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生成就看职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
内容
编辑推荐

重现职商的三在理由:

1每个人职场发展的根本;

2衡量一流员工的职业标准;

3超越知识与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不能错过此书的三在理由:

1中国全面职业素质教育创新读本;

2当代职场成功学的代表作 ;

3资深职场培训师打造的职场智慧力作;

本书最适合四种人学习:

1希望像比尔·盖茨一样成功的年轻人;

2希望像曾国藩一样纵横卑阖的职场人士;

3希望像李嘉诚一样成功发展的创业者;

4希望拥有一支高素质团队的企业家。

他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刚出校门时却因为不适应社会几乎走上自杀的道路。后来顿悟出“一生成就看职商”的理念,从此奋发图强,成为国内著名媒体记者和美国、中国香港多家机构的总裁,并创办了声誉卓著的国际培训机构……他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及海内外众多成功者的智慧编写了本书,将帮你找到职业腾飞的关键所在。

2005年《方法总比问题多》一年重印11次,成为全国年度畅销书之一。

2006年《一生成就看职商》再刮最完美职场智慧培训风暴,畅销书作者——吴甘霖最新力作隆重亮相。

内容推荐

职商和职业素养的概念,对中国许多人来说都是新的概念。在我们的职场中,充斥着有能力却总不成功的人,整天忙碌却无法为企业、单位创造效益的人,有很好的学历却无法将知识卖个好价钱的人……他们是痛苦的,可单位和领导偏偏又对他们十分不满。

假如他们能够把提升职商当作在职场的第一件事情来抓,他们便拥有了职场成功的钥匙。

此书是一本打造一流工作者职业之魂的著作,不仅从18个最重要的方面探究了职场中最重要掌握的职业素养,而且从4个重要的方面帮助我们尽快提高职商。作者通过自身在职场成功与失败的感悟,以及对众多职场成功者经验的总结,为所有想在职场发展的人,提供了腾飞的翅膀。

目录

前言 打造一流的职业之魂

第一单元 为何职商决定了一生成就

第一章 从自杀到职场成功者的感悟

为何在初入职场时走上自杀道路

被300个字改变命运

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后找到职场腾飞的关键

自己当老总以后的感悟

第二章 应聘:成功跨越那道门

让素养帮你打赢第一仗

只有你关心别人,别人才会关心你

如果一件事值得你去做,就一定值得你去做好

暗试比明试更重要

一流素养能使你反败为胜

第三章 职商:职场发展的根本

比尔·盖茨一流员工的10大特征

智慧高于知识,素养高于智慧

大机会,往往从有素养的小处降临

错过台上一分钟,白做台下十年功

要坐金板凳,先坐冷板凳

今天多走几步路,明天翱翔在高空

第四章 一流创业者的灵魂

以老板的心态做事,某天你会成为一个成功的老板

比尔·盖茨——责任是做大事的基础

杨致远——热情是成功创业的原动力

诺贝尔——执著是成功创业的加油站

曾宪梓——智慧是成功创业的加速器

伊士曼——忘我是成功创业的新境界

第二单元 一流员工的10大职业素养

第五章 敬业:只有你善等岗位,岗位才勇善待你

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

只有小演中,没有小角色

培养工作中的使命感

处处以专业的标准要求自己

差不多差多了

将简单的事做到最好

第六章 发展:与单位需求挂钩,才会一日千里

单位只为你的使用价值买单

个人发展要跟上单位发展的主旋律

是选择钱,还是选择路?

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

别太在乎自己,地球不会因你而不转动

第七章 主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你是雇员,但你更是主人

不是上级,但能影响上级

老总不在,要干得更好

先走一步,海阔天空

超越份内事,机会不请自来

先让自己的付出超过报酬,然后报酬会超过你的付出

第八章 责任:会担当才会有大发展

第九章 执行:保证完成任务

第十章 品格: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第十一章 绩效:不重苦劳重功劳

第十二章 协作:在团队中实现最好的自我

第十三章 智慧:有想法更要有办法

第十四章 形象:你就是单位的品牌

第三单元 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第十五章 变“自然人”为“单位人”

第十六章 让职业素养成为“第二天性”

第十七章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十八章 以空杯心态不断超越

试读章节

为何在初入职场时走上自杀道路

“一个人要取得大成就,什么是最关键的因素?”

这个问题在我的一生中,曾出现过无数次。

在刚参加工作时,我曾问过别人这个问题;在做了老总和培训师后,我又曾无数次被问到过这个问题。

在人人都追求成功的时代,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使我不得不对它认真思考,做出回答。

每次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比尔·盖茨、李嘉诚等著名人物的奋斗史,当然也有我身边一些普通人的成功经历,但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人生历程。

在我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历过曲折甚至惨败,但最终还是一步步走向成功,到底是什么推动我走向成功呢?

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当初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重新浮现在眼前。我深深地感到:真正决定个人成败的不在于能力、学识,甚至也不是理想,而是职商!职商才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关键。

职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含义是: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

我们都知道有智商、情商、逆商等,而职商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它有什么特定的价值?

