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茗记(精)/时尚休闲馆
内容
编辑推荐

庄桂云编写的这本《茗记》共分谈茶、分类、制作、品质、贮藏、备齐、用水、泡茶、品茶、易茶十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了茶文化。此外,本书在谈茶的同时,还用茶的一生对应人的一生,给读者以生活上的思考、借鉴。

内容推荐

人生百态,本色如茶——人生如茶。《茗记》作者庄桂云用儒释道的知识来谈专业的茶知识,使其不枯燥、富有趣味性。《茗记》从十个方面介绍茶,并侧重于茶道,作者边谈茶边论道,而且用茶的一生对应人的一生,给读者以生活上的思考、借鉴。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饮品,是生活,更是文化。

目录

前言

一、谈茶篇

二、分类篇

三、制作篇

四、品质篇

五、贮藏篇

六、备齐篇

七、用水篇

八、泡茶篇

九、品茶篇

十、易茶篇

试读章节

一家之说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茶,那它的家人也不免要谈一谈:烟和酒。了解一个人也是一样,他的家人总是对他影响很大一言传身教,且他们的性格、思想等基本上是相似相同,甚至影响寿命。要透彻了解一个人,务必要了解他的家人,甚至要了解他的整个家族史。大家都讲烟酒茶不分家,既然把它们归为一家子,那就肯定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之一,它们都不是一吃就饱,一喝就足,而是可以不问断地给我们带来享受,而且它们能够直接有力地有助于我们享受空闲、友谊、社交等。夜幕降临,友人相聚之时,唯恐招待不周,总要喝个痛快,“感情深,一口闷”,期间再加根烟,吞云吐雾的,使大家置身于烟雾缭绕中,犹如锦上添花,感情更胜一筹。待到友人散尽,回到家中,方觉得有点喝高喝大了,再沏上一杯茶,润润喉、解解酒,一觉到天亮,堪称是完美生活!酒,越喝越醉,最舒服的是喝到似醉非醉,夹杂清醒于非清醒之间,迷迷糊糊的;或是夹杂非清醒于清醒之间,潇潇洒洒的。烟,越抽会越加陷入沉思,任烟雾缭绕,使思绪随着袅袅的轻烟,漫步云端,轻轻松松的;有时时光是那飘渺之烟,毫无形状,随风飘荡,就够沉思一整天。茶,越喝越清醒,越喝越冷静,使我们直面当下,毫不畏缩,平平静静,坦坦荡荡的;当然在一些情况下,茶也有前二者之功效。

相似之二,就是有味。这应该是内行的人才能体会、才能懂的,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感觉。是的,工作、学习是不大需要感觉,要的是逻辑、理性,不能凭着感觉走,要是这样的话,感觉会带你走入泥潭,使你深陷其中。而生活却是要感觉的、要感性的,这样的生活才丰富。如果用逻辑、理性来生活,那滋味便是平平淡淡的,没有滋味的,波澜不惊,不会荡起涟漪的。喝酒、抽烟,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要的就是感觉。喝茶要的更是一种感觉,一种精细的感觉,刹那间体会的感觉,比较抽象,隐而不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被很多烦恼缠住,突然飘来一股茶香,惊醒梦中人,而后茅塞顿开,恍然若悟,一种是非成败转头空,多少名利皆可抛,唯有当下好好喝茶才是真的,梦幻、烦恼随之解决的感觉。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一口吞下,不留痕迹于嘴角,是不能领略茶的感觉,最多只能在喝的时候知道:哦!我喝的是茶,有点儿茶的味道,但始终不能知道其中的况味,仅此而已。

相似之三,最高评价都是用吃来形容。先来数一数我们平常是怎么来形容它们的,抽烟、吸烟、喝酒、品酒、喝茶、品茶。自然这样的形容,都比较文雅些,但是当一个人对于这三样东西有了瘾之后,嗜如己命之时,我们却都会不约而同地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吃:吃烟、吃酒、吃茶。吃穿住行,吃是生命维系的根本,凡是对于能够入口的东西、可以维持生命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用吃来形容,且都是最高评价。一说到吃,感觉好像狼吞虎咽,满嘴油腻,吃相非常的不文雅,举止不堪。吃其实也可以是非常雅的,它是对任何东西的最高评价、最高褒奖,一切的荣誉都归其所有。雅俗共赏,大俗即大雅,人生的第一根本要务就是吃,要活着,才能有其他的追求,吃贯穿于其他的追求之中。对于一颗种子来说,一堆泥土和一堆黄金,哪个更重要呢?那当然是泥土重要了,在确保它能够茁壮成长的情况之下,有一堆的黄金环绕在它的周围,让它显得更加的富丽堂皇,这时的黄金才有它的价值。如果没有泥土维系它的生命,再多的黄金,又有何意义呢?

