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人闲话(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精选3)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天涯社区”中的“闲闲书话”论坛言论的精选结集。书中有书人远去的背影,山水遮蔽的绿色、美食飘香的香气……文字精彩,愈读愈觉得是在品尝一杯美酒。相信这些从虚拟网络来的文字经由纸墨的承载后,也能缔造新一场虚拟的文学盛会!本书适合那些爱书又喜爱文学的朋友阅读。

内容推荐

天涯社区,一个朴实无华的网上社区,其简洁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吸引着超过500万注册用户,网友们喜欢简称其为“天涯”。中国最“偏远”的网络社区,却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网上精神家园。近年来,它的许多焦点话题都成为众多主流媒体的话题。

“闲闲书话”是天涯社区的热门话题,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具人文气息的读书论坛,是读书人的首选去处。

目录

不忍重读的文字(代序)/0K先生

第一辑:闲话书人

钱理群印象记/崇拜摩罗

启功在扬州/顾村言

女人·猫·陈子善/雪呆子

与张五常教授在一起/雪呆子

走出与返回——我所知道的真实洪峰/最佳传球

史眼镜/三十年代

京华初访木兆轩/何家干

网络论坛有程蝉/孟庆德

沪行记零/木兆轩主人

但求他年相视笑/香笛

我的深圳书友/香笛

北京的书友/云-在-青天

想念35公里及其他/夜有蔓革

还不曾远去的日子——与“闲闲书话”有关的回忆/槿木

第二辑:闲话山水

关于长江的记忆/芳杜若

湘西茶峒的狗/芳杜若

有一个地方叫龙鼻嘴/芳杜若

去镇远探幽/慧远

读《边城》走边城——茶峒凤凰行

凤凰、凤凰/沙客

西园小记/醉罢君山

桑枣/愚人-

那山、那水、那族/廖培

游记二则/素情自处

南园/35公里

有个地方叫尔林兔/尔林兔

漫游在河南大地上/尔林兔

第三辑:闲话饮食

高邮的咸鸭子/凤柜来的人

淡茶/何家干

一旦腐杂记/左民山人

糕团里的江南/鲍可庾

吃在夷陵/古清生

申盒食话/沛然有雨

茗边12题/左民山人

故里食物《两篇》/顾村言

乡吃/古清生

品鱼翅记/古清生

试读章节

  女人·猫·陈子善

    雪呆子 发帖时间:2001.12.03 00:08:00

不知为什么,人总拿猫比女人。说,她长得像猫。或,笑得像猫。

猫比女人,固然有妩媚的一面,更多的,会想到妖娆、鬼魅、邪气。

张爱玲在《谈女人》中开篇就提到,西方人称阴险刻薄的女人为“猫”。而她所看的一本专门骂女人的英文小册子也叫《猫》。

怪了。估计是猫跟狐狸长得像,而女人长得好看,免不了有的会露出一副狐媚子相来;猫又是身边物,街头巷尾出没。所以,比较起来耳熟能详,布衣百姓都能认可。

女人真能与猫同,也就好了。事实不然。

陈子善老师到台湾参加台静农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途经深圳,说起猫,很有一番见解:

人驯狗有5万年的历史,而驯猫只有8000年(他讲的是据说)。人与狗的关系更密切些,所以狗依赖人,主人对它好,它忠心耿耿;对它不好,它也忠心耿耿。猫不同。主人好,它示好;主人不好,它不示好。“识相得很。”

女人能“识相得很”吗?《猫》的作者对女人的描述可是一边倒:如果你不调戏一个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说你不是一个上等人。男子夸耀他的胜利——女子夸耀她的退避,可是敌方之所以进攻,往往全是她自己招惹出来的。多数女人非得“做下不对的事”,方才快乐,婚姻仿佛不够“不对”的。……

这位作者是男性,想必吃过女人的亏,所以写出令男人看了一时痛快的话。退一步想,女人还是不识相,为什么非要招惹男人,再让男人恶毒地骂个够呢?

所以,女人不像猫,倒像狗。一旦死心塌地了,头撞南墙也不回。但“女人与狗惟一的分别是:狗不像女人一般地被宠坏了,它们不戴珠宝,而且——谢天谢地!它们不会说话!”张爱玲都引述这样的评价。看来,女人连狗也不如。

陈子善不说女人猫狗论,说的是家里的宠物三岁小猫。

小猫,普通家庭出身,无任何良种纯种之显赫背景,黑灰白黄四色混杂,温顺得见不得世面,从不迈出家门一步。平时在家,全家人看电视,它一边蹲着,陪看。它能看懂吗,估计不能,只是表示一下与主人同心同德。忙的时候,一个眼色或一个手势,它就乖乖地一边呆着去,决不烦呵膩呵。“小猫掉到楼下两次,都被及时发现捡了回来,要不,猫会以为主人家不要它了,流浪走了,成了野猫。那天夜里两点多,我突然隐约听见猫的叫声,时续时断,像是家里的小猫。赶紧叫醒老伴,两人打着手电筒,寻着去。果真,丢失了三天的小猫,回来了,躲在楼下的自行车棚里,瘦骨嶙峋,虚弱地叫着。我喊它名字,它也回应着……那三天干嘛去了?它不会说,我们也就无从知晓了。

小猫失而复得,成了陈子善家里的重要成员。“酒吧里的鱿鱼丝怎么样?”“挺好的,陈老师来一碟吧。”“我先看一下价钱,贵的话就不要了。……给家里的小猫带的,这次没来得及带礼物。”

陈子善编了许多好书,把董桥带进了大陆,还原张爱玲,还回忆了郁达夫、梁实秋、周作人、台静农等名家学者……主业却是大学里的老师。“要给学生上课,要不,没有工资哩!”

