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本书推介的有《论语》、《孔子兵法》、《资治通鉴》等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内容推荐

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

“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让你一次读完550部经典,40余位各领域中青年专家,历时30个月,查阅6000万字文字资料,汇集3000余幅精美图片,推介550部不朽经典,精心烹调的文化盛宴,16巨册典藏集。

目录

《论语》 孔子 (春秋公元前551-前479)

《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

《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孟子》 孟子 (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89)

《墨子》 墨子 (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

《荀子》 荀子 (战国约公元前313-前238)

《韩非子》 韩非 (战国公元前280-前233)

《孔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

《左传》 左丘明 (春秋生卒年不详)

《楚辞》 屈原 (战国约公元前340-前278)

《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

《史记》 司马迁 (西汉约公元前145-前87?)

《汉书》 班固 (东汉32-92)

《论衡》 王充 (东汉27-约97)

《嵇康集》嵇康 (三国·魏约223-约263)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约365-427)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403-444)

《文心雕龙》 刘勰 (南朝·梁约465-约532)

《六祖坛经》 慧能 (唐代638-713)

《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1019-1086)

《苏东坡全集》 苏轼(北宋1037-1101)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南宋1130-1200)

《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

《焚书》 李贽 (明代1527-1602)

《日矢口录》 顾炎武 (明末清初1613-1682)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明末清初1610-1695)

《读通鉴论》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

《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民初1877-1927)

试读章节

怎样读《论语》

任何一个有很长历史的民族,其文化都会有自己的根基,5000年中华文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应该而且能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量。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十分重要,一个中断了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不会有凝聚力,甚至丧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可能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尊重。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但是,如果中断了民族文化之根,不打自垮。

《论语》不但是一部哲学经典、史学经典,而且也是一部文学经典。《论语》的语言凝练、简洁、隽永,全文才1万多字,而凝固为成语的就有200多条。例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见义勇为”、“任重而道远”、“过犹不及”、“祸起萧墙”、“欲速则不达”等等,已成为语言中的经典,直到今天仍具有生命力。

读《论语》我们还可以学到比喻、对比、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技巧,提高文学修养。

读《论语》我们不仅会被其深邃的哲思、隽永的语言所折服,而且还会被它对人物性格惟妙惟肖的刻画所打动。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豪爽、冉有的谦和、公西华的好学、曾皙的洒脱,一一都如见其人。一句“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让我们看到孑L子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万世师表”,而是与学生亦师亦友,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可爱的老人。由此可见,读《论语》并不枯燥,而是十分生动有趣的。

怎样读《论语》呢?首先要虚心。朱熹说:“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现今许多读书人对待中国的古籍常犯一样通病。专门去批判古人,他们不是从古籍中汲取智慧,而是把自己看做高高在上的法官,把古籍当做囚犯来审问,还自以为这是“创造”的表现。这样读《论语》只是徒增枝蔓,是不会有收获的。古籍当然是有漏洞的,古人也不是不能批判,只是先虚心读懂古籍的原意,先要客观地读,不要带上先入之见。正如朱熹所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先立说”、“硬去凿”,这是初读《论语》的人要避免的。

其次,读《论语》要先从识字开始。《论语》当中有些文字,表面上看古今不异,但实际含义却“风马牛不相及”,这就应该选一本注释比较好的本子。读的过程中,一开始不要急于看译文,先看原文,再把注释看透,然后再回到原文,不要依赖译文去理解原文。这样刚开始会慢一些,“十目一行”;不用急,《论语》读下来,速度会快起来,到“一目十行”。我不赞成先看今人对《论语》的“别裁”、“今释”一类的书,这类书不是不能看,而是要在对《论语》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之后再去看。所以先要通读乃到读通《论语》原著,再看“别裁”、“今释”一类的书,自己的脚跟站稳了,心中有主见,不至于人云亦云,空谈无根。

中国的文化典籍是有结构的,《论语》既是元典,又相对比较简洁、流畅,易读易记。《论语》读通了,接下去读《孟子》等其他典籍就容易了。 (张儒平) P4-5

序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正是他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 “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的确,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了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那么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是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爱读书的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都从中得到过特别启迪的书,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的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大师经典·读书计划》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的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川//李金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16047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126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8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