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迈克尔·琼斯和布莱恩·利·莫里努编著的《美洲神话》是美洲神话百科之集合,以详实的文字资料考证,丰富珍贵的文物资料图片,以美洲大陆的神话传说为背景,综合而立体地展示了其中折射出来的美洲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图景。
图书 | 美洲神话/人文珍藏图鉴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卫·迈克尔·琼斯和布莱恩·利·莫里努编著的《美洲神话》是美洲神话百科之集合,以详实的文字资料考证,丰富珍贵的文物资料图片,以美洲大陆的神话传说为背景,综合而立体地展示了其中折射出来的美洲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图景。 内容推荐 神话,既是神明的历史,也是古代人类对世界的另一种解读和记录,透过扑朔迷离的神话谱系,今人得以一览古代先民精神世界的全貌。 美洲神话展现了不同文明的兴衰往复,在丰富多彩的部落文化中,神明、英雄、怪兽一起创造、改变、毁灭着它们共同生存的世界。人们以原始的狂野的想象力,赋予万物以意义,并由此解释和阐述了人类内心的奥秘:欲望、恐惧、善恶挣扎以及亘古不变的对生死轮回的追寻。 《美洲神话》以翔实的文字和丰富而珍贵的图片,将读者引入包罗万象的神话世界,并从中领略不同地区的文明对宇宙万物、人类起源充满激情与想象的阐释。 《美洲神话》由大卫·迈克尔·琼斯和布莱恩·利·莫里努编著。 目录 前言 北美洲神话 简介 变形的故事 众神的国度 创世的神话 地球的灵魂 神话中的怪物 精灵的特性 死亡和死后生活 白人的到来 基督教的传入 新神话的出现 中美洲神话 简介 创世和宇宙 建立世界秩序 二元性和对立性 颜色和基本方位 死亡和祭牲 双胞胎和文化英雄 仪式球赛 南美洲神话 简介 创世故事 无止境的循环 魔杖神和尖牙神 文化英雄 王权神授和祖先崇拜 人祭和食人风俗 神圣的天空 圣地和圣线 试读章节 阿布纳基人(The Abenaki)是讲阿尔冈琴语的部落,分布在加拿大南部大西洋沿海地区和美国东北部。他们传统的中心居住地是现在的缅因州,东部阿布纳基人在这里猎取驼鹿、鹿和其他动物,还以捕鱼和采集为生。西部阿布纳基人分布在较温暖的内陆,从佛蒙特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到纽约钱普伦湖东岸,主要以种植和捕鱼为生。 18世纪连绵不断的战火迫使很多阿布纳基人逃亡到魁北克,其他人则居住在缅因州北部和新布伦斯威克的保留地,或被分散在这个地区的非印第安人社区。来世(The Afterlife)对很多人来说是走向死亡世界的旅途,也是灵魂得到休息和安慰的地方。因纽特人认为亡灵的世界在天上。天空本身是坚实牢固的,上面有一些孔,可以透光,有时候也渗m天液,化成雨雪落在人间。似乎是对艰苦海上生活的抵制,因纽特人的神话很少提到海豹、海象等海 有时候,把熟悉的东西延续到死后生活的渴望反映了比较艰苦的生活现实。奇里卡华阿帕切人认为,死人从草丛中的活板门中落下来,从高高的沙山上一直滑到阴间;阴间跟他们的现实世界差不多,甚至还有白人的存在。 阿拉巴马人(The Alabama)最初居住在现在的阿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在河谷种植玉米、大豆和其他农作物,必要时也打猎和采集植物。他们跟库萨塔人是近亲,讲的都是马斯科吉语群的语言。 这两个民族在欧洲殖民者入侵期间变得支离破碎;19世纪美国政府强行把所有东南部部落驱赶到俄克拉荷马州的时候,他们被彻底逐出家园。现在仅存3个小部落:路易斯安那州的库萨塔部落、得克萨斯州波尔卡县的阿拉巴马一库萨塔部落和俄克拉荷马州的阿拉巴马人和奎萨特人。 阿留申人(The Aleut)由几个北极部落组成,分布在北美洲和亚洲之间的北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区。阿留申群岛和科曼德群岛(俄罗斯)的阿留申人拥有独特的文化和语言。他们的生活方式跟因纽特人相似,主要依靠陆地和海洋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獭等海上哺乳动物和驯鹿)。他们居住在半地下的木屋,用泥土围住: 19世纪从俄罗斯开始的海獭皮毛和海豹皮贸易堪称阿留申人的灾难。幸运的是,由于远离美洲白人文化中心和20世纪皮毛贸易的逐渐萎缩,这个民族最终得以生存下来。 “永远生活在海边”(Always-Living-At-The-Coast)是夸扣特尔人,在跟郊狼(第31页)戏剧性相遇之后成为虎鲸的祖先。 他有个女儿,叫“带来死亡的女人”。郊狼划着独木舟前来求婚,将沿途嘲笑他的人变成鸟以及最早的鹿;为那些鼓励他的人开辟盛产三文鱼和贝壳类的海域。一个女子告诉他“带来死亡的女人”的私处长着锐利的牙齿,郊狼按她的吩咐行事,使“带来死亡的女人”接纳他为丈夫。她父亲大为光火,几次试图杀死郊狼都没有成功。 一天,郊狼与他的妻子和岳父坐在独木舟巾。郊狼把一块木头嚼软,做成虎鲸的彤状抛进水中并大声说,岳父从此将成为虎鲸。刹那间,鲸鱼冒出水面,把“永远生活在海边”拉进了汹涌的海浪之中。 阿帕切人(The Apache)匦±自塑厶匹堕垒巳垦曼b堂其语言属于阿萨帕斯堪语。他们从亚北极地区迁移到现在的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并在西南部这一多山地带充分发挥他们的打猎和采集技术,因地制宜地从事耕种和放牧。现今仍有阿帕切人居住的5个主要部落是:吉卡里拉、基奥瓦、梅斯卡勒罗一奇里卡华和阿拉瓦帕阿帕切。 阿普尼维(Apoorivi)是奥雷比高原上的山丘地带,亚利桑那州东北部霍皮人的主要定居点之一。当地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沿着山坡一直登上死人的家园。 阿拉帕霍人(The Arapaho)是五大湖区讲阿尔冈琴语的民族之一。过去几千年的某个时期,他们在大平原过着以猎取野牛为生的游牧生活。