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台湾研究25年精粹(共5册)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有完整的学科体系为依托,注重基础研究,特别注意研究的学术规范性。厦大的台湾研究还得益于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势,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文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打造了厦大台湾研究最坚实的知识基础。为想了解或研究台湾的人士提供了一个平台。

序言

25年前的7月9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前身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这是大陆方面提出“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方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的对台政策新主张后,海峡两岸第一家公开成立的台湾问题综合研究学术机构。从那时起,以专业的学术眼光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观察和研究台湾问题,就成为一代又一代厦大台湾研究学者的神圣使命。

在过去的25年当中,厦门大学台湾研究团队涌现出陈碧笙、朱天顺、陈在正、陈孔立、范希周、黄重添、翁成受、韩清海、李强、林长华、林仁川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没有这些曾经为厦大台湾研究呕心沥血的学者专家不懈的努力,就不会有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今天的格局。在此,我们要特别纪念陈碧笙教授、朱天顺教授、范希周教授、黄重添教授等故去的学者,他们为厦大台湾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早已镌刻在海內外台湾研究界不朽的丰碑中。

厦门大学的台湾研究最早可以溯及20世纪60年代的“郑成功研究”。台湾研究所成立后,研究触角迅速扩展到台湾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研究各个领域,最近由陈孔立教授撰写的《台湾学导论》公开出版,标志着厦门大学的台湾研究开始朝严谨的学科体系建设方向发展。勿庸讳言,厦门大学的台湾研究与海内外许多成熟的研究机构一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因此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但在众多“溢荚”之词中,我们始终对各种以“某某派”相称的戏谑之言敬谢不敏,因为厦大台湾研究的特色远非这些简约的语汇所能准确描述。首先,厦大台湾研究团队有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团队內部向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有谁要以“某某派” 自称,在研究院内部就会立刻招致非议;其次,厦大台湾研究团队一直注意吸收海内外台湾研究学者不同的思想精华,厦大台湾研究学术生命的延续离不开海内外同行的“知识加持”。个人认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有完整的学科体系为依托,注重基础研究,特别注意研究的学术规范性。厦门大学的台湾研究还得益于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势,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文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打造了厦大台湾研究最坚实的知识基础。

回首25年来时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发展成为台湾研究院,厦大的台湾研究从福建省重点学科晋级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进而又跻身“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这些可喜的发展凝聚着所有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和正在工作着的全体同仁的汗水和智慧。展望未来,我们不仅需要继续弘扬前辈先进“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促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精神,更要脚踏实地,常怀自省之心,在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前沿性研究。本辑五本论文集名为“精粹”,实为我院全体在岗研究人员的“学术自白书”,希望它有幸成为所有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爱之深,责之切”的学术同行们针砭批判的对象——任何善意的批评和指正都将成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继续成长的动力。

最后要感谢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

刘国深

2005年5月3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台湾研究25年精粹(共5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利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3292
开本 32开
页数 19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3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8-53
丛书名
印张 6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3
9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