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脚下沙漠天空的鹰(一个中国学者的美国解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基督是鹰,佛陀是鹰,老子是鹰。不管城市文明发达到什么程度,鹰的高度是永恒的。鹰的自由意味及其真实性,是人类文化经久不变的标高。本书从一个中国学者的眼光来看待美国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对美国内在的人文精神的解读,全面剖析了美国作为一个文明社会所深藏的各种秘密。

目录

楔 子/3

与亚洲遥遥相对的加州西海岸/12

沙漠里的欲望之花/23

在沙漠里建成的花园/28

葡萄园、森林、湖光、迷雾中的海岸/33

夏威夷的天,夏威夷的海/41

有关尊严的论说和寻找/53

富士山和樱花,日本文化的奇妙组合/61

天地做爱之后的宁静/69

冷月葬诗魂的空灵/77

至柔至刚的奇作,无穷无尽的慈悲/85

莫比·迪克情结/93

《旧约》中的希伯莱精神/102

古希腊的悲剧气质/111

莎士比亚的悲剧风格/119

莫扎特式的欢声笑话/127

莫扎特《安魂曲》中的一个小秘密/134

美国的小镇文化和“小国寡民”/138

赫拉克利特的河流/144

苏格拉底之死/150

亚历山大的征战/157

9·11攻击摧毁了什么? /165

德里达的Differance角色/174

萨特的虚无和自由/184

亚利桑那的零地貌/195

唐望的传奇和混沌的智慧/205

莫里哀喜剧的悲剧性预言/217

美国文学的欧洲肋骨/223

晨曦中的男孩和暮色里的明灯,来自密西西比河的两种景观/232

美国东部文化的实用理性/241

现代艺术和艺术的末日景观/250

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卡夫卡和贝克特/261

伍尔芙之于美国的苏格拉底意味/276

脚下的沙漠,天空的鹰/294

后记/301

试读章节

与亚洲遥遥相对的加州西海岸

假设当年的哥伦布不是从东岸、而是从西岸登陆,那么美国的历史就会不一样。假设当年有个来自亚洲的什么人,比如中国那个叫郑和的太监,也像哥伦布那样从西岸登陆,不知会给这块新大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历史是哥伦布向欧洲人打开了一片新大陆;历史是来自亚洲的早年中国移民像奴隶一样弯腰曲背地加入了西部铁路的修建;历史是同样来自亚洲的日本飞机悍然轰炸了珍珠港。这两幅象征性的历史图景,使中国人和日本人在美国人心目中刻下了完全不同的印象。当美国人看到面前站着的那个亚裔人是中国人时,他的微笑虽然很友善,但那是老板对雇员的微笑。当美国人看到眼前站着的是个日本人的时候,他可能也同样地微笑,但那样的微笑里既带有一种对失败者的宽囿,又含有一种对曾经面对过的强横对手的某种敬意。按照美国人的人文传统,在朋友和对手之间,他们更加看重对手。

历史是偶然的,或者说构成历史的细节通常是偶然出现的,但命运却是必然的。航海在中国并没有像在欧洲那样形成一种革命性的职业,或者说,中国人只对山川河流有感觉,对大海的感觉却相当迟钝。早年那些漂洋过海的中国人,都不过谋生而已,没有丝毫文化和历史意义上的探险意味。相比之下,日本人作为一种岛国居民,对大海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但即便如此,他们驶向美国的庞大舰队也并不是出自他们的首创,而是向欧洲人学习了将近一百年左右的结果。航海在欧洲的历史上,具有浓厚的文明意味。或者说,航海在欧洲的文明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一页。后来所谓的全球化,最早应该追溯到欧洲人的航海年代。

经过中世纪的漫长岁月之后,欧洲像一头狮子那样醒了过来。被文艺复兴重新塑造过后,欧洲在开始腾飞的同时,通过航海向全球输出文明。今天的欧洲人可能不太愿意回忆他们当年在海上的那段历史,就像今天的美国人很难面对他们的祖先征服印第安人的故事。唯有哥伦布那样的航海业绩,是既可以让欧洲人也可以让美国人永远津津乐道的;既是探险,又是开拓,没有殖民时代通常具有的那种血腥屠杀,也没有那种年代在所难免的疯狂掠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便哥伦布当年抵达的确实是印度而不是新大陆,印度也不会变成后来的美国。哥伦布误打误撞地发现了新大陆,其情形一如后来的东西方国家,以误读的方式互相理解。

