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京往事(全新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小说,本书讲述了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中年作家骇人听闻的爱情历程。由于臆想中的猜测与恐惧,最终导致了身边有人为他雇凶杀妻,有人因此自杀,有人锒铛入狱,有人发疯的惨痛结局。

目前,央视斥重金收购了本书的电视剧改编权。一台心理健康大戏即将在全国播映。这个曾经感动过无数人的故事,会再一次震撼你的心灵。

内容推荐

其实这是一个由众多好人宿命般组成的一起谋杀案,而凶手惟一的目的就是把在长白山下当小学教师的妹妹调到北京,因为在他坐牢的时候,他妹妹为了探望哥哥走坏了两双鞋子。一位单纯而疯狂的少妇为了爱情而雇凶所杀的对象,在凶手抵达时已精神崩溃自杀身亡,凶手冒领“功劳”,引起法律上前所未有的争议。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小说,当代中国人被汹涌的物质潮流逼到了最后的警戒线,来自人性深处的秘密令人惊讶。作者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和新近在欧美文坛流行的“无道具叙述”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患有心理疾患的中年作家骇人听闻的爱情历程。书中所有人物内心都有着难以言传的死结,作者在剖析和展示这些不可告人的内心死结的同时,也在剖析和展示我们生存困境的深层原因。恐惧和良知交融,堕落和爱情共存,作者搏杀在人性的两极之间,以全新的态度和观点阐释了特定时期人性悲剧不可逆转的根由。同时,作者以负面例证发出呐喊:我们追求心情。

试读章节

高文后来已远离北京,北京的许多人和事都模糊了,但高文永远忘不了和盛珠在天安门广场相识的那一天。那一天真热,那是酷暑的一天。高文情绪不振的时候,喜欢到天安门广场转悠,借广场的宽阔和敞亮来消散内心的阴霾。当然,这都是多年前高文刚来北京时候的事。

那时候,高文走进天安门广场,古代帝王万里辟疆、弯弓射雕的历史豪情油然而生。高文对广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萌动写一本大书的愿望也由广场而生。高文是作家,生性怯懦,却在文学上野心勃勃,一心想写出彪炳史册的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书,这是他患病以来没有崩溃或自杀的一个重要支柱。他认为这是彻底救治他的抑郁症的最后良药,也是还他清白的最有力证明。

北京的一些旅游景点、火车站、地铁口等热闹繁杂的地方,常常是高文“体验生活”的“猎场”。在伟大的天安门广场猎艳虽觉不妥,但为了排遣心中沉郁,高文却刻意放纵这种心绪,置身于这种热闹场合,他的目光总是贪婪而迷乱。而那一天他多少有些心不在焉,觉得亵渎了当年的情感。诧异迷惑之中高文的目光在搜寻着什么,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东侧的历史革命博物馆和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交相辉映,依旧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肃立的武警战士矫健而警觉。

弹指一挥间,堪称一绝的广场今天让他有一种久违之感。这种久违陌生的感觉让他突发奇想,他甚至想把这部书再命名为《北京往事》,用“往事”来叙述故事,其时间跨度可想而知。《美国往事》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写到七十年代,主人公也由童年变为耄耋老人,光总统就换了十几茬,而高文当年写《北京往事》时还远在新疆,从没来过北京,也不知道有一部电影叫《美国往事》,却就把那部给他带来声誉也带来厄运的书叫做了《北京往事》。

三十年前,一对从北京下放到新疆的老夫妇在戈壁滩上相继去世。十多年之后,高文根据他们的故事写出了自民国到解放后一代知识分子在时代风云中坎坷而独立的命运。没想到一炮打响,可也落下了病根。当时就有人质疑,从没去过北京的高文是如何把北京的旧生活写得那么活灵活现的?这书是他写的吗?

高文不在意这种对文学缺乏基本常识的指责,而对政治上的种种责难,甚至扣上一顶顶吓人的帽子,高文也不怕,反而内心窃喜,认为这是成名的最好捷径。高文哗众取宠的投机心理由此可见。

而高文被击倒的是谁也不知道的事。高文是被自己击倒的。

高文在精神崩溃的时候也曾怀疑那本名叫《北京往事》的书是否是自己所写,但多数时候只是不知道这书自己是如何写出的,却没怀疑是自己所写。那几尺厚的稿纸和自己独一无二的笔墨被高文无数次翻阅,这是铁定的证明。

可高文还是想用此“往事”证明彼“往事”。远水是如何解决近渴的,虚幻的证明是如何帮助他缓解现实的威胁的,这要问心理医生了。

高文后来还是放弃了使用同一名称的想法,他的心里不敢再触碰这四个字:北京往事。    P3-4

后记

依然遗憾,依然匆促,但现在你看到的已是一部全新的《北京往事》了,尤其是,它的内容和我钟爱的标题最终吻合,这是最了却我心愿的地方。明明写当代的事,那时候一定要冠以“往事”,其用意我至今不知。就是喜欢。因为一次野心勃勃而又一往情深的承诺?看完《布拉格之恋》,我对她说,我要写一部名字叫《北京往事》的大书。

结果出来的却是一个关于抑郁症的故事。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作为地摊文学的《抑郁症患者》到多年前作家出版社删改修订出版的《北京往事》,它以各种形式名噪于世,甚至央视也以罕见的隆重形式购买了该书的电视剧版权。此次河南文艺出版社和海外同步推出,而我却总是意犹未尽,一九九二年到二〇〇六年,十四年里,我为它改了多少遍,熬了多少夜,不计其数,在我心中这还是一部过程中的书,一部还有很多空白的书,一部壮志未酬的书。

纳博科夫《洛丽塔》的修订版,删改版,增订版,还有假冒的完全版,充斥世界,结果连他本人也不知道哪个版本是他的原稿,而《北京往事》与以“伤风败俗”引发争议的《洛丽塔》不同,和匈牙利作家伊姆莱的创作有点类似,一部书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写到九十年代,不断删改,增补,再删改,再增补,由于妥协,由于捍卫,也由于版税。我喜欢的《寻踪者》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九年,再到翻译到中国,凯尔泰斯·伊姆莱也已修改了二十三年。

显然,《北京往事》了却了我的重要心愿,却不是最后的版本。当初写它的时候,我还把“抑郁症”写成“忧郁症”,由于题材尚无人涉足,敏感怪异,我梦想一鸣惊人。结果没有惊别人,却惊了自己:热恋中快乐的我怎么写出这么不快乐的书?那时候国人对“抑郁症”还很陌生,这种话题的大面积谈论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涉入了一条凶险之河,没有出口,现在依然冷冽迷茫,但我早就看到了出口,看到藏匿中的小河如何汇人大海。

我是一个商人,或者说我更愿意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商人,对功名利禄乐此不疲,为自己对文学爱得这么久这么深感到羞愧,也许我不能释怀的事关真理、真实、真相,并且只能用我回避不了的甚至与我本人无关的上帝恩赐的天赋把它们写出来。我从不讳言我要写出力求闯关的伟大作品。

依旧怀念旧时光和老朋友,希望我想念中的人们再一次读到它。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现在河里流淌着更多的温暖和希望,连高文都意外地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并决定到北京和常珊见面。这是以前的读者不敢想象的事。美好结局,落入俗套,但假如读者觉得这种美好还是动人心魄的,那么我付出的代价也就值了。只是想到河水里还有盛珠的鲜血,河岸上千善子还噩梦缠身,我又觉得这样的安排厚待了幸存者,只能在未来对劫后余生的期望和要求都要更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京往事(全新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名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236796
开本 16开
页数 3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3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9
15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