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5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20篇2005年度中国报告文学佳作。这些作品反映现实,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中国新教育风暴》是第一部全方位以科学发展观描写我国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纪实长篇;《中国动脉》真实地记录了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巨大艰辛历程,展示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弘扬了铁人精神,呕歌了这项高科技工程、优质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中国军花在非洲》真实地记录了首批赴刚果(金)的中国女军人在刚果(金)的非凡传奇经历和感人的个人背景……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中国新教育风暴》、《中国动脉》、《中国军花在非洲》、《我们可以称他是伟人》、《牛玉儒定律》、《“超女”!“超女”!》等20篇2005年度中国报告文学佳作。

目录

傅溪鹏◇序

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节选)

孙晶岩◇中国动脉(节选)

何建明◇我们可以称他是伟人

何建明◇部长与国家(节选) 

党益民◇用胸膛行走西藏(节选)

吕永岩◇中国军花在非洲(节选)

郝在今◇延安反特第一案(《中国秘密战》节选)

蒋巍◇牛玉儒定律

周嘉俊◇流过原野的河

刘元举 康锦达◇人民代表

周玉明◇天生的信访局长

朱金平◇今生无悔

胡庆魁◇走近黄成模

黄传会◇忠诚

萨仁图娅◇台湾媳妇老兵妻

秦春◇两地书母子情

吕辉◇“超女”!“超女”!

舒云◇1970年庐山会议内幕

张庆洲◇唐山大地震为什么漏报(《唐山警世录》节选)

张春雷◇铁壁铜墙(节选)

试读章节

1.考砸了为什么不回家

学生的压力,最集中地体现在初三和高三。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针是要力争让学生至少读到初三。如果考不上高中,初三就是孩子一生中重大的分界线。初三毕业能不能考上一个“好高中”,又是孩子和家长们力争的“制高点”。

为了让我国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多学到知识,我国从小学到初中阶段都增加了学习内容。压力不仅仅来自学习任务。2002年,我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是百分之五十八点三,这意味着有百分之四十一点七的初中毕业生被淘汰。一个孩子要是没读到高中,哪个家长不操心呢?

由于他们还只有十四五岁,由于初三是孩子第一次面对自己人生的挑战,他们承受的压力,比高三的孩子更大。

北京某中学有位女孩在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后,因成绩掉下来一大截,到晚上九点了还没回家。家长在晚上七点找到学校,找到老师,老师说早放学了,没留下任何学生。一问模拟成绩,知道不好。那么女儿到哪儿去了呢?

老师、家长都打电话问平常跟她要好的同学。

回答都说:“没看见。”

同学也紧张了,帮助往所有同学家中挂电话。

都说没看见。大家都紧张了。

家长发动亲朋好友开着车满京城找,见到网吧、游乐场所都不放过。仍然没有。

做父亲的决定报派出所。在派出所,父亲的手机响了,接听,没声,问:“谁呀,有消息吗?”

“爸,是我。”女儿的声音。

“你没事吧?”

“还活着。”

“你上哪儿去了?”

“跟同学聊天。”

“瞎说,你的同学我们全问过了。”

“跟小学同学聊天。”

“小学同学?”父亲很困惑,“谁呀?”

女儿说了个名字,是她小学时候的好朋友,已经很久没联系了。父亲一边往家赶,一边给还在京城四处寻找的亲朋好友打手机,告诉他们说别找了,回家了。

回到家,父母问女儿吃饭了吗?吃了。在哪儿吃的?麦当劳。两位小学时候的朋友就在那儿一边续饮料,一边望着麦当劳的灯光聊天。夜色很美,她们的心里很茫然……家长感到不可理解,说你考砸了,不赶快回家抓紧复习,还有时间去聊天?

“天呐,谁来理解我们?”说这话的女生脸上并没有痛苦状,好像是一句玩笑。其实,含笑的痛苦,真的是父母所不理解的痛苦。找小学同学聊天,那是怀念小学时候的生活。虽然小学也很紧张,但毕竟不像中学。找小学同学聊天,是对中考感到恐惧,是因为心中有不被大人们理解的孤独。“小学太可爱了,中学太可怕了!”她说。

不想回家,还因为回家父母就问:“考得怎样?”接下来不是批评就是鼓励。女孩说:“鼓励也是压力。”为什么?比如父母说,“考不好没关系,继续努力,吃完了进屋去吧!”

