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峡绝唱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一名生长在长江边的作家,他将亲身体验到的三峡之美、三峡在历史的变迁中顽强保留下来的尊严和品格永远保存在文字中。

作为一名喝着长江水长大的摄影发烧友,他将蓄水前夕的三峡风貌永远定格在镜头中,给历史留存一个原汁原味的三峡。

全世界只有一个三峡,让我们一起分享真实的三峡之美,领略三峡之神韵。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真实记录三峡在蓄水前夕最后风貌的长篇纪实散文。作家董宏猷先生在“非典”猖獗之时,全程穿越三峡,向即将消失的千古三峡依依惜别。他以民闻的、个人的身份,以作家的情怀,诗人的激情。摄影家的视野,真实记录了三峡蓄水前夕的历史瞬间和生命状态。作家亲手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是千古三峡最后的见证,是三峡经典美的动人绝唱。

目录

前记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一个人的长江三峡纪事

编辑后记

试读章节

         废墟有废墟独特的美

一个城市,从破土动工开始,便有了生命,有了脉动,有了呼吸,有了笑靥与泪花。打桩机、脚手架、塔吊是它生命的形态,晨钟暮鼓、车水马龙是它生命的形态,拓展与改造是它生命的形态,拆毁与废墟又何尝不是它生命的另一种形态?

废墟有废墟独特的美。

奉节的废墟,是三峡库区最早的废墟。也许是因为奉节是三峡库区县城中拆迁量最大、城区移民最多的缘故,也许是因为奉节是三峡的起点的缘故,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第一爆”以及“三峡清库第一爆”,都选择在奉节进行。当我踏上奉节的废墟时,眼前已是一片平地,奉节最繁华的闹市区已经灰飞烟灭,连残垣断壁也没有留下。如今还活动在废墟上的,是一些抓紧时间、顽强淘金的“拾荒者”,有的是县城的人,大多数是山区的农民。或者是一人,或者是一家子,手持铁锤和钢钎,拼命地从大楼的地基上剥离出钢筋来。每天的清晨,或者是黄昏,当我从废墟经过的时候,这些在废墟上起伏的脊梁,都使我想起了在田间弯腰劳作的耕耘者。还有十几天,江水就要淹没这片废墟了。我默默地注视着他们,默默地祝福他们走好运。

与一片平地的城区相比,奉节的城门和城墙更多地保留了诗城废墟的品格和尊严。

奉节县城城墙始建于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全长三千三百多米,均是砖石砌成。城门早已拆除了,但是,城门的基础仍然存在,由整块整块的方石砌就的城门基础,与一直通向江边的由条石筑成的阶梯,沉甸甸的,如同诗城坚硬的骨骼。

城墙也被拆除了,遗留下来的,是城墙的基础。城墙基础原来用整块整块的麻石砌了护脚和护坡,现在,护脚和护坡的石料全部剥走了,裸露出一方方凹进的土层,如同诗城结实的肌肉。

城门和城墙的废墟,如同考古发掘的现场。

这些巨大的坚硬的“骨骼”和“肌肉”,就这样袒露在日月星光之下、蓝天白云之下,袒露在长江波涛之上、轮船的汽笛与船工的号子之上。

一连两个晴朗的黄昏,我从瞿塘峡归来。天,很蓝;云,很白。波澜壮阔的高积云,从奉节城后的山冈升起,将奉节城墙和城门的废墟衬托成一帧浓黑的剪影,一条浓黑的天际线。机帆船渐渐地靠近了老码头,浓黑的天际线上出现了一点一点黑色的人影,雕塑般地坐着,不动,集中在三座城门的基础上,散布在城墙的边缘。我从船上用长焦镜头对准了他们。拉近一看,依斗门的城门基础上坐着的是老人;小南门的城门基础上坐着的是孩子;城墙边缘坐着的,有一些带着草帽的精瘦的汉子,有白发苍苍的婆婆,还有一个父亲,坐在小板凳上,正给身边的儿子说着什么。

千年古城即将淹没,许多奉节的老居民便常常到依斗门、小南门的废墟上,看水,看船,看废墟。有的老人天天来,就这么沉默着,长久地坐着,凝望着长江,凝望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凝望着不远处云遮雾罩的夔门。老人不动,汉子不动,最使我惊讶的是,连那些孩子也不动,也沉默着,小小的脸上竟然有恫怅、忧郁的表情。在穿越三峡的过程中,我所见到的孩子,大多都是活泼的,笑嘻嘻的,不知愁滋味的,唯有奉节城门基础上的这些孩子,他们沉默的面容,连同沉默的城门基础、城墙墙基,沉沉地筑在我的记忆之中。

P24-25

后记

每当谈起三峡,在我记忆深处的那雄峻的峡道和奔腾的波涛,顿时就会浮现眼前。记得我第一次走三峡,是儿时跟随父亲去汉口。那时天很热很热,但是江风却带给人一片清凉。三峡两岸的奇峰异石,是父亲讲述不断的童话。在三峡里听父亲讲故事,那种感觉是亲切的柔和的。十多年过去了,三峡已变成库区了,那些打动过我们的童话还会打动我们的孩子吗?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一位作家的声音,他是湖北作家董宏猷先生。他将三峡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要全程穿越蓄水前的三峡,为三峡所呈现出的生命形态做最后的见证。

熬过“非典”时期,终于,我等来了董宏猷先生的这本《三峡绝唱》。这本凝聚着他生命和情感的《三峡绝唱》,也是留给我们这些有着三峡情结、有着三峡梦的人们的一些回忆,同时,也是呈献给那些热爱生活却没能到过三峡的人们的一份礼物。在此,特别感谢董宏猷先生!

《三峡绝唱》的内容是从董先生近四十万字的手稿和三千多张图片中精选出来的,那些记录的片断和他的故事,感染着我,震撼着我……《三峡绝唱》的内容极其丰富,董先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瞻三峡,再把他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由穿越三峡的计划到追寻对三峡原来的记忆;从三峡的自然景观聊到人文景观;从三峡库区移民,谈到三峡文物大抢救;从关注三峡人到悯怀三峡的动物和植物。三峡背后的故事,多得数也数不清……这部书稿同时还有董先生亲自拍摄的大量图片,还有他为读者亲手绘制的穿越三峡的线路图,这些记录很难得也很真实,是一本如三峡石一样值得去把玩的图书。但愿能给所有热爱三峡的人,留下一份永远的记忆和珍藏。

                          颜小鹂

                       2005年8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所有关于三峡的东西,都应该记住。不止是风景,不止是大坝,不止是旧址,不止是遗址,不止是过程,不止是历史,而是一切!

——作家 方方

宏猷的文字如同他的行路,惯于在社会意义的符号下发现并且悯惜人和神的生命。一次山水地貌的变迁,被他走得步步有感,写得字字见情。

以充满真情和诗情同时又极为客观的态度,不可复来的最为接近的时空距离,记载了三峡历史性变化之前的最后瞬间。

——作家 叶梅

在多种美妙旋律和出彩镜头组成的动态网络之上,这本书给三峡以高屋建瓴的把握,以温馨细致的考察,以洞悉古今的思索,以传神动心的描绘,情浓意深,文美语精,境界高远,真是罕见的新颖深沉,难得的清丽动人。

——教授 徐怀章

宏猷用生命的激情拥抱了三峡的山水。跟随他的足迹,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面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面对古人创造的瑰丽而神奇的意境,作者检验了自己的精神高度。长峡中吹不断的风将永远传唱一个当代诗人深情的呼唤。

——作家 胡世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峡绝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宏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535077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5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3: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