编书的人有一肚子书前书后的书人书事,一起闲聊是件愉快的事情。他不认同“复制”,说有的人一辈子坚持不听CD,只愿到音乐厅听现场音乐会,指挥、乐队和演奏,都是“惟一”的,第一晚和第二晚必定不一样。也不喜欢“网络”,说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世界,都得有维持秩序的警察,不然,定乱了套。对书的装帧编排,更有看法。他会告诉你,书的插图不能这样放,要么搁书后,要么单独一页……

很学者气的一个人,正如他讲猫。

猫就是猫,干嘛要扯上讲也讲不清的女人呢?

        P15-P17

序言

    不忍重读的文字(代序)

      OK先生 发帖时间:2005.11.30 12:00:00

四年多前,网络写作不像现在这样“如火如茶如咖啡”,起码在“闲闲书话”是这样。我2001年9月15日初次撞进“书话”,发现虚拟世界竟然有这么一方谈书论文的净土,心里暗暗吃惊,觉得很像当时我曾经主编过的一份报纸文化周刊。当然比纸媒的读书版轻松多了,也随意多了,轻松得像过去大家庭里一帮兄弟姐妹打打闹闹的后花园,随意得像如今小圈子里几位亲朋好友吃吃喝喝的生日宴。开始发贴时的心情,是作文比赛交卷后等待老师判分的心情,是给远方的信寄出后期盼回音的心情。一次次地点击,一次次地刷新;渴望着别人的回复,急切地回复别人的回复;还很在乎帖子的点击次数,也希望别人说几句好话,又怕惹来一通批评:那份忐忑和焦急和等待,至今想来都觉好笑复好玩儿。那些日子,美国9·11硝烟未散,网络上的论坛到处是争吵,到处是喧哗,我躲在这片闲闲的空间,享受着围炉夜话的快乐,度过了一段好朋友聚了不想散、散了想再聚的温暖时光。

我知道一开始我发在“书话”的帖子算不上是真正的网络写作,那不过是纸媒上的白纸黑字复制到屏幕上的二手文章。直到开始了“非日记”系列,我才算是跨进了网络写作的行列,从此尝到了不一样的写作乐趣,也体会了无端的文字烦恼。四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帖子时多时少,可是在“书话”里潜水读帖却成了习惯,坚持至今,少有间断。我在这里读了很多原创的帖子,羡慕众网友立马可待的满屏锦绣,也欣赏他们自说自话的写作姿态,记住了很多的妙题妙文妙句妙词,大大小小的教益真不知道获得了多少。我因此加倍关注“书话”网友文章结集的进度,相信文集的出版肯定能让我们重温昔日热帖的温度,想起某年某月某日某帖的几番热闹,记住网页上一闪而过或闪了又闪的精彩。日后在书店见了这样的集子,“书话”网友心中的滋味自是和别人不同,别人读的是难得一见的精彩文字,我们读的,却是旧梦重回的网络自我。

我收到《书人闲话》的目录和文章,原本是想先读读每一篇文字,可是看了目录,见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知道我其实不用详读文字了,就仿佛见了故乡人你不必问他的籍贯,听到一首老歌你不用再翻曲谱。我甚至有些不忍重读这些文字,怕书人远去的背影、山水遮蔽的绿色、美食飘散的香气,再一次酿成醉酒的味道。我只好衷心祝愿这几十篇偶然相聚的文字,能遍结爱书人的善缘。它们原是为“书话”而生,却未必是为出书而写,如今它们经有心人的摆渡,从虚拟的彼岸来到现实的此岸,开始了新一轮发帖跟帖的旅程。它们又何尝不是以现实的纸墨阅读,缔造了新一场虚拟的网友盛会?

书评(媒体评论)

飘散的香气,再一次酿成醉酒的味道。我只好衷心祝愿这几十篇偶然相聚的文字,能遍结爱书人的善缘。它们原是为“闲闲书话”而生,却未必是为出书而写,如今它们经有心人的摆渡,从虚拟的彼岸来到现实的此岸,开始了新一轮发帖跟帖的旅程。它们又何尝不是以现实的纸墨阅读,缔造了新一场虚拟的网友盛会?

     ——OK先生

“闲闲书话”为读书界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此次论坛的作品能够结集出版,非常有意义。不仅仅是书话网友交流成果的展示,更提醒我们,要珍惜这样一个能够自由发表文化见解的地方。

     ——陈子善

俗话说,话是风,字是踪。现在,“闲闲书话”众多作者的妙文合集出版,“闲闲书话”当然依旧“闲”,可这却成为他们真热爱、真性情的一次集合,一次与“帖子”或“留言”完全不同的旅行也将就此展开。

     ——黄集伟

开卷有益,要在简择;果有会意,不算白看。

     ——止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人闲话(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精选3)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0043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09
14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