传播儒学的精华,就不能不认真阅读这部书。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的外文译本不多,这就给使用外国文字研究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学人和广大读者带来了不便,限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许多使用外文的学者和在域外读书和做学问的朋友,都埋怨国内太不注意中国文化成果的外文翻译工作,他们喜欢拿印度与中国比,他们说印度民族的许多文化遗产多有外文译本,特别是英文译本,而中国经典遗产的外文本则寥若晨星,偶遇几种,也多为外国人所译,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愧对古人,有负后人,也对不起外人。要译外文,就会遇到一个问题:最好先把古文翻成白话——当然直接从古文翻成外文,也是可以的,只是难度要大一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华语教学出版社采取量力而行的方针,选择一些传统文化经典逐步翻译出版,《大学》便是其中之一,本书几年前由华语教学出版社以文白、汉英对照版和《论语》、《中庸》、《孟子》一起出版,向海内外发行,受到广大读者关注。

现在作为“中国圣人文化丛书”之一的《大学》精华版,不仅增加了更详细的注释,而且配以多幅精美插图,使本书更具观赏性和实用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精华版)/中国圣人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云龙//蔡希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语教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02173
开本 32开
页数 1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5.5
丛书名
印张 4.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4: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