其分布范围曾经从怀俄明州东南部横跨内布拉斯加西南部和科罗拉多东部,一直延伸到堪萨斯州西北部。 北部的阿拉帕霍人居住在怀俄明州温德河保留地,南部的阿拉帕霍人则分散在俄克拉荷 阿里卡拉人(The Arikara)讲卡多语,居住在达科他州中南部密苏里河沿岸。在遭到疾病、部落战争以及门人入侵该地Ⅸ所带来的多重打击之后,他们跟曼丹和希达察两个部落一起迁移到达科他州北部,定居在北达科他州贝特霍尔德堡保留地。在20世纪50年代密苏里河水坝建成后,他们现在生活的地区不再受水灾影响。 P16-17 序言 这本插图百科全书所涵盖的地域是整个美洲大陆,从加拿大境内的北极圈到南极海域上最后的一片陆地。这是一块千奇百异的土地——寒冷的冰地、人烟稀少的炎热沙漠、广袤的草地、茂密潮湿的丛林,还有绵延不断的山脉。 本书三大部分所探索的是美洲各民族中跟地理环境一样变化多样的神话: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的语言和部落开始,这里的传说反映了以打猎和采集、农业和捕鱼为主的不同生活方式;中美洲(包括墨西哥及其南面海峡国家)部分涉及的是高地的阿兹特克帝国、东部和南部的玛雅诸国,以及被它们取代的古老文明;南美洲部分所覆盖的文明从哥伦比亚到智利、从太平洋海岸穿过安第斯山脉直至巴西的雨林——包括印加帝国及其前身。 在遥远的冰川时代,当现在的白令海峡上的一块大陆把美洲和亚洲连接起来的时候,人类就已开始进入美洲,沿着海岸向南、向东迁徙并进入内陆,到公元前9000年或更早时已经到达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最早的是游牧民族,他们随着季节变化以采集、打猎和捕鱼为生。到约公元前5000年,有些民族已懂得如何培育采集来的植物以及饲养周围的动物。种植和饲养意味着人们不用流离迁徙,可以在某个地方安顿下来;在接下来的一千年中,随着剩余物资的贸易逐渐发展,村落开始出现专门的手工匠,制作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物品。有些部落不断地扩大,于是出现了城镇,最后逐步发展成为城邦、都城和帝国——拥有强权的君王和有组织的祭司。 不过,大多数文明并不是从游牧民族稳步发展成为帝国的。在某些恶劣的环境下'比如由于偏僻、贫瘠,无法支撑复杂社会得以发展的比较稠密的人口,人们仍然以原始的采集、捕鱼和打猎为生,或者在他们住地或村落附近开垦小块耕地或饲养动物。另一些社会则是由于发展过度——当支撑它们的环境被消耗殆尽时,它们也跟着瓦解;还有一些则因为气候变化或自然灾害而灭亡或者被邻近部落征服。 但是,无论是哪种社会文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神话的需要——不仅仅是为了解释宇宙的浩瀚和威力以及大自然的神奇,更是为了解释人类思想的奥秘:它的欲望、恐惧和善恶,创造和毁灭,自私和无私。神话使这些文明在它们所继承的世界里能够找到生存的意义、平衡和空间感。 神话不仅仅是古老故事和传说的大杂烩,还包含了我们现在称之为宗教、科学和哲学的一切元素(自然、精神和形而上学)。神话向人类提出了最根本的问题——世界是如何产生的,它又将如何结束,人类应如何适应和影响世界,个人和集体如何相互作用。人类最根本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书里所看到的神话都有着同样的主线:太阳、月亮和星辰的重要性,神、英雄和怪兽创造、改变和毁灭一系列原始世界,地形本身以及地形里面特定元素的神圣意义。 然而,每个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不一样。例如,在肥沃的密西西比河谷,乔克托族成为崇拜太阳神的农业部落;阿兹特克民族离开了艰苦的阿兹特兰,来到墨西哥盆地,建立了帝国,通过战争从其他地方掠取他们需要的资源;而来自高地秘鲁的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则通过庞大的公路网络,重新分配太平洋海岸、高地大草原以及安第斯山脉茂密的雨林边缘的财富。 与此相得益彰的是,即使截然不同的民族和环境也可能创造出如出一辙的神话: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尤洛克人和巴西雨林里的卡亚波人都有“掏鸟巢人”这个故事(两个竞争者中的一个说服对手冒险爬上高处掏鸟蛋,然后移走梯子,使对方陷人绝境);巨蛇和美洲豹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宗教形象中都占重要地位。 正是这些相同和迥异、统一和矛盾以及对生活基本真理的追求,美洲的神话才会如此地丰富多彩,如此地绚丽迷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洲神话/人文珍藏图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大卫·迈克尔·琼斯//布莱恩·利·莫里努 |
译者 | 余世燕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纪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546847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07.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6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20 |
宽 | 17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Anness Publishing Limited,U.K.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