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有关国际版权贸易法律制度的书籍。其内容包括国际版权贸易的主体、客体、基本方式、国内法律保护机制、国际法律保护机制极其国际私法问题、中国区域版权贸易法律制度比较分析和我国对外版权贸易立法的完善和发展等。文中观点独到,内容体系较为新颖,是版权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成果。
图书 | 国际版权贸易法律制度的理论建构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本有关国际版权贸易法律制度的书籍。其内容包括国际版权贸易的主体、客体、基本方式、国内法律保护机制、国际法律保护机制极其国际私法问题、中国区域版权贸易法律制度比较分析和我国对外版权贸易立法的完善和发展等。文中观点独到,内容体系较为新颖,是版权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成果。 序言 2001年,蒋茂凝同志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私法专业博士学位时,曾请我审阅其学位论文《国际版权贸易法律制度的理论建构》的提纲,并与我探讨了一些学术问题。如今他的论文即将出版,请我作序,借此机会,我就版权贸易问题谈点看法。 著作权又称版权,其主要内容为权利的取得、维护和利用三个方面。版权的作用就是保护知识创作者的权利,鼓励和促进人们的创作力,使创作的成果通过传播而得到最广泛的使用,因而版权权利的利用成为最核心的问题。版权权利的利用是指通过转让、许可使用等方式取得经济利益,通常称为版权贸易活动。只有允许版权贸易的发生,才能使版权人的利益、传播者的利益、使用者的利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版权保护的目的和理念。 当世界跨人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全球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日趋现代化,使得世界各国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经济市场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各国在振兴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深感知识的力量和意义,逐渐使版权成为一种资源而进入国际贸易领域,随后迅速普及并成为一种主要的国际贸易形式。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中叶就断言:“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国际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代替了。”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的相关性和互动性的强化过程从未停止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贸易体系而单独繁荣。市场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更趋全面、完整,不仅传统的有形商品被纳入全世界无所不包的市场体系之中,而且劳务、信息、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等现代无形商品也进入了世界贸易体系。据统计,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际服务贸易额为700—900亿美元,到了80年代初便增加到6500亿美元。进入80年代后期,年增长率达17%,国际服务贸易额已从1970年的1000亿美元增长至1990年的约10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其中以内含版权交易的国际服务贸易也随着国际化过程的加快而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表现更为明显。2000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公布的数据表明,在以往的连续8年中,美国版权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据初步保守统计,1997年美国核心版权业的国外销售和出口估计至少为668.5亿美元,版权业的国外销售额和出口额几乎比美国商业部国际贸易局估计的所有其他领头行业的出口额都要大。通过以上数据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强化和世界各国发展本国经济与文化的需要,使得现代国际贸易结构的一个深刻变化已从传统商品为主的有形贸易扩展到包括知识产权贸易在内的无形贸易。这一变化也更清楚地反映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过程中。1993年底,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明确在世界范围把知识产权纳入了国际贸易领域,因此,在各种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国际版权贸易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在21世纪成为一种主要的国际贸易形式也是不可阻挡的。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所处的国际环境等原因,加之国内版权立法不完善,版权保护意识淡薄,我国几乎没有发生法律意义上的版权贸易,更谈不上开展涉外版权贸易。直至1991年《著作权法》实施以后,为中国的涉外版权贸易提供了法律依据。2001年lO月22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其中增加了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使得我国对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更加完善。1992年10月,我国正式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特别是1995年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成功,标志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加之国内出版社自身实力也在逐步增强。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涉外版权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契机。据国家版权局统计,1995,年,我国引进版权1664项,输出版权354项;1996年引进版权2515项,输出版权250项;1997年,引进版权4075项,输出版权322项;1998年,引进版权54698项,输出版权588项。到2000年,引进版权已达76343项,输出版权近1000项。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年递增的版权贸易额表明我国的涉外版权贸易日趋活跃。 实践证明,国际版权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直接关系到对外文化交流、广泛传播和吸收文化科学知识与促进人类文明等问题。然而,国际版权贸易不单单是一种经济行为,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行为,还是一种法律行为,并是这些多种行为的有机综合体。为此,有必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各国版权贸易的法律问题。在以往的实践中,大多数人(包括理论界的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版权贸易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非法律概念,其法律地位一直未得到承认。原因之一是理论界对于该问题分歧诸多,未有定论,因此该领域国内外学者鲜有涉足。蒋茂凝同志选择这个课题撰写学位论文,我很赞赏他的勇气,当然也可以想见其开展研究的困难与艰辛。在该文中,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兼顾国际法又兼顾国内立法及国家在管制国际版权贸易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全面探讨国际版权贸易中的法律问题。通过研究世界各国规范国际版权贸易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国际版权贸易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等统一实体法,试图从理论上探索建立和构筑科学、完备的国际版权贸易法律保护机制。文中观点颇为独到,内容体系也较为新颖,是版权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成果,其意义显而易见。无论文中的一些观点能否得到版权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同,但该书值得大家一读,如果能就这一课题展开讨论,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研究,那么对于完善我国的版权保护制度和促进我国的涉外版权贸易将是一大好事。 2004年9月于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际版权贸易法律制度的理论建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茂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4012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7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