这句“进屋去吧”,就是驱赶你去学习。每个家长都觉得这样要求孩子是对的,“都这时候了,就该锁定目标,分分秒秒都用在学习上。”

孩子不懂得该努力吗?

他们对各种道理能倒背如流: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发展这么快,不学能行吗?如果连高中都考不上,将来能干什么……用不着你告诉他学习有多么重要。

P2-3

序言

反映时代 讴歌生活

——2004年岁末至2005年度

报告文学创作成果概览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反映现实,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是作家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家,更应该及时陕速,真实准确,艺术文学地去再现社会生活、社会现实,讴歌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弘扬主旋律,颂扬建设中生活中的时代英雄、先进人物,赞美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揭批阴暗面、反思教训、提供借鉴、完善社会、升华人格、提高素质……这才是真正尽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责任,这也是一个作家的真正生命!

祖国飞快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变革,为报告文学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历史证明,我们的报告文学作家没有辜负社会与读者的期盼与希望。他们勇敢地挑起神圣的责任,热情地投到火热的建设前沿,走进火热的生活深处,用心血、用灵感、用理智进行创作,一批批及时反映时代现实震撼人心的优秀主旋律作品不断涌现。这是近两三年来的可喜现象。这也体现了报告文学事业依然与时俱进,得到了稳步的一步一个台阶的发展兴旺,这也进一步地证实了报告文学强劲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社会冲击力。许多优秀作品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了阅读热情,强化了感染力,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报告文学一直是文坛上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生力军。

跨进新世纪的三四年来,报告文学这支生力军的队伍,不断壮大,除了一批实力雄厚的跨世纪作家继续活跃在报告文学战线外,又有一批充满旺盛战斗力的文学青年和富有文学才气的年轻新闻记者,也积极勇敢地加盟到报告文学创作队伍中来,增添了新鲜血液,壮大了战斗声势,报告文学号角越来越响亮,新的优秀作品渐次增多,为广大读者关注,为社会赞许、肯定。这里,我想引用近年来崛起的年轻学院派报告文学理论家丁晓原、王晖在《2004年报告文学关键词》一文中的一段对话论述,来说明我们今天的报告文学创作现状。王晖说:“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尽管遭遇到2003年底至2004年初‘生存还是死亡’的严峻拷问,但后来的岁月证明报告文学仍然拥有良好的存活生态。三大奖的如期开奖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在2004年里,代表专业水准的第二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体现大众意识的中国报告文学第三届正泰杯大奖和倾注政府行为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报告文学奖,先后公立于众,形成一股报告文学‘旋风’。它们充分显示出当下报告文学文体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各阶层对报告文学的热切期望……2004年三个报告文学大奖的同时隆重出台,是否预示着又一个‘报告文学年’的到来?”

丁晓原说:“我非常赞成你(王晖)持这样的批评态度……我们这次对话的标题,就表明了这种价值指向……大家认同的报告文学年是1936年和1988年……如果‘就年论年’或将它放在新世纪的文学大背景中评估,那么2004年确实可以被视为一个报告文学年……三大奖本身证明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在既有数量规模,也有品质的可观。另外,我们之所以总体肯定现在时态的报告文学,是因为在文学普遍地边缘化的语境中,报告文学以其文体的独特,以其人世的精神,依然处于影响受众视听、牵引社会关注的某种‘中心’……”

报告文学的新振兴,还表现在中国作家协会启动了“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这个新鲜的引人注目的“文学工程”。这个政府重视文学创作并投入实力的行为,的确有力地推动了报告文学创作(“工程”还包括小说、诗歌等项目)。中国作协2004年启动的项目,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新教育风暴》(当年年底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由著名作家孙晶岩创作的《中国动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初出版)。这两部大作于2005年春天由中国作协主持召开了创作研讨座谈会,均引起巨大社会反响。2005年,新的扶持项目又有可喜的增多,相信2006年将会有更大的收获与轰动。

2004年岁末至2005年度的优秀主旋律作品,就数量和质量来看,均可与2004年比肩。主攻方向的重大题材优秀作品有《中国新教育风暴》、《中国动脉》、何建明的《我们可以称他是伟人》(《中国作家》2005年8期)和《部长与国家》(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解放日报》2005年2月连载自《中国作家》)、党益民的《用胸膛行走西藏》(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吕永岩的《中国军花在非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郝在今的《中国秘密战》(作家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铁壁铜墙》(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蒋巍的《牛玉儒定律》(《文艺报》2004年11月27日)、周嘉俊《流过原野的河》(《文汇报》2005年5月2日)、周玉明的《天生的信访局长》(《文汇报》2005年4月7日)等等。2005年“年选”分别节选或选篇了这些优秀长篇和优秀短篇。

