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高等学校教材软件工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讲解软件测试的流程和技术/方法,深入剖析和探讨了各种测试类型和不同阶段比较成熟的技术以及方法,包括从单元测试到验收、安装测试,从应用服务器测试到本地化、自动化测试等。从怎样组建测试队伍,搭建测试环境到测试用例组织、设计、化繁为简,将抽象理论知识变为可触摸到的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基础。

序言

2002年,国家信息产业部在软件产业发展公报中列举了我国软件业发展的三大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国内软件企业出13能力很弱。公报是这样描述的:“随着国内软件企业的发展壮大,国内软件企业也在开始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但由于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同时又缺乏较强的项目分析和设计经验,对国际市场信息、先进软件的设计、开发方式缺乏了解,大多没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对软件开发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缺乏严格的质量认证和规范化管理,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些都构成了软件出口的重要障碍”。由此可见,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的质量认证是提高软件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软件测试研究的结果表明: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越早,其软件开发费用就越低;在编码后修改软件缺陷的成本是编码前的10倍,在产品交付后修改软件缺陷的成本是交付前的10倍;软件质量越高,软件发布后的维护费用越低。另据对国际著名IT企业的统计,它们的软件测试费用占整个软件工程所有研发费用的50%以上。

相比之下,中国软件企业在软件测试方面与国际水准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在认识上重开发、轻测试,忽略了如何通过流程改进和软件测试来保证产品或系统的质量,也没有认识到软件项目的如期完成不仅取决于系统设计水平和代码实现能力,而且取决于设计、代码、文档等各方面的质量。其次,在管理上表现为随意、简单,没有建立规范、有效的软件测试管理体系。另外,缺少自动化工具的支持,大多数企业在软件测试时并没有采用软件测试管理系统。所以对软件企业来说,不仅要提高对软件测试的认识,18mJ~建立起独立的软件测试组织,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充分运用测试工具,不断改善软件开发流程,建立完善的软件质量保证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软件开发的预期目标,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和风险,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生产力,确保及时地发布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为了缩小国内软件测试水平和国际水平的差距,我们将多年来所积累的软件测试经验与技术实践,依理论、方法和实践3部分整理成书,与大家共享。同时,也将作者在大学软件学院的软件测试专业课、在全国性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高级培训班以及其他培训班等的授课经验与体会,融入本书之中。

全书共3部分,分17章,涵盖了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包括软件测试团队的建立、测试环境的设置和维护、软件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等,既有理论方法,又有实践经验。

第l部分软件测试的原理。共分4章来阐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基本概念和方法等。

第l章介绍软件开发过程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过程模型,结合过程模型来阐述软件测试的地位,并力图从一些经典的软件质量事故中给读者一些启发。

第2章一开头就介绍“软件质量”这个重要概念,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引出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软件缺陷(bug)的含义,以及软件测试的分类、阶段和过程。

第3章主要介绍软件测试策略和测试计划的内涵、制定方法,并讨论了质量保证与测试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质量可靠性、测试风险性的评估。

第4章从软件质量标准,逐步深入到软件测试的依据和规范,介绍了什么是规范的软件测试和质量管理的评判体系,简单地讨论了CMM和ISO900l思想和结构体系。

第2部分软件测试的技术。共分7章来介绍软件测试在各个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和安装测试)的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对典型应用软件领域测试特点的讨论,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本章的核心内容——软件测试的技术。

第5章主要介绍单元测试的概念和各种方法,包括等价划分、边界条件确定、程序路径与逻辑验证、程序状态变化等测试方法,简单讨论了编码标准和规范、代码的审查等。

第6章介绍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重点在系统测试上,包括压力测试、容量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可靠性和容错性测试等方法及比较。

第7章内容集中在验收测试阶段,其中包括安装测试,涉及到产品说明书的验证,可用性、兼容性、可安装性、可恢复性和文档等各个方面的测试。

第8章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面向对象软件这一领域的各种特定的测试方法,包括数据流测试、面向对象的单元和集成测试以及基于UML的系统测试等。

第9章介绍面向应用服务器的测试,具有内容新、技术深的特点,包括Web服务器、数据库应用服务器、J2EE平台等应用系统的测试技术。

第10章介绍软件国际化和本地化的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国际化和本地化的应用。

第11章介绍软件测试自动化的概念、流行测试工具的分类和应用,最后给出了基于IBM—Rational、MI、Compuware这3家著名公司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

第3部分软件测试的实践。共分6章来介绍软件测试团队和环境的建立,以及如何设计测试用例,如何报告软件缺陷,如何写测试报告等,最后介绍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第12章介绍软件测试团队的任务、构成、规模和组织模型,并详细介绍测试团队的招聘、面试、激励、发展等实践经验。

第13章介绍一个标准的、规范的测试环境是如何建立和配置起来的,以及如何做好维护,满足测试对环境的严格要求。

第14章介绍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和经验,不仅包括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用例设计方法,还包括用户使用情景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以及用例的组织、维护和改善。

第15章介绍一般测试人员所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实践能力——如何描述、处理和跟踪所发现的软件缺陷。  第16章介绍如何写测试和软件质量分析报告,特别提供了评估系统测试的覆盖程度,产品质量的量化分析等方法,以及测试报告的模板和实例。

第l7章介绍了国际化的、先进的软件测试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方法和经验,包括测试资源分配和进度控制、软件版本和分支的控制等。

每章后而都附有小结和思考题。

本书最后附有测试常用的中英文术语对照、常用的各种测试文档模板、参考文献和测试信息资源。

全书由朱少民主编、审稿和定稿。第l、第2、第10、第1l、第12、第16、第17章由朱少民编写,第3、第4章由张家银编写,第5、第7、第13章由吴培宏编写,第6、第8章由王顺编写,第9、第14章由高飞编写,第15章由朱晓婧编写。张静参与了第10章的部分编写工作,汪学娟参与了附录的编写工作。感谢张勤、钟声、胡晓明、范雅琛、张建华等同志对本书提出的修改意见以及其他工作,同时要感谢作者的家人、作者所在的网迅(WebEx)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所提供的合作机会,使这本书可以早日和读者见面。

由于水平和时间的限制,书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请各界同仁不吝赐教。

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高等学校教材软件工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少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111337
开本 16开
页数 4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6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311.5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8
出版地 北京
260
18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