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世界文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伟大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描写了作家从生活的底层攀上文化顶峰、走向革命的艰难道路,同时也反映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劳动者追求真理的曲折历程。三部曲展示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风貌,是一部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内容推荐

《童年》回忆了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苦难童年。《在人间》描述了少年阿廖沙被外祖父逐出家门后到“人间”去自谋生路的坎坷经历。《我的大学》叙述的是: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的阿廖沙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却在“社会大学”里学到了有围墙的大学所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觉悟,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

目录

译序 001

童年 001

在人间 151

我的大学 365

试读章节

在一个昏暗狭窄的房子里,我父亲停放在窗户下面的地板上。他穿着一身白衣服,身子显得特别长,他光着双脚,脚指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温柔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弯曲着,那双快活的眼睛紧紧地闭着,像两枚发黑的铜币,那张和善的面孔已经发黑,难看地龇着牙,使我感到害怕。

母亲光着上身,只穿着一条裙子,跪在那里,用我常爱拿来锯西瓜的那把小黑梳子,把父亲又长又软的头发,从前额往后脑勺梳着;母亲不停地说着什么,声音低沉而喑哑,她那灰色的眼睛好像要融化了似的,大滴大滴的泪水直往下流。

外祖母牵着我的手——她又胖又圆,大脑袋,大眼睛,鼻子软塌塌的,有点滑稽可笑。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显得线条柔和,十分有趣。她也在哭,仿佛用一种特别的声调在随声附和地伴着母亲在痛哭。她全身颤抖着,硬拽着我往父亲身边推。我躲在她身后,死犟着不肯去,我感到又窘又怕。

我从来没看见大人们哭过,也弄不懂外祖母磨叨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跟你爸爸告别吧,你永远也见不到他了,亲爱的孩子,他死了,没活到岁数,就过早地死了……”

我得过一场大病——刚刚能下地。在我有病的时候(这个我记得很清楚),父亲高高兴兴地护理着我,可后来他却消失不见了,换上了一个脾气古怪的外祖母来照顾我。

“你从哪儿来?”我问她。

她回答说:

“从上边,从尼日尼来,不过,可不是走来的,是坐船来的!水上可不能走呀,你这个小鬼头!”

这话真可笑,真叫人莫名其妙:在我们家楼上住着几个染了头发的大胡子波斯人,而在地下室里却住着一个脸色发黄的加尔梅克人,他是个贩卖羊皮的老头儿。他能骑着楼梯栏杆往下滑,要是摔倒了,就翻着跟头滚下去,这事儿,我一清二楚,这和水有什么关系?一切都稀里糊涂,真可笑。  “为什么我是小鬼头?”

“因为你总爱吵吵闹闹!”她说完,也笑了。她说得又有趣又亲切和蔼,所以从头一天起,我们就成了好朋友,现在我真希望她赶快带我离开这个屋子。

母亲使我感到压抑,她的眼泪和号哭让我感到心神不安。我第一次见到她变成这个样子;她一向很严厉,话语不多,衣着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她个头很大,像一匹马;她身板硬朗,两只手特别有劲儿。可现在不知为什么,满脸涨得通红,披头散发,衣服也都撕破了,让人看了怪不舒服的。头发原来梳得很平整,像一顶光亮的大帽子,现在披散在裸露的双肩上,遮着脸,编辫子的那半头头发晃来荡去,碰着睡着了的父亲的脸。我已经在屋里站了好久,可她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她只是一个劲儿地梳着父亲的头发,痛哭得连气儿都喘不过来。  几个穿黑衣服的乡下人和一个警察顺便往门里看了一眼,那警察便没好气地叫道:

“快点收拾!”

窗户上挂着一块黑色的披肩,被风吹得像船帆似的鼓胀起来。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划帆船,突然雷声大作,父亲笑了起来,用膝头紧紧地夹住我,大声喊道:

“没关系,不要怕,大葱头!”

母亲突然从地板上费力地站了起来,但立刻又坐了下去,仰面跌倒在地板上,头发铺散了一地,她那张苍白模糊的脸变得铁青,也像父亲似的龇着牙,用可怕的声音说:

“把门关上……阿列克谢依——你出去!”

外祖母推开我,匆忙地奔向门口,喊道:

“乡亲们,不要怕,你们不要打扰她,看在基督的分上,请你们走开吧!这里不是闹霍乱,而是在生孩子,做做好事吧,亲人们!”