P12-15

序言

这些年,中国的茶文化百花齐放,竞相争艳,如茶艺表演、茶叶杂志、各大茶企茶叶文化宣传等。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居然没能寻到想要的那一瓢。

人们常说人生如茶,茶的一生和人的一生,确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变迁,对于人生,我有着更加迫切的愿望去了解。几年前,我开始寻找这样的书籍,结果毫无所获。就算是有,也不过是只言片语,根本满足不了我的愿望。更有甚者,有人连茶叶的基本知识都不懂,就开始在那里大谈特谈。

以我观万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中国的茶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同一茶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何况各有差异的人生呢?同一事情,没有人敢下结论,哪怕是在临走的那一刻或许他会对之前的结论产生强烈的质疑;又或许是大家都非常谦虚,不好意思下笔。

很明显我没有找到有关人生与茶叶的书,那时我想,哪怕写得不是很好的书,也很能满足我的愿望。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网上有朋友和我有着相同的苦恼——也在寻找这方面的书。突然有个很强烈的念头就在我脑中产生了,何不自己写一本呢?也许有朋友和我想的一样,哪怕写得不是很好,他们也很想看。就是这样的天真想法,让我有了写作的动力。想法是很简单,可是真的要实行,真不是个易事。我深知自己文采不好,就像有朋友问我:“你会写书,那文采肯定很好?”每次我都一笑了之,不好意思作答。虽是想着写一本文采不是很好的书就可以了,但文采不好的同时,阅历也不够。这几年,阅历慢慢地丰富起来,写书的想法在脑中蠢蠢欲动,一不小心没有控制住情绪,去年年底就开始下笔。

写这书的原因很简单,其一,本人学习的是茶叶专业,从茶园管理、茶叶制作到茶叶经营都经历过,也想品尝一下从事茶文化的味道,丰富一下生活,仅此而已。其二,传播更加正确的茶叶知识。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文采比我好、思想更加深邃的人,能够给大家奉献一席盛宴,对于我这样的普通阅读者将是一件幸事。

一切为一

有位云水僧听说无相禅师的禅道高妙,想找禅师辩论一番,因禅师刚好外出,由侍者沙弥出来接待:“禅师不在,有什么事我可以代劳。”云水僧一听,就和沙弥打起了禅机。

云水僧先以手指比了一个小圆圈,并向前一指,侍者则摊开双手,画了一个大圆圈;云水僧竖起一根指头,侍者就竖了五根指头;最后,云水僧竖起三根指头,侍者便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云水僧大惊,诚惶诚恐地跪下来向沙弥顶礼三拜后,掉头就走。

云水僧心想:我比个小圈圈,向前一指,问他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个大圈,说他的心有虚空那么大。我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他奉行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他眼里。一个侍者尚且有这么高的禅风,无相禅师的修行一定更加不可思议,莫测高深。

无相禅师回寺后,侍者报告先前发生的事。侍者说: “那云水僧不知怎么知道了我俗家是卖烧饼的,他先比—个小圈圈说我家的烧饼只有一点点大,我马上摊开双手说烧饼很大喔!他又伸出—个指头说—个烧饼卖一文钱吗?我伸出五个手指说五文。他想还价,伸出三指问三文钱如何?我想这个人太没良心,便指指眼睛,说他不识货,没想到他就吓得逃走了。”无相禅师听罢,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一为一切,一切为一。同一事物,不同理解;同一理解,不同事物。儒释道是一家,是人类知识的一分子,是对万事万物的理解,是万事万物所孕育而生。对于茶,佛家讲的是茶禅一味,道家讲的是茶道,儒家讲的是茶品、茶性。干江水有千江月,月就一个,映照在每个人的心中,却是不一样的。茶只有一个,慧者观空见宗,智者观有见无,各有各的道。

我不是参悟暮鼓晨钟之人,也不是隐士居士,更不是久经风尘、看尽风花雪月之人,我就是我,一个唯一的自己。对于儒释道,我三者皆是,亦皆不是。对于茶,我至少算得是专业人士。在传播正确的茶叶知识,让大家了解更多茶叶知识的前提下,我将我对于人生的理解,结合对茶叶的理解来表达出来,跟各位来进行一番人生的探讨,有的观点在不同的篇章进行完善,请仔细阅读全文。如果看官您觉得满纸荒唐之言,尽可当作饭后茶余的谈资,尽付笑谈中。如果能给您带去一点儿启发,则是我的荣幸。且听我慢慢道来:

茶,可茶,非常茶!

茗,可茗,非常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茗记(精)/时尚休闲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庄桂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4058708
开本 32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4
13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