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以纪实文学手法,详尽记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发生在重庆的一些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特大案件,如渝湘鄂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2004.11.18爆炸案”、中国假邮第一案等。其中各类形形色色的社会故事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发人深思。全书收集26篇案例,案件离奇,情节曲折,可读性极强。
图书 | 重庆大案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书以纪实文学手法,详尽记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发生在重庆的一些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特大案件,如渝湘鄂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2004.11.18爆炸案”、中国假邮第一案等。其中各类形形色色的社会故事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发人深思。全书收集26篇案例,案件离奇,情节曲折,可读性极强。 内容推荐 该书以纪实文学手法,详尽记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发生在重庆的一些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特大案件。其中不乏形形色色的具有警世意义的各类社会故事,发人深思。本书收集26篇案例,案件离奇,情节曲折,可读性极强。 目录 1.六年磨剑为擒凶/1——渝湘鄂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侦破记实 2.魔鬼盯上家装老板/29——重庆警方侦破“10.2”系列抢劫杀人案记实 3.女孩,被拐骗到台湾之后/41 4.牛心山上大劫杀/56——特大持枪杀抢劫案侦破记实 5.“苦肉记”:婚内抢劫奇案/79 6.弱女子制造的连环命案/79 7.万念俱灰,汽油泼烧绝情父/92 8.失落的“小太阳”/105——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 9.狭隘与偏执酿的惨祸/118——对“2004.11.18爆炸案”凶犯袁代中的心理剖析 10.虚荣和贪欲编织的陷阱/129 11.雪茄烟的诱惑/142 13.寻枪/166 14.医患纠纷酿成的爆炸案/179——重庆市第三医院“11.14”爆炸案全景透视 15.诈骗案中案/189 16.雪域追踪/203 17.1.2亿,存在银行的钱飞了/215 18.黑帮老大的黑色档案/225 19.环环相扣/243——重庆禁毒总队“2.10”系列贩毒案侦破记实 20.黑手伸向信用卡/256 21.解开死亡连环套/267——重庆市奉节县“3.10”系列抢劫杀人案侦破记实 22.狂飙扫“黑枪”/279——重庆警方侦破特大贩枪团伙案记实 23.中国假邮第一案/293 24.一“卡”吃掉270万/309 25.被拐男孩被“邮寄”到公安局/319 26.作孽遭报应,人贩子逃亡途中被拐卖/335 试读章节 途中人贩子被“好心人”拐卖 1992年8月7日晚,当彭洪菊得知丈夫陈定旗等人被公安局抓获的消息后,立刻调转头赶回重庆市区,并连夜乘坐北上的火车,逃到了以前她曾去过的内蒙古,并在一家私人旅馆里住了下来。 当一个月在“吃了睡、睡了又吃”中慢慢过去时,眼瞅着贩卖婴儿的2000多元钱用得没剩几个子了,彭洪菊心里也十分着急,她想找个事做,这样才能呆下去。于是,她退了房间,在旅馆老板的指引下,来到偏僻的远郊农村一家砖厂,用编造的假名字“黄世英”在砖厂打起工来。 虽说彭洪菊出生在农村,但对于整天脱土坯、制泥砖、运整砖这些男人也未必吃得消的体力活,她也感到非常吃力。而且,除了三顿饭外,厂里只有很少的工钱,除了买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外,几乎没有什么结余。然而,她除了忍受,别无他法。因为她没有文化,也没有其他的生存手艺。更要命的还是,她已成为警方追捕的逃犯,除了内蒙古她曾来过几次,其他地方她是人生地不熟,甚至连语言也不通。 半年后,砖厂里因发展业务需要,又进了一批新人。彭洪菊的一口“川普”话,很快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人二十来岁,是新来的一个水管工,自称是四川绵竹县人,在内蒙古打工已经好多年了。 