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六大茶山/品茶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阮殿蓉女士的新著,回顾了六大茶山的历史与文化,介绍了六大茶山的土质、地方与气候,又对普洱茶的制作、质量的辨别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说明,是一本特别的普洱茶记,对我们研究普洱茶的起源,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成因,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苍茫云南,藏灵蕴秀,这里作为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气候适宜,环境优良。而从宋代以来即名闻天下的六大茶山,正位于云南产茶的中心地区,历经千年的孕育与筛选,创造了普洱茶独秀一枝且经久不衰的尊贵品质。然而人多知澜沧江北六大茶山繁盛不衰,殊不知澜沧江南亦有六大茶山纳芬吐芳,绵延千载。普洱茶正是从这两岸走向世界。

目录

序一 /7

序二 /9

第一章 云南:世界茶叶的原产地 /11

第二章 六大茶山考 /16

第三章 江北六大茶山 /21

一、倚邦茶山/22

二、攸乐茶山/26

三、曼撒茶山/27

四、莽枝茶山/29

五、蛮砖和革登茶山/3l

六、易武:普洱茶历史的转折点/32

第四章 江南六大茶山 /38

一、南糯茶山/39

二、勐海茶山/43

三、巴达茶山/46

四、景迈茶山/47

五、南峤茶山/49

六、勐宋茶山/50

七、其他茶区/5l

第五章 茶马古道的起点 /54

一、茶马北道/55

二、茶马西道/57

三、茶马南道/62

第六章 普洱茶:一个享誉世界的品牌 /65

第七章 陈茶与老茶庄 /72

一、同庆号茶庄/73

二、福元昌号茶庄/75

三、乾利贞宋聘号茶庄/77

四、可以兴茶庄/78

五、鸿昌号茶庄/80

六、勐海茶厂/8l

第八章 哺育茶山的民族 /85

一、布朗族/85

二、哈尼族/89

三、基诺族/9l

四、傣族/92

五、拉祜族/93

第九章 大地的铭记 /94

一、易武茶案碑/94

二、永远的马帮/95

三、神农与武侯/97

四、樊绰与阮福/100

五、普洱老茶票/100

第十章 普洱茶的制作 /103

一、传统普洱茶的制作/104

二、现代普洱茶的制作/108

第十一章 山高雾大出好茶 /113

一、普洱茶的种植地/113

二、普洱茶生长的地理环境/1 14

三、普洱茶的土质环境/115

四、普洱茶的生态环境/1 1 5

五、普洱茶的优良品种/116

第十二章 药品饮品保健品 /118

第十三章 去伪存真话普洱 /122

第十四章 我的普洱观 /126

后记 /129

参考书目 /130

试读章节

作为世界茶叶最重要的原产地,云南是茶叶最为古老的故乡。尽管在漫长的时光中,关于云南茶叶最初的记载,已经散失殆尽,但深藏在云南群山中数千年的古茶树群落,还是以自身顽强的生命,诉说着远古时代云南高原的那一片繁茂与葱茏。

在云南,大地至今还为我们保存着茶叶原初生长弥足珍贵的物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的1700多年的野生“世界茶树王”,勐海南糯山上栽培型800多年的古茶树,思茅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千家寨野生型2700多年古茶树、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崴村过渡型千年古茶树以及景迈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林,都是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它们在形象地纪录着茶叶生长演变历史的同时,还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其最原始的故乡就在云南。

对于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何方?多年来中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根据一些不完全的资料,认为原产地在印度,而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根据多学科的综合考察研究,则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云南。对此,王懿之先生在《云南普洱茶的历史探源》一文中作了有力的论述。

首先,从野生茶树的重要发现来分析。世界上多数学者认为茶树原产于中国,瑞士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最先所定的茶树学名Theasinensis,意即“中国茶树”。在我国史书上,有关野生大茶树早有记载,最可贵的是,1949年以来在云南境内发现了许多野生大茶树,是我国迄今发现野生大茶树最多的省份。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先后发现的两株古老的野生大茶树,是论证茶树原产于云南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962年,茶叶科研工作者张顺高与刘献荣在勐海县巴达区贺松乡的大黑山原始森林里考察野生大茶树群时,发现其中最大的一株主干直径为1米,株高52.12米,取老叶作化学分析,含咖啡碱1.14%,水浸出物21.27%,水溶性茶多酚6.09 %。1980年云南省茶科所王海思等人,又在该地附近发现一株更大的野生茶树,主干围粗3.8米,高34米,年代久远,估计在千年以上,据植物分类学家张洪达先生鉴定,为大理茶种。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通过198O、1981、1982连续三年在滇南的茶树资源考察,共发现了十八个茶树新种,它们都分布在西双版纳及其周围。这说明了西双版纳及其周围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也是古老的普洱茶的故乡。  茶树,在植物学上属茶科,共约25属380余种,其中有260余种分布在云南,号称“云南山茶甲天下”。云南大叶种茶由于生长在特别适宜的自然条件下,保存了茶树的原始类型。云南各族人民很早就从事野生茶树的驯化,在驯化的过程中,茶树由乔木变成灌木,由大丛灌木变成小丛灌木,叶由大变小,叶色由浅而深,分枝由稀而密,发茅由早而迟,新梢增长加快,直到演变为现在栽培的茶林。P11-13

