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秘的海底雾笛
内容
编辑推荐

海底雾笛是什么?海牛又是什么样的?它吃什么?咬人吗?于小岛一下子喜欢上了那个没有见过面的海牛。为了寻找海牛,小岛和丹娃与家人不辞而别,在海底经历了一系列奇遇……

本书是由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作序并推荐的一部少儿科幻小说。有兴趣的小朋友,和小岛一起去海底寻找会呜叫的“海牛”吧。

内容推荐

小岛和丹娃为了寻找海底会呜叫的“海牛”,与家人不辞而别,悄悄进入一百多年前德国人侵占琴岛时修建的地下通道。两个孩子在海底经历了一系列奇遇,用机智和勇敢战胜了重重困难,终于发现了扑朔迷离、异彩纷呈的海底世界,而且意外地遇见三十年前失踪的小岛的叔叔海波。

海波叔叔在海底生活了三十年,神奇的海底环保站就是他和去世的泰瑞教授一起建造的。尽管海波叔叔非常想家,非常思念他的爸爸和妈妈,然而他还将继续一个人留在海底……

这是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作序并推荐的一部少儿科幻小说,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用海洋生物做电线,用电鱼、电鳗、潮汐等资源建成海底电脑系统,还有激光列车,等等。这些“新概念”充满了科学和创新精神,大大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而其独特的构思,环环相扣的情节更是引人入胜。

目录

代序/001

第一章 发琴岛小洋楼/001

1 雾笛的传说/001

2 北京来的“米老鼠”/007

3 学校里的小洋楼/011

4 重大发现/016

第二章 寻找地下通道/023

1 听来的秘密/023

2 关于海雾的常识/028

3 初寻暗道/036

4 通往海上的路/042

5 学校里的神奇现象/047

第三章 走进地下宫殿/054

1 奇异的记号/054

2 诡秘的岔道/059

3 神奇的宫殿/067

4 谁是宫殿的主人/073

第四章 迷失的通道/085

1 小岛是谁?/085

2 深海环保站/095

3 历险海啸/102

4 别有洞天/106

第五章 遗传学家的预感/1 13

1 求助海外/1 13

2 寂静的海湾/120

3 奇怪的电信/129

4 到海上去/135

第六章 海陆巧会师/140

1 五彩玄关/140

2 大洋深处的秘密/146

3 真假小岛/154

4 海底“侠客”/161

第七章 飞翔的海鸥/168

1 竹节岛的秘密/168

2 光荣使命/176

3 相逢于竹节岛/181

4 深深的海洋/188

尾声 雾笛声声/192

试读章节

      2 北京来的“米老鼠”

于小岛是一个从小就见过世面的孩子。

他从八个月开始就经常坐飞机往返于琴岛和北京之间。小岛为自己的经历而得意。

当然,这还得介绍一下于小岛特殊的家庭背景。小岛的父母都在北京工作,爷爷和奶奶住在胶州湾一个美丽的半岛——琴岛。小岛的爸爸海涛是到北京上学后留在北京的。爸爸是学遗传基因的,妈妈也是搞生物科学的。两个人原来并不打算要小孩,因为他们都是工作狂。在小岛有限的记忆里,就是记得妈妈在不停地上学。在北京读了,就接着到日本去读。从小岛记事的时候开始,就是时不时地庆贺妈妈又得了什么学位。当然,这都是小岛在琴岛和爷爷奶奶一起庆贺的。爸爸倒是不出国,但他除了他的实验室,哪里都不去。还在小岛很小的时候,就要跟爸爸到实验室与做实验用的小白鼠和兔子、蛇们为伍。

于小岛回琴岛时经常要向奶奶“告状”,说:“我爸爸看我的次数还不如看小白鼠的次数多。”

听到这里,奶奶就会抱着小岛摇晃两下,心疼地说:“伤天理的,这么小的孩子,跟蛇住在一起,咱们不跟他们住。咱们小岛住琴岛,跟爷爷奶奶住一起。”

已经两岁了的于小岛,早早就表现出了他的认真劲。他纠正奶奶说:“不是与蛇住在一起,是待在一起。我还是跟我爸爸和妈妈的照片住在一起的。”

说此话时,于小岛的妈妈已经在日本读完博士学位。读完博士,又去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小岛的爸爸去美国探亲时,被美国的一家大公司看中了,也被留下来做遗传基因的研究。这就是为什么小岛是北京人,却留在了琴岛上学的原因。准确地说,小岛是从二年级才回琴岛读小学的。在这之前,小岛就像一个行李包裹一样,常常被一些叔叔阿姨捎来带去的。碰到爸爸要去外地开会,小岛就有一个月被送回奶奶家住,有叔叔阿姨回北京,再带回去。所以,于小岛就有了八个月就坐飞机的光荣经历。

大人们都很喜欢于小岛。小时候奶奶带着他,非常注意给他睡头型,给小岛睡出了一个像篮球一样圆的头型,再加上小岛那两只像妈妈一样大的杏眼,像爸爸一样高的夯儿头,又有不知像谁的两只招风耳,越看越像一只米老鼠。

奶奶家的邻居一见小岛从北京回来了,就会说: “北京的米老鼠又回来了。”

当小岛被叔叔阿姨从琴岛带回北京时,北京的邻居也会说:“琴岛的米老鼠又回来了。”

从记事的时候起,小岛就觉得自己在北京和琴岛之间来来往往的。最高的纪录是有一次,小岛刚刚被一位阿姨从琴岛带回北京,回到家还没有吃完饭,就被爸爸牵着手,又坐当天晚上的飞机回奶奶家。到奶奶家的时候,奶奶正在骂着小岛,他把爷爷的一块卡西欧电子表拆开,整个“心脏”露在外面,不小心被奶奶滴上茶水,电子表作废了。

到琴岛的大洋路小学借读后,于小岛是班里唯一说标准普通话的学生,老师经常让他起来念课文。这和在北京不一样。在北京的时候,他经常被老师留下,因为他的考试在全班同学中是第二名——倒数第二名。那一次,去接于小岛的是他的姑姑海鸥。

姑姑问,怎么考了倒数第二名?

