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正说明清五百年
内容
编辑推荐

解密历史真相,再现历史真貌,感知成败得失,走出“戏说”误区!史林先生精心撰写明清500年的历史事件,以明清为经、以历史事件(重大政治事件和个人命运)为纬、以“正说”历史为号召、以解说疑案为重点,力求为您解密历史真相,让您在生动的历史故事中正确认识历史!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明清五百多年历史中的一百二十多个真实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奉献给读者一部“正说”的历史。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对明清两朝的皇权沿革、社会的世态百象、人们的精神追求等诸多方面会有一个更加真实客观的了解。

目录

明代历史概述  /l

备尝艰辛的游方僧 /5

"大明"王朝的由来 /7

新皇帝与大富翁 /10

朱元璋严惩贪官 /12

开国初年的文字狱 /14

刘基论相 /16

朱元璋处死丞相 /17

太祖立家法 /19

含泪斩驸马 /21

贤德可风的马皇后 /23

袁珙相面 /25

燕王装疯 /27

被灭十族的儒生 /30

浪迹天涯的建文帝 /32

《永乐大典》编成 /35

成祖朝鲜选妃记 /36

郑和航海趣事 /39

"画状元"吴伟 /42

一月皇后 /43

不敢出世的皇太子 /45

太监家中的纳贿簿 /48

唐伯虎赶考 /50

阁老饼 /52

薛瑄不结权贵 /54

于谦关心民生 /56

英宗被俘记 /58

北京保卫战 /61

君臣同榻 /65

仝寅算卦 /67

朱祁镇南归 /68

更换太子风波 /70

夺门之变 /72

想当皇帝的太监 /75

英宗废人殉 /78

刘瑾受剐 /80

纵欲无度的明武宗 /84

"怪杰"徐文长 /86

宦官的隐私 /90

大礼之议 /93

嘉靖帝"修道" /95

宫女造反 /98

不徇私情的海瑞 /101

青词宰相 /105

戚景通训子 /107

戚家军 /109

俞大猷重振少林武术 /111

直谏名臣杨继盛 /114

"几何"的由来 /117

尝遍"百草"著医书 /119

三本账簿治天下 /122

一张特殊的勘合 /124

国本之争 /126

谋刺太子 /128

李可灼进"仙药" /131

妃子出宫 /133

爱做木匠活的熹宗 /136

皇帝落水 /137

"九千岁" /139

太监与后妃 /141

六君子之死 /143

放羊娃出身的闯将 /146

烧香太监 /148

崇祯测字  /150

皇帝"募捐" /151

吊死煤山 /153

"闯王"出家 /156

昏庸的南明皇帝 /158

少年英雄夏完淳 /161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3

清代历史概述 /167

清朝始祖的传说 /172

神鹊救樊察 /174

努尔哈赤复仇 /175

努尔哈赤"七恨" /178

智取抚顺 /180

后金血战萨尔浒 /182

皇太极巧设反间计 /185

叔侄争皇位 /187

吴三桂乞师 /189

关门血战 /192

顺治帝好学 /195

康熙智擒鳌拜 /197

弄假成真 /199

范承谟怒斥耿精忠 /202

康熙大义灭亲 /203

千里赴会 /206

尼布楚风云 /208

康熙喜欢读史 /210

康熙学科学 /212

康熙瞻仰孔子故居 /214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217

一份奇特的布告 /219

雍正崇信"祥瑞" /222

雍正残害兄弟 /224

皇位继承的秘密 /226

年羹尧求师 /228

田文镜受宠秘闻 /229

孙嘉淦的胆量 /231

查嗣庭科举试题案 /233

程明X寿文案 /235

圣祖慧眼识乾隆 /237

乾隆惩治贪官 /239

皇亲高朴盗卖玉石 /242

乾隆严教子孙 /244

和坤发迹 /247

贪污的宰相 /249

英使觐见礼仪之争 /252

权相和坤的下场 /255

东巡途中决狱 /258

紫禁城内的搏战 /260

皇宫里的争吵 /264

林则徐祈雨戒贪官 /266

林则徐的"民意簿" /268

鸦片怒火 /271

穿打补丁龙服的道光帝 /274

"节马"和它的主人 /277

祺祥政变记 /279

慈安焚烧密诏 /283

珍妃卖官受重罚 /287

弃官从商,敢为天下先 /290

左宗棠抬棺西征 /294

谭嗣同与大刀王五 /298

"保国"猛士林旭 /302

李鸿章马关遇刺 /305

李鸿章家私知多少 /309

试读章节

朱元璋登基后,把与他朝夕相处的马氏立为皇后。

一天,朱元璋退朝后来到马后寝宫,感情真挚地对马后说:“朕起自平民布衣,外面依赖功臣,内则全仗贤后。想起从前在郭子兴手下为将时,备尝艰辛,若不是你从中调停,偷偷地把食物留给我吃,朕哪里会有今日?你跟随军中,南征北战,也吃尽了人间的辛劳之苦。古语说,家有良妇,好比国有良相,朕有你这样的贤德皇后,可见古人的话是不错的。”

听着夫君的这番话,马皇后脸上泛起红晕,随即说道:“妾听说夫妇相保,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君臣相保就很难了。陛下不忘与妾共同过的那些贫贱日子,妾很感激,但更愿陛下不要忘记与群臣共度过的那些艰难日子。”

朱元璋听了皇后的话,十分感动,说:“唐朝有个长孙皇后,尝谏唐太宗不忘魏征,卿可与古人相媲美!”