我躲到一个昏暗的角落里,藏到一口大箱子的后面,从那里,我看见母亲在地板上扭动,蜷缩着身子,牙齿咬得格格响,哼哼呀呀地呻吟着,外祖母在她的身边趴着,用喜悦亲切的声调说:

“为了圣父和圣子!瓦留莎,忍着点!圣母保佑……”

我怕极了。她们在父亲身旁忙活着,触碰着他,唉声叹气地呻吟着,喊叫着,可他一动也不动,似乎还在笑呢。她们在地板上忙了好一阵子,母亲好几次站了起来,却又倒了下去。外祖母像个又黑又软的大皮球,屋里屋外地滚来滚去。后来,突然从黑暗中传来了婴儿的哭声。

“谢天谢地!”外祖母说,“是个小子!”

于是她点燃了蜡烛。

我大约在墙角里睡着了——后来的事就什么也记不得了。

留在我记忆里的第二个印象——是一个下雨天,墓地荒凉的一角。我站在溜滑的小黏土丘上,看父亲的棺材被放进坟坑里。坟坑里全是水,还有几只青蛙,其中有两只已经爬上了黄色的棺材盖。站在墓穴旁边,有我、有母亲、有浑身淋透了的警察和两个拿着铁锹的气哼哼的乡下人。温暖的小雨有如珍珠般地洒在大伙的身上。

“埋吧!”警察说完,便走到一边去了。

外祖母又开始哭了起来。她用头巾的一角捂着脸。两个乡下人弯着腰开始急忙往坟坑里填土,坑里的水发出啪哧啪哧的响声。那两只青蛙从棺材盖上蹦了下来,开始往穴壁上爬,但是土块却把它们打下了坑底。

“走吧,列尼亚!”外祖母抓住我的肩膀说,我从她的手中挣脱了出来,我不想走。

“你真是的,主啊!”外祖母不知是抱怨我,还是抱怨主,她低下头,在那儿默默地站了很久,直到墓穴都填平了,她依然还站在那里。P3-4

序言

高尔基(1868—1936)出生于俄罗斯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父亲早逝,由外祖母抚养成人。他十一岁就出外谋生,饱尝人世间的辛酸,二十岁后开始在祖国各地流浪,并参加秘密革命活动。

从一八九二年开始,高尔基以一个浪漫主义作家的形象出现在俄国文坛,早期作品《马加尔·楚德拉》、《鹰之歌》、《海燕之歌》中的形象充满对战斗的渴望和至死追求光明的献身精神。九十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开始成熟起来,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一系列剧本。一九。六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问世,列宁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在准备十月革命的年代里,高尔基完成了自传性的三部曲中的前两部——《童年》(1914)和《在人间》(1916),第三部《我的大学》于一九二三年完成。其后高尔基创作的重要作品还有长篇杰作《阿尔达莫夫家的事业》(1925)和史诗性的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通过对作家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时代背景上一代人的成长。

《童年》反映小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岁月。小阿廖沙在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舅父们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毒打儿童等等。同时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这对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童年》里的这些故事在作者优美的文笔下,个个都写得深刻细腻,引人入胜,像一颗颗珍珠,而全书则有如这些珍珠组成的一串晶莹的项链。

《在人间》写阿廖沙十一岁时因外祖父家破产出外谋生的经历。他在鞋店、圣像作坊做学徒,在轮船厨房里打杂,过着非常沉重而且苦闷的生活。而读书使他找到了慰藉,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并向往着新的生活。  《我的大学》讲述十六岁的阿廖沙到喀山想进大学读书,但那时的大学对穷苦的孩子是关着大门的。阿廖沙在那里上了一所特殊的大学——“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接触到许多知识分子,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读这个三部曲,人们都会被小阿廖沙渴望读书、拼命读书的精神所感动,也会为阿廖沙为了读书所遭受的屈辱、欺凌而落泪。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恶习的痛恨,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生活底层与人民大众的直接接触,深入社会,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和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养料使他真正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位文学大师。

这个三部曲在艺术上是高尔基成熟时期的作品,作者通过一个逐渐成长的孩子的眼光来描写他的周围世界,高尔基对他自己(阿廖沙)总是谦逊地不肯多着笔墨,但却给读者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阿廖沙形象,反映出高尔基对俄罗斯底层人民生活的无与伦比的洞察力,以及塑造人物性格的高超才能。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世界文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联)高尔基
译者 秋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10793
开本 32开
页数 45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59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