序言

“美酒干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盅便可醉人”。几年前,阮殿蓉女士还是勐海茶厂厂长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把一个亏损多年的茶厂带出低谷,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令在西双版纳做了40年州长的我十分欣慰。茶叶一直是版纳州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西双版纳州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今天,当我读到阮殿蓉女士所著的《六大茶山》,不禁欣喜万分。在她的这本新著中.我得以更进一步回味普洱茶核心产地六大茶山的历史.它为中国和世界茶叶所做的贡献,它创造并存留下来的普洱茶精品,它的民族的饮茶习俗.它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也了解了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认识辨别的方法.未来的发展以及风靡世界的原因。

被人们称为“万绿之宗”的云南,不仅是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更值得骄傲的是,它还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是中国普洱茶的故乡。在云南,普洱茶主要生长在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等地。乾隆年间的进士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有过这样的描述:“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这六座茶山,都在我的故乡西双版纳.由于它们全在澜沧江以北,所以又被称为江北六大茶山。事实上.普洱茶的主产地,除了江北的六大茶山外,还有位于如今勐海县的江南六大茶山.以及思茅,临沧等茶区。这些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雾日多,相对湿度大.自然生态好.土壤有机质高,很适合茶树尤其是大叶种茶的生长。

作为在世界茶叶原产地上孕育出来的世界名茶.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因民间有”武侯遗种”的说法.所以普洱茶的种植,最迟在三国时期就已成气候。而到了明末清初,普洱茶的生产盛极一时,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每一年,大批的印度、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的商人慕名前来六大茶山购买普洱茶.而我国的藏区人们更是把普洱茶看成是血、是肉、是自己的生命,每年都有大队的马帮来到普洱茶产区.购回他们急需的茶叶.西双版纳和思茅等地的普洱茶就这样在需求的刺激下迅速发展起来。当时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茶区,年产干茶就达8万担,而且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皇家和京城的贵族以拥有普洱茶为荣,且朝廷还将普洱茶作为国礼。馈赠他国。甚至为保证贡茶的供给,清政府还在普洱府治的宁洱镇,专门设置茶厂和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可以说,在历史上,普洱茶的发展,不仅繁荣了边疆的经济.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还对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与往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些阮殿蓉女士都在《六大茶山》一书中作了较为详细的回顾和分析。

当然.普洱茶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到了清末.由于社会动荡,瘟疫流行,苛捐杂税太重等原因.普洱茶产地的茶庄一个个关闭,茶农一批批迁移,从而导致了普洱茶产量的锐减.解放前夕竟然不足万担。新中国诞生以后,普洱茶重获新生。1 950年10月,我们随西南少数民族观礼团到北京参加国庆1周年观礼活动,并把普洱茶作为西双版纳州的礼物.敬献给了毛主席。为振兴这一传统名茶,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发展普洱茶的生产,包括建立茶叶科研机构,帮助茶农开展科学种植,六大茶山也随着政通人和逐渐恢复了生机.普洱茶的生产也走出了低谷,而且茶叶的种植地在不断地扩大,产量也逐年提高。到200年.仅西双版纳州的茶叶种植面积就达到了30万亩.茶产量达30多万担.而且随着云南”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普洱茶的种植区和产量都将会进一步扩大。

如今,普洱茶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越的品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一股普洱茶热潮也正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兴起,阮殿蓉女士的新著《六大茶山》适时推出,将会在一定程度弘扬和丰富普洱茶文化.曾经名重天下的普洱茶也一定会在无数茶人的努力下,成为中华茶苑中更为灿烂的奇葩!

后记

早在清代就“名重天下”的普洱茶,经过了一段时期的沉寂之后,重新焕发异彩。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热的持续升温,出版与发表的普洱茶著述渐渐多起来,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普洱茶知识得以更广泛地普及。

因为从事普洱茶生产工作的原因,我曾走遍了普洱茶中心产区附近的大小山冈,踏访了那些依旧弥漫着陈香的老茶座,阅读了与普洱茶有关的大量历史典籍,也亲身见证了这些年普洱茶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繁荣。我写作《六大茶山》一书,主要从茶叶的原产地、普洱茶的中心产区、老茶品与老茶庄、工艺制作、文化渊源、历史遗存以及普洱茶生长的环境、效用、鉴别等方面,表达了我对普洱茶的一点粗浅的认识、理解与看法。

这次《六大茶山》出版,我对原来的文稿进行了压缩、修改与处理。在整理再版文稿的过程中,我深感这又是一次走进普洱茶的心灵之旅,它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中静下心来,重温与普洱茶相识相融的点点滴滴。

阮殿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六大茶山/品茶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院殿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49649
开本 16开
页数 1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3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