他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当这位小老乡问彭洪菊为啥来内蒙古打工时,彭洪菊只能支支吾吾地应付着,小老乡也很懂事地没有再追问下去。相反,彭洪菊遇到有啥事吃亏不好开口说时,他还主动站出来替彭说几句,这让彭深为感动,心里对他生出几分好感。 一个月后,小老乡告诉彭洪菊说,这里工作太辛苦了,又挣不了几个钱,他有一个老乡在山西河曲县开了一家工厂,发了大财,让彭跟他一块去山西,投奔这个老乡。于是,彭洪菊最终随这个小老乡来到河曲县。 彭洪菊以为遇到了小老乡这样的“好心人”,从此可以过着衣食不愁的生活,岂料,这个小老乡竟然与她是同类货色——一个兼职的人贩子!他把彭洪菊卖给了一个以给别人放羊为生的老头赵某。 在开始的几天里,彭洪菊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到后来赵老头硬要和她“做那种事”时,她不从,赵老头便挥手抽她的耳光:“你他妈又不是什么嫩货,装什么相,老子花钱买的你,要你干啥你就得干啥!”此时,彭洪菊方知自己被小老乡给卖了。“自己都是一个专门卖人的人,居然还让人给卖了”,一想到这样的倒霉事,彭洪菊便想哭,但却哭不出来。 “与其在这里活受罪,还不如逃回家,即使被警察抓住,也就一了百了,比现在这种不见天日的生活强。”于是,彭洪菊想到了逃跑。有一天,她瞅着赵老头外出放牧的机会,选准一个方向一阵狂跑。不知跑了多久,她跑得两眼直冒金星,虚脱地瘫倒在草地上。这时,一阵疾驰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赵老头骑着一匹剽悍的马冲到她的跟前:“跑呀,我看你能跑多远。你就是跑到天边,我也能把你追回来!”当然,赵老头处理这样的“严重事件”的方法也很简单:将彭带回家后一顿老拳,直打得彭洪菊跪地求饶、保证不再逃跑才算了事。从此,彭洪菊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亡命天涯的惊惶与不安、被人拐卖的羞辱与愤怒,以及丈夫陈定旗的被枪毙,这一系列的打击终于把彭洪菊击倒了。她一病不起,卧床两年多,刚40岁出头的她就患上了高血压和脑血栓。在病痛的长期折磨和精神的极度绝望中,彭洪菊落下了一身的病痛,连走路都成了问题,变得一瘸一拐的,成了一个跛子。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黑夜的宁静。彭洪菊披衣起床往窗外一瞅,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警察!他们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她颤抖着打开门,警察进屋后打开了灯,然后对着手里的通缉令照片,指着她说:“没错,就是她,我们找你好久了……” 身体的摧残,怎么也比不上内心的恐惧和家破人亡的痛苦,这是彭洪菊无数次在梦里见到的情形,每次从梦中惊醒,她都仿佛虚脱一般,冷汗都会湿透她的全身。丈夫因为贩卖人口,已经先她走上了黄泉路;而她如今又亡命天涯,家里三个女儿没人管,逃出来时,最小的女儿才一岁,是喊着“妈妈”从她手里离开的,一想起这一幕,她心酸的泪便喷涌而出。 人说“虎毒不食子”。对女儿的牵挂,时时折磨着彭洪菊的心——她到底也是个女人啊,多少次,她想不顾一切地跑回家,哪怕被赵老头抓回去打折腿,可到处荒坡野地哪里又是回家的路? 彭洪菊也曾想找机会报警,可一想到自己也是罪大恶极的人贩子,报警不等于自投罗网!“真是报应啊,我贩卖这么多的婴儿和妇女,哪知道自己这一大把岁数了还被人卖了,报应来得太快了。”彭洪菊戏剧性地尝到了被人拐卖的滋味。比别人更惨的是,此时此刻,她只能是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因为报警就意味着蹲大牢,甚至还可能被枪毙! 十二年里,除了有一次因为“病得只剩下一口气”而被抬到医院住了七天外,彭洪菊没到过镇上逛过一次,更别说逛县城和省城了!后来,在她的哀求下,赵老头才卖了家中的一头毛驴,买回了一台电视机。从此,彭洪菊天天在家里靠电视打发着无聊的时光。当然,她最喜欢看的还是重庆卫视的节目,因为她从电视里知道了很多家乡的东西。尽管家乡她不敢再回去了,但那里毕竟是她出生的地方,毕竟有她太多的牵挂,她心里割舍不下啊!P.340-34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重庆大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94993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2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