来自新教育变革前沿的报告《中国新教育风暴》是第一部全方位以科学发展观描写我国创建信息时代新教育的纪实长篇。作品没有回避我国教育当前面临的巨大困难,学生的沉重负担与压力……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世界性的新科技、新经济对我国教育发生的暴风雨般的冲击,已迫使我国急切需要创建信息时代的新教育。这已经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事关学生前途、民族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实践。作家王宏甲以锐利的笔触,深刻的哲理,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推进新教育变革的迫切性、必要性。这是一场包括改变教育思想、改变国家《教学大纲》、改变课程标准和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考试评价制度的巨大工程,是进行深刻革命的民族大事……作品一面世,便引起激烈的社会反响,众多报刊、网站、电台、电视台争相转载转播,受到各级领导关注和读者的欢迎。这实是中国每位家长必读的好作品。

《中国动脉》真实地记录了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巨大艰辛历程。作品展示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弘扬了铁人精神,呕歌了这项高科技工程、优质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作品散发着一线建设者浓烈的生活气息、献身精神……西气东输的巨大绵长的大管道是中国版图上的一条腾飞的长龙,是中华民族跳动不息的巨大的生命动脉……作家孙晶岩读万卷书,踏万里路,走进火热的工地,历时半年多的实地体验生活与辛劳采访,呕心沥血地写成了七十多万字大作。作品生动地刻画了千万个建设者高尚的心路历程……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石油天然气为题材,全景式描写西气东输的大型报告文学……作品轰动文坛,震撼读者,全国众多报刊、网站、电台、电视台转载转播,影响深远……

一个伟大的时代,总会涌现出许多了不起的英雄人物。跨世纪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推出的优秀作品《我们可以称他是伟人》,以深刻的思想,感人的笔触,描绘了华西村带路人吴仁宝率领村民,历经五十年,本色不变,艰苦奋斗,科学致富,成功地建设了“天下第一村”,带领百姓走上了富裕的阳光灿烂的康庄大道……作者说:“吴仁宝在我少年时代就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然而我不曾想到,几十年过去了,他竟然在不断地创造着奇迹……使华西村成为国中国社会形态中最耀眼的一片天地,他是这片天上最耀眼的明星……”作者采写此文,意在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历经五十年,一直保持先进的共产党员吴仁宝,堪称是时代伟人!作品发表后,广大读者争相阅读,党中央各级领导受到震撼,予以关注!当今中国土地上,这样长久保持先进的英雄人物,实在少有……一个学习宣传吴仁宝的民众运动即将到来……作者采用撼人笔法,文章开头便开门见山地推出吴仁宝如何面对摆在面前的五千万奖金……读者只要翻读此文,便可知晓吴仁宝崇高的心路历程……

新中国历史上有两件事始终令人难忘:“两弹一星”和大庆油田,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精神最耀眼最灿烂的亮点。何建明推出的另一部优秀长篇,反映了工业题材的《部长与国家》,全景式地描写再现了当年石油部长余秋里,领导大庆油田大会战那鲜为人知、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作者以生动浓郁的笔墨写出了高层革命领导人物的人情、人性和人样……读来令人感动、感叹、敬仰、敬佩……

《用胸膛行走西藏》的作者党益民,如同虔诚的信徒,胸怀滚烫的创作热情,踏遍西藏山山水水,三十六次穿越天路,险历了无数次的生死劫难,与一位位平凡而崇高的筑路兵相遇相知,以绚丽的文学语言,深沉哲理思想,讴歌那些高原筑路兵的高尚人格、不朽灵魂。雪原上的筑路兵们,为了支援西藏建设,为了藏胞百姓,为了保持道路畅通,奉献了青春,甚至年轻的生活……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腔腔真挚朴实的情感,无不打动读者的心。无论是谁,只要用心阅读这部作品,情感与灵魂都会得到升华……

《牛玉儒定律》是一篇弘扬时代精神、讴歌时代英雄、先进党员的报告文学。文章大气磅礴,富于激情,很有感染力。作者蒋巍以第二人称入笔,紧扣牵动人心的一个“情”字,分“激情”、“真情”、“深情”三个小标题,生动地描绘了牛玉儒“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境界,概括出牛玉儒的核心精神——“牛玉儒定律”;一切从实际出发,锁定最高目标,付出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文章激情飞扬,亲切动人,文字绚丽,富有文学性,是最难得的优秀短篇。