当年的哥伦布事实上也不可能绕到太平洋那一边从西岸发现新大陆,因为在哥伦布和新大陆之间相隔着的,是大西洋。因此,欧洲文明命中注定从东部而不是从西部嫁接到新大陆。历史确实不能假设。P12-13

后记

写完此书,编完附录的几十张照片,正好又是个9月6日。一年前的今天,我完成了文学备忘录的第一章。十五年前的今天,我被送到那个施蛰存老先生说不少先辈文化人呆过的地方,其中有的就默默地安息在那里了。我算是个幸存者。

这是我来到美国写的第七本书。其他六本分别是四部小说,一部文学备忘录,还有一部老子《道德经》的英文翻译和重新解释。

写完此书,一时间四顾茫然。不知人们会如何阅读此书。也许有人读作散文,也许有人读作评论,也许有人读作诗歌。只要不被读成学术著作就行。天性害怕学术。

此书写到一半的时候,方才恍然大悟,上帝为什么让我来到美国,为什么让我在纽约蹉跎这么些年。虽然糊里糊涂地活着,但仔细想想,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在写作过程中,我将写好的篇章寄发给朋友们阅读。有朋友告诉我说,且先不说意思深浅,阅读本身已是享受,如同交响乐章,甚至还能感觉到配器。

此书的结构,自然第一,其次是音乐,然后是文学,哲学是最后的。老子、唐望等智者的智慧不能被看作哲学。

也有朋友阅读此书时,提到了气魄。也许以前没有东方人或者中国人如此谈论过西方文化,如此谈论过美国文化。但这些想法迟早要说出来的。文化的轮回走了如许年之后,自然而然地走到了这么个交界点上。东方古老的智慧,越来越为西方的文化人所向往。只是活在东方的人,恰好在遗忘着祖先的智慧。

随我研习太极拳的彼特,在阅读过程中感觉到气场的流转。太极是一种以静制动的回环运动,以返者道之动为原则。最后一章渐行渐静。

突然想起一位高隐友人数年前的话来。当时我正在为自己完成了有关中国晚近历史一著而得意不已,该友不以为然地说,这不算什么,太小了。其时,楞了一下。随后问之,何以为大?该友淡然回答,至少得像《道德经》那样,具有数千年之价值;没有如此价值的著述,不必做。

在一个知识如16原子弹那样爆炸开来的时代,著书立说越来越可能沦为一种只求功名不求有益的行为。与之相应,阅读也更加具有了冒险意味。过去是读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以后可能会以不读什么书为准则。既然进食已经有了健康食品.读书也不能毫无选择。在以不读什么书的选择面前,写作者的能不能写在于其次,敢不敢写才是首要的。

中国古代圣贤,往往只表达,不批评。相比之下,还是做不到锋芒藏尽。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地挥斥方遒起来。上篇里说了说《莫比·迪克》,中篇里点了点德里达和萨特,下篇里又挥拂了一下乔伊斯。实在是无意唐突,不过借题发挥,省得再去指责其他。

写完此书,没有觉得结束,而是觉得又要重新开始了。写作真的好比登山,一程又一程。对比当年写的《西方二十世纪文化风景》,如今当然大为改观。移步尚且换景,更何况登山。

既然是登山,就不能回头看个不停。只能望着前方,望着山顶。高处不胜寒是肯定的,但在半山腰建个乐园,又不愿为之。所以还是继续前行。

此书同时面向中文和英文读者。对中文读者我想说的是,不必认真。对英文读者我想说的是,你想认真就认真好了。

对所有的读者,我想说,谢谢阅读。

2004年9月6日于纽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脚下沙漠天空的鹰(一个中国学者的美国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69147
开本 32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9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6: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