“妾怎敢比长孙皇后!”马皇后抢回话说。

朱元璋没有继续争辩什么,而是想起了往事……

那是诸将刚刚攻克元朝都城的时候。朱元璋得到战报,喜不自禁,命令将士打开元朝的府库,将其金银财宝运送到京师南京。马皇后知道此事后问朱元璋:“从元府库得到什么物品?”朱元璋高兴地回答道:“是宝货呀!”马皇后脸色微沉,低语道:“元朝拥有这些宝货,为什么不能守住而失掉了呢?货财不是真宝,帝王自有宝物在啊!”没等皇后说完,朱元璋就说道:“皇后之意朕知道了。你说的是得到贤才吧!”皇后对日:“妾每每看见人家产业丰厚则生骄气,运气好时就增长安逸。家与国虽然不同,但其道理没有两样。故世上所传珠宝是激荡人心的毒酒啊!”朱元璋随即让将士将元朝府库的宝货封存起来,不得动用。

还有一次,太子的师傅宋濂因牵涉丞相胡惟庸“逆党”案被朱元璋抓了起来,要处以死刑。马皇后为此十分焦急。朱元璋退朝后来到后宫,皇后郑重而微笑地说:“我听说民间百姓为子弟请一个教书先生,还始终不忘待师之礼,何况宋濂亲自教导太子诸王多年,难道他的下场就是这样吗?再说,宋濂已退休在家,一定不会知道朝中的事情,他是冤枉的!”

连续几天来,朱元璋为胡惟庸谋反一案杀了许多大臣。此时,他仍在气头,听了皇后的话,没好气地说:“既为逆党,如何保全?”马皇后见朱元璋气性更大,惟恐一番好意促成了错事,也就不再说什么。

到了中午用餐的时候,马皇后陪同朱元璋进餐。今天的酒菜格外丰盛:满桌的鱼、肉,还有朱元璋不轻易喝的好酒。但皇后只怔怔地看着,既不吃肉,也不喝酒,满脸忧郁之情。朱元璋见状问道:“贤后是身子不舒服,还是食物不对口味?”马皇后放下筷子,眼里含着泪花,半晌才说道:“教育我们子孙的宋濂老先生即将魂归西天,我心里非常难过,哪里吃得下呀!我只好默默地为他祈福,祝福他来世有个好报应!”

这几句话,软中带刺,打动了朱元璋的心。他也知道宋濂的罪证不足,便放下筷子,站起身来,命令特赦宋濂,将他安置在茂州。

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史书上说,明太祖鉴于元代弊政,开国之初以重典治天下,犯小过往往要杀头。皇后多次劝说朱元璋,要宽大仁爱,只有君臣和衷共济,天下才能太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马皇后21岁时嫁给了朱元璋,戎马生涯20多年。当了皇后以后,生活仍十分俭朴,穿的仍是粗布麻衣。她还亲自缝制粗布衣服,赏给公主、妃嫔,让她们知道耕织之苦,节俭为怀。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年仅51岁的马皇后与世长辞。临终前,朱元璋守护在她的身边,他问皇后有没有什么要交待的。马皇后轻轻地摇了摇头,接着又有气无力地说道:“妾与陛下起自布衣,今得为国母,吾愿已足,还有什么说的呢?愿陛下亲贤人,纳忠谏,应自始至终!”说完就撒手而去。朱元璋伏在皇后的身上,大哭不已,并为此多日茶饭不进。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也没立皇后。P23-25

序言

明清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共历长达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封建制度由腐朽走向没落的时期。这一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度加强,人们的思想、言论自由受到极大钳制,加之宦官专权,卖官鬻爵,官场腐败贪污盛行,社会政治极端黑暗。尽管这样,在这一时期中,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传统的科学技术仍然走在世界前列,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有了初步发展,在文化艺术上也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对外交往也空前发达。明代的成祖及仁、宣两朝、尤其是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呈现了所谓的封建大国的盛世景象。

在这五百多年的缤纷历史画卷上,出现了许多久传不衰、予人以启迪的历史事件,出现了许多或是雄才大略,或是浩气长存,或是颇有建树的历史人物,也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令人赞叹的文化艺术成果。

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和发展。明清两朝是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至今我们生活中的诸多方面无不留印着这段历史的痕迹。

近年来,随着文学、影视等艺术形式对明清历史的艺术再现,使我们很多人模糊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真实,因而在思考和解读相关的历史事物时,常常会感到迷惑。熟读史籍去精通历史,显然又不是非专业人士和身处百忙中的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所能做到的,而有的读物又可能在精典、系统、通俗、生动、趣味等诸方面的结合上存在缺失。有鉴于此,本书在力求以上诸方面有机协调的基础上,精选了明清500多年历史中的120多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奉献给读者一本“正说”的历史。因此,捧读此书,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明清两朝生动的皇权沿革,更能使读者鲜明地得知这一时代人们的世态百象及各自的精神追求以及他们的处世之道,从而使读者能从这大千历史画卷中受到熏陶与启迪。

史林

2005年6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正说明清五百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09825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8.05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