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死城之旅(亚洲探险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科兹洛夫这次探险目标原定为蒙古、青海及四川的西部和北部地区,然而,没有列入计划的西夏故都死城哈拉浩特的考古发掘,使他声名鹊起。在他横穿荒凉的蒙古南戈壁时,心中不由地念叨起哈拉浩特来。14世纪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提到过这座城市;俄国已故探险家波塔宁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及过死城哈拉浩特,但他却未能一睹死城的风貌;继波塔宁之后的奥布鲁切夫甚至不曾接近过死城;上次蒙青之行,他四下打探,亦未得到分毫有关死城的消息。眼下,在科兹洛夫心中滋浮起一缕渴望,他以虔敬之心寻求圣地神迹。这次不同于以往,考察队自抵札萨克图汗盟起,便沿途打问,当地人或多或少肯定的消息,使科兹洛夫的胸腔中漫荡起欢愉之情,他们沿着额济纳河东支向下游走去,加快步伐,走进了巴丹吉林沙漠。在焦燎般的灼热中,杂沓的蹄声,使这片荒莽之地愈发落寞肃杀,没有人愿意充当他们的向导,当地人很害怕走近这座死城,越是这样,哈拉浩特越牵系住了他。

内容推荐

远方令游牧民族魂牵梦系啊……

定居的生活对于旅行家,犹如鸟笼之于酷嗜翱翔的鸟儿。回国最初的喜悦劲头一过,文明生活连同它慵懒的状态便又让人感到沉重起来……一个神秘莫测的声音开始呼唤着,霸气十足地召唤它再次回到自己的身边。以往的画面又—一滑过眼前,连续不断,鲜活如昨……多少次,置身于亚洲蛮荒而宏伟的大自然之中,我是那么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多少次,我登上了边地那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很大的高山;多少次,我的灵魂和内心受到雄伟山脉那美丽景色的感召。无法数清那些幸福的时刻,也无法全部记住那些壮美的场景。在那里,我们生活在荒野的山岩和森林中,置身于山溪潺潺和瀑布的轰鸣声中,它们给森林带来一种玄妙的和声。我无力控制自己不去再次瞻仰大自然的神殿,这神殿中充满了鲜活的使人神魂颠倒的声响,这神殿中白天充满着蔚蓝色的光辉,夜晚则充盈着浩瀚星空无穷无尽的魁力。早在远古时代,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就里吸引了人类的注意……

目录

引子

冬季蒙古北部之行

从库伦到蒙古阿尔泰山

前往额济纳河

死城——哈拉浩特

横穿沙漠到定远营

干涸的游牧之地

沙漠中的定远营绿洲

贺兰山的见闻

横穿南山东部山豚

从庄浪平原走向西宁

西宁城及其邻近的塔尔春

塔尔春及丹噶尔城

青海湖的传说

奎苏岛奇遇

经西宁前往贵德

在贵德绿洲的三个月

在安多高原深处冬猎

恶梦一般的旅行生活

陷入山地“迷宫”之中

拉卜楞寺的创立

拉卜楞寺的节庆法会

拜谒之途

拜谒达赖喇嘛

经阿拉善前往死城

重新返回定远营

再访哈拉浩特

返回祖国

试读章节

就这样,在鸟儿飞得正欢的时候,我们来到了额济纳河流域并在托尔措扎下营来。我们宿营的地方紧邻两个有高冈环绕的小淡水湖。虽然这两个湖只有一半从冰雪的遮盖中露了出来,另一半还被冰层覆盖着,但它们还是吸引了不少鸟儿飞来。冰层正在迅速融化,在中午太阳光的照耀下融化得尤其快,这是因为邻近沙丘南坡的温度已经达到40℃,甚至更高。苏古诺尔也只有邻近我们宿营的东南湾才解了冻。我们的宿营地在这两个淡水湖和苏古诺尔中间的一片宽阔的芦苇地中间。这片芦苇遮掩住了一些较小的湖,而我们打猎和对当地春季植物的观察就集中在小湖的周围,这个小湖离我们的宿营地约三公里,周长达两公里。

必须指出的是,到达托尔措后,我们首先就派出了一名翻译前去托尔高特贝勒的治所,以期能与这位王公取得联系。能否与他们沟通是决定我们是否能顺利前往哈拉浩特(“哈拉”系蒙语,意为“黑色的”,“浩特”则有“城市”之意——译注)。考察队员仍留在原地并利用等待消息的时间,对鸟类春季飞行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观察,这些鸟儿怎样飞往苏古诺尔,又怎样飞往邻近该湖的那些被芦苇遮掩住的小湖。飞来小湖的这些鸟儿以其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感染了我们,让我们也兴奋起来。我经常兴致勃勃地前去游览这个小湖,它勾起了我在第一次考察时与永志不忘的普尔热瓦尔斯基交谈的美好回忆,并总是把我的思绪带到罗布泊岸边去。就像在罗布泊那样,我在这里也在芦苇丛中艰难徐行。

P61

序言

这本书的初译稿是在新疆完成的。那里戈壁万里、蓝天高远,阳光充足、壮丽瑰美,让人胸襟开阔、脾性耿直,令我怀念不已。

说实话,译这样一本涉猎范围广、年代久远、带科考性质的书,对惯常做文学翻译的我并非易事。在我平时译文学类稿子时,文意理解方面倒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只须翻翻译音表、查查字典即可解决问题。但这部书稿的人名、地名、动植物名令我在翻译过程中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由于作者是在中国境内探险考察,让译者更加有了一种“画人”的强烈感受,生怕一不小心就贻笑大方。虽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查阅了不少资料、请教了不少专家,但由于参考资料偏少和学力方面的原因,仍有可能存在不确之处。在此,我真诚地请读者和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预致谢忱!

关于这本书,我不准备作任何评介。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但我要实实在在、真挚诚恳地对以下师友表示感谢,他们在这本书的翻译出版过程中给了我大力的支持。他们是:原新疆大学讲师、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王嘎、潘海燕夫妇,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裴德禄教授,本书的责任编辑、副编审林丽女士,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张冠尧教授,87083部队陈永康先生及沙景河、黄洁夫妇。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外语启蒙老师尹惠琳女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死城之旅(亚洲探险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科兹洛夫
译者 陈贵星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059904
开本 32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1-01-01
首版时间 2001-01-01
印刷时间 200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8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03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