很多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基本上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因此,职业素养和智慧就显得至关重要。

换言之,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主要来自于自己的职商,而我个人的经历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村,经过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并成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在学校,我是班里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个,还得过全校学生业余科研成果奖。毕业前夕,校长亲自为全校一批有才华的人颁奖,其中就包括我。

毕业后,别人都按照学校的分配去了各自的单位,我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己去找工作。就这样,我成了中国最早一批自己找工作的大学生中的一员。

当我走进武昌火车站,准备去长沙找工作时,昔日的同窗好友,一个分配到北京工作的同学来为我送行,他有些伤感地看着我,很为我的前途感到担忧。而那时的我豪情万丈,在火车开出的那一刹那,我冲他挥了挥手,豪迈地说:

“10年后再见!”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生活远远没有我想象的简单,很快,满腔热血的我就经受了巨大的震荡。

费尽求职的周折后,我终于敲开了一家著名省报的大门。然而迎接我的,却是人生的第一记闷棒。

原以为凭着自己的专业和学历,进了报社很快就会大展宏图。不料,领导却安排我和另外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做校对,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这和我当初的设想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甚至认为领导看不起我们,情急之下,我们决定“罢工”。

虽然“罢工”取得了“成功”,我们被调到了采访部门,但却给领导留下了“不服管”的恶劣印象。

到采访部门后不久,第二记闷棒紧接着就来了:重要的采访任务从来轮不到我们,我们接手的都是些小报道。

等到终于有机会采访重要新闻了,我所看到的,却又大多是平时不愿意看到的阴暗面。这与我在大学里想象的生活有天壤之别,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

后来报社虽然勉勉强强让我转了正,但是这时的我,在同事和领导眼里已经成了一个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愿干的人。难道我真的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吗?我一度感到十分压抑。

我想辞职,但又不甘心,在大学里我发表了那么多文章,我的才华和能力受到那么多老师甚至校长的肯定,为什么在工作中却处处碰壁?

于是,我决定去找社长谈谈。一天下班后,我带着自己的作品敲开了社长家的门,社长见到我很惊讶。我说明了找他的原因,激动地将自己工作以来的失意、梦想和矛盾全部告诉了他。

在听了我近两小时慷慨激昂的“演讲”后,社长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很晚了,早点回去吧,好好干,会有大发展的。”本以为会得到社长的理解和支持,没想到……

走出社长的家,种种失意一齐涌上心头,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抬头一看,几颗寒星挂在天上。一阵秋风吹过,竟有一串凉凉的东西从我脸上滑落。我以为下雨了,伸手摸了摸,没想到是泪。

在这种心灵的煎熬与思想的斗争中,我终于不堪负荷,病倒了,在老家休养了几个月,心情一直十分低落。

大病初愈后,我漫步到湘江大桥。生活怎么是这样?怎么能是这样?……我不断地问自己。巨大的幻灭感和绝望感使我突然觉得活着是一种巨大的负担。于是,我一步步跨向栏杆……

从死神怀抱中重新回到生活中来,我为自己曾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而后怕,也不得不开始反思是什么导致我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普希金的诗:

“朋友啊,不要忧伤,生活本来是这样。”

它犹如当头棒喝:我一直在责怪生活,其实该责怪的是我对生活的片面认识!

就这样,我从死亡的边缘重新回到了现实,从虚幻的人生设想中惊醒过来,开始正视我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我开始明白,生活没有错,错的是我对生活的认识,单位也并没有太多的错,错的是我自己对工作的态度。P3-5

序言

2005年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方法总比问题多——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一书,此书在一年内重印了10多次,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年度畅销书之一。为此,在该社10月底召开的全国经销商会上,还特别邀请我作为惟一的“金牌作者”代表,向10大经销商颁奖,并且做典型发言。

此书为什么能这样畅销呢?最关键的是其探讨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不找借口找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生成就看职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是《方法总比问题多——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的姐妹篇。与《方法总比问题多》相比,本书更系统地阐述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

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关系到他一生的成就。我们的成就都是在工作中实现的,所以,我们面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在工作中体现的素养与智慧,是取得成就的最关键因素。

我个人对此有切身的体会:我毕业于重点大学,但是刚出校门时却因为不适应社会几乎走上自杀的道路,后来终于顿悟“一生成就看职商”的理念,从此找到了职场成功的关键而不断发展。先是成为国内著名记者,后来又历任美国、中国香港多家机构的总裁,再后来又自主创业,所创办的国际培训机构很快在海内外声名鹊起……

当我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者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经历,再进一步分析我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败得失,我不由得再次强调: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上要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

“职商”和“职业素养”的概念,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都是新的概念。在我们的职场中,充斥着有能力却总不成功的人,整天忙碌却无法为企业、单位创造效益的人,有很好的学历却无法将知识卖个好价钱的人……他们是痛苦的,可单位和领导偏偏又对他们十分不满。

每当看到这种情景的时候,我总惋惜地对自己说:假如他们能够把提升职商作为职场的第一件事,他们便拥有了通向职场成功的钥匙。

与此同时。我也十分遗憾地看到:我们在以往的职业培训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如电脑操作),却不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其实,职业素养恰恰应该是每个员工的入门课和必修课,是每个单位领导和人力资源领导首先应该考虑的培训内容。

此书是一本打造一流工作者职业之魂的著作,它不仅从10个最重要的方面探究了我们在职场中最需要掌握的职业素养,而且从4个重要的方面帮助我们尽快提高职商。我希望通过对自己在职场成功与失败感悟的归纳,以及对众多职场成功者的总结,能为各位想在职场发展的人,提供腾飞的翅膀。

特别感谢机械工业社社长王文彬、经管分社社长陈海娟、编辑王霞、发行部经理汤小明、主管何建华等人,是他们的热心和认可,才使我下决心整理出这样一本书,并能以这样快的速度出版。尤其是经管分社社长陈海娟,她在此书出版过程中所体现的热情、忘我与智慧,正体现了出色的职业素养,她本身的职商,正是本书能成功出版的一个重要保证。

特别感谢甘霖智慧培训机构的编辑任悦、高杨、熊芳、肖楠、李玉清、丽芹,尤其是任悦、高杨为此书的出版做了许多资料收集及编辑工作。可以说,正因为她们兢兢业业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努力,本书才得以以这种较为满意的方式并按预定的计划与读者见面。

望我们都拥有一流的职业之魂,取得更大的发展!

吴甘霖

200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生成就看职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甘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182474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2.9-49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