小岛不无得意地说:“姑姑,我们班还有倒数第一名的呢。”那口气是他没有得倒数第一名还有点儿小遗憾。姑姑见了爸爸就叫嚷起来:“还有这样没有羞耻心的小孩!这是咱们于家的孩子吗?”

于小岛的姑姑也很有意思。若不是她总是对小岛凶神恶煞的,小岛还是挺喜欢她的。小岛比怕他的爸爸妈妈还要怕姑姑。姑姑一个人过,没有结婚,就当然没有小孩了。她有很多的钱,经常带于小岛去卖玩具的地方,把手一指:“说,喜欢什么,姑姑都能给你买。但有一条,要听话。”

姑姑所说的听话的标准太高了,小岛很难做到。

比如说,在姑姑的宿舍里,姑姑不让小岛动她的电脑。姑姑在电视台工作,有时会在家里做编辑加工的工作,小岛就像是一个小打杂的一样,要给姑姑打下手。

应该说,电视屏幕上的姑姑挺好看,梳着像希瑞一样漂亮的长发,说起话来端庄沉稳。不像她在平时,说起话来叽里咕噜的,中间不加标点。奶奶说,爸爸的话都叫姑姑给说了。爸爸说,听海鸥说话,像让热黏粥给烫了。

不过,姑姑虽然脾气大,但对小岛很看重,把小岛当朋友看。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眼里,小岛是个七岁的小男孩。但在姑姑眼里,小岛是个小男子汉。打针不能哭,给了钱就能去买可乐和啤酒。剩下的钱还可以自己做主买自己爱吃的零食。最重要的是,姑姑告诉了小岛一个秘密,一个关于爸爸的或者说是于家的秘密。姑姑说了,不准向爷爷奶奶和爸爸提起这件事,否则,他们会很伤心。

“知道吗?”姑姑严肃地对七岁的于小岛说,“男子汉就要能保守秘密。你看你爸爸像男子汉吧?”

小岛用力点点头,爸爸是不爱说话,他知道爸爸的脑子里全都是秘密,关于人的,关于小白鼠的,还有关于蛇的。

在小岛答应了姑姑所有男子汉的条件后,姑姑告诉了他一个重大的秘密:爸爸有一个孪生弟弟,也就是说,姑姑还有一个哥哥,叫海波。他在好多年前琴岛的一次海啸中失踪了。失踪的时候是十一岁。

姑姑说,爸爸就是为了海波弟弟的失踪而开始沉默的。海波是和海涛一起在栈桥上看海浪时被海浪卷走的。

听姑姑说,也就是在海波失踪后,海涛开始对生物学感兴趣,尤其是对遗传学感兴趣。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海涛就考上了北京大学生物系,第二年他又破格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遗传所研究生。他的性格还是那么孤僻,非常不爱说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想些什么。

姑姑边说边看着于小岛,再加上一句:“我还真的发现,你越来越像你的那个没见过面的叔叔了。他也是像你一样,长着夯儿头,一对招风耳,一副米老鼠的样子。”

P7-11

序言

我和于青是北京远郊区的村友。她的善意、大聪明与小糊涂都令人印象深刻。有一次,我和于青聊天的时候,提到关于她的家乡青岛的地下水道的事情。我们对此都很有兴趣,还讨论了地下水道的发音“毂雷”可能就是德语的音译,因为就是德国人在一百年前的青岛建设了这些坚固耐用的下水道系统。一百年以后,它们还在为青岛的城市建设默默地作着贡献。

现在,于青竟然写了一部与这个下水道相关的少儿科幻小说。虽然并不是那个德国人建造的地下水道,但我的直觉认为还是缘自她对这个一百年前德国人建造的下水道的兴趣。这个兴趣使她能够在当今繁芜的文学题材中沉下心来,并煞有介事、饶有兴趣地繁衍出一个关于地下通道的玄幻的故事。我虽然对青岛结实耐用的德国下水道也很有兴趣,但是绝没有想到这里面还藏有一个挑战想象力的宝库。你看,有地下宫殿,有一个类似《海底两万里》的尼莫船长一样的神秘人物。而这个人物凭着一个人的力量在美丽的海底建屋构房,生生建造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给人民造福的环保站,这个环保站的科技含量很高,可以化解具有强大的杀伤力的海啸——于青的《神秘的海底雾笛》中,想象力像神魔,从文字中袅袅升起。

这也是一个人对生活有兴趣、有爱心的证明。尽管于青女士在工作之余不时有作品出现,有时还是学术性较强的作品,但对一个有专业训练、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来说不足为奇。让我惊奇的是于青在这部儿童文学里面所表现出来的纯真的童心、善意的幽默和足够的科学常识。有了这几项,就使作家思想着的东西能够较无障碍地抵达到小读者的脑中,这大概是每一个作家都向往的,也是小读者最喜欢的文字风格。

于青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达到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境界。我们能够从小说文字的轻松节奏中感受出来。我相信,这样的文字,也肯定会带给小读者许多快乐。

                         王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秘的海底雾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21934
开本 32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