《中国军花在非洲》真实地记录了首批赴刚果(金)的中国女军人在刚果(金)的非凡传奇经历和感人的个人背景。她们面对随时都会发生的武装冲突与战乱,面对生死,面对瘟疫,面对远离亲人的寂寞的严峻考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见的、超于想象、催人泪下的故事。文章再现了忠实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女军人毅然决然为国争光,为国际维和部队和非洲当地群众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也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中国女兵们对家庭、对女儿、对父母、对丈夫的无限牵挂与思念,极富人性化地触及到了她们丰富细腻的内心脉动与情感……文中的十三朵“军花”,都是怒放的铿锵玫瑰,令人敬佩,激人奋进,发人深省……

间谍、情报、反特、保卫是世界畅销书中的重要选题。而在中国描写出版此类书历来少而又少。现在,部队作家郝在今为我们奉上了《中国秘密战》,为此,填补了这个空白。就中国的情报、反特保卫工作来说,在世界上堪称最为出色成功。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极少触及。《中国秘密战》详细、文学地向读者讲述了这些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我们节选了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章:《延安第一案》,以飨读者。这是中国最大的反特案件,一举破获了国民党军统打进延安深层的四十多个特务……情节紧张精彩,扣人心弦……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我们特意选了李春雷的《铁壁铜墙——华北民间抗日纪实》的两个章节以证历史。该书以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从民间抗日的角度,写出了草根层小人物的方方面面。编入本选本的优秀短篇有:周嘉俊的《流过原野的河》,描写了身为国务院财政部副部长的张佑才清廉为官、艰辛扶贫等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刘元举和康锦达的《人民代表》,颂扬了人民代表冯有为替民作主、伸冤平雪、奔走呼号的动人故事,讴歌了真正的人民代表高大形象;周玉明的《天生的信访局长》,描写了泰州市信访局长张云泉二十二年来承受过那么多的痛苦、压力,流过那么多泪水,但仍然以爱、以温情、以微笑接待上访百姓,为民奔走,主持公道,百姓称他是“当今包青天”——风范长存的共产党人;朱金平的《今生无悔》描写的武警战士,赵增强、胡庆魁的《走进黄成模》描写的党的好干部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黄传会的《忠诚》描写的为民辛劳的廊坊派出所副所长张红军,都是高尚的人,他们的事迹感人,人品感人。这些都是值得一读的优秀短篇,很有思想性和可读性。另外,萨仁图娅的《台湾媳妇老兵妻》和秦春的《两地书·母子情》,均是情感真挚、沁人肺腑的短篇佳作,可读性更强!  吕辉的《“超女”!“超女”!》是一篇别开生面的作品。它直面生活、直面社会,再现前几个月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大赛”的真实情景。作者的笔触犀利,剖析了“超女赛”中的种种奇特现象与内幕,令人赞叹,引人反思……这是篇引人入胜娱乐性极强的优秀短篇。

选本节选的舒云的《1970年庐山会议内幕》和张庆洲的《唐山大地震为什么漏报》,再现了一些历史内幕和社会阴暗面……读来叫人扼腕叹息,令人深思……

今年选本编选的优秀短篇佳作,比往年多得多,超过总篇目的一半。这是十分可喜的信息。去年,我在序中,曾经感叹多年来优秀短篇太少太少,这也是报告文学界的共识。而今年的现状,开始令人欣慰了。这两三年来,报告文学界的仁人志士都再为重振报告文学是“文学轻骑兵”的功能和作用,大声疾呼。今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响应实践了这一呼吁,举办了“雪凡妮杯和谐美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活动,大力宣传鼓动作家们多写短篇佳作,终于有了可庆贺的收获。数百篇应征的短篇作品中,出现了不少优秀佳作。获奖的十六篇优秀短篇,均为上品。这些应征作品,有的是新创作的直接寄给征文办公室,有的是于应征的同时也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可以说,这个征文活动在全国文坛掀起了一个小小的“短篇报告文学创作热潮”……希望这种势头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也将继续为此做出一些努力,争取创造条件,再次举办一些短篇征文活动,以促进报告文学事业不断兴旺发达。

希望今年的选本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以期达到我们编选这本书的初衷。

在此,要感谢为我在编选工作中提供有关参考资料的本书作者和各文学协作单位。再次感谢!

2005年会秋于北京古泉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5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溪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46481
开本 32开
页数 5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2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