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命运坎坷,清王朝将其列为禁书,建国后,也被打入冷宫,后来虽走出了冷宫,但我们的文学评论家们仍给它留下一个不光明的尾巴,曰“整体倾向坏,而又有一定艺术水平。”尽管如此,又称之为“天下奇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齐名,且尊之曰“天下第一奇书”。 本书收录了鲁迅、郑振则等名家对《金瓶梅》的评价。
图书 | 名家眼中的金瓶梅/图文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命运坎坷,清王朝将其列为禁书,建国后,也被打入冷宫,后来虽走出了冷宫,但我们的文学评论家们仍给它留下一个不光明的尾巴,曰“整体倾向坏,而又有一定艺术水平。”尽管如此,又称之为“天下奇书”,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齐名,且尊之曰“天下第一奇书”。 本书收录了鲁迅、郑振则等名家对《金瓶梅》的评价。 内容推荐 新版的《名家眼中的金瓶梅》保留了原书中的精华,尤其强调“名家”的概念,以突出本书的经典意义和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书中收录的经典文章大都年代久远,现在的读者查找起来颇感不易,汇集成册之后也为人们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方便。除了“名家”之外,我们选文的另一个标准之“实用”,也就是说,所选的文章应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而不能仅仅限于一般的分析和解读,这是为了有助于更多的读者借助这些资料,发现“自己眼中”的《金瓶梅》。书中适当增加的若干较新文字就是本着这种原则选人的。至于随文插入的那些图片,虽然不无追随时尚的嫌疑,但相信对于读者阅读本书、以至研究《金瓶梅》还是不无益处的,这也是我们推出“图文经典”这套丛书的初衷。 目录 一、时代·成书·作者 论《金瓶梅》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社会背景 谈《金瓶梅》 《金瓶梅》及其作者 二、故事·人物·本事 《金瓶梅》本事考略 《金瓶梅》的题材、主题、人物 略论《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 西门庆与金·瓶·梅 《金瓶梅词话》里的帮闲人物 三、思想·艺术·影响 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 《金瓶梅》里的现象与现实 《金瓶梅》的隐喻 论《金瓶梅》之奇 汤显祖和《金瓶梅》 四、史料·风俗·文化 《金瓶梅词话》中的文学史料 《金瓶梅》中的戏曲和纺织史料 灯市·圆社·卜筮·相面 ——《金瓶梅》反映的明代风习 从《金瓶梅词话》看明人的饮食风貌 《金瓶梅》小考 五、版本·评点·评家 《金瓶梅》的版本问题 评张竹坡的《金瓶梅》评论 《金瓶梅》在国外 试读章节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社会背景 要知道《金瓶梅》这部书的社会背景,我们不能不先考定它的产生时代。同时,要考定它的产生时代,我们不能不把一切关于《金瓶梅》的附会传说肃清,还它一个本来面目。 《金瓶梅》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所集中描写的是作者所处时代的市井社会的侈靡淫荡的生活。它的细致生动的白描技术和汪洋恣肆的气势,在未有刻本以前,即已为当时的文入学士所叹赏惊诧。但因为作者敢于对性生活作无忌惮的大胆叙述,便使社会上一般假道学先生感觉到逼胁而予以摈斥,甚至怕把它刻板行世会有堕落地狱的危险,但终之不能不佩服它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一般神经过敏的人又自作聪明地替它解脱,以为这书是“别有寄托”,替它捏造成一串可歌可泣悲壮凄烈的故事。 无论批评者的观点怎样,《金瓶梅》的作者,三百年来却都一致公认为王世贞而无异辞。他们的根据是: (1)沈德符的话:说这书是嘉靖中某大名士做的。这一位某先生,经过几度的附会,就被指实为王世贞。 (2)因为书中所写的蔡京父子,相当于当时的严嵩父子。王家和严家有仇,所以王世贞写这书的目的是(甲)报仇,(乙)讽刺。 (3)是据本书的艺术和才气而论的。他们先有了一个“苦孝说”的主观之见,以为像这样的作品非王世贞不能写。 现在我们不管这些理论是否合理,且把他们所乐道的故事审查一下,看是王世贞作的不是。 P10-11 书评(媒体评论) 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最有名。初滩钞本流传,袁宏道见数卷,即以配《水浒传》为“外典”(《觞政》),故声誉顿盛:世又益以《西游记》,称三大奇书。 ——鲁迅 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者,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不要怕它是一部“秽书”。《金瓶梅》的重要,并不建筑在那些秽亵的描写上。 ——郑振铎 《金瓶梅》一书,描写的是商人如何转化为官僚,间接地反映了市民阶层与其他阶级或阶层的复杂关系,它是明代后期某种特定生活的典型概括…… ——赵景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名家眼中的金瓶梅/图文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鲁迅//郑振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305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