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史图说)/西域探险考察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伴随着楼兰故城、尼雅遗址、小河古墓等一系列重大发现,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新疆。这是一部以图说形式编成的关于新疆探险考察的书。本书以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主干,以准确、深刻又风采独具的文字相辅助,勾勒出一部首尾贯通的新疆探险史。既有生动形象的内容,又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内容推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西部探险考察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新疆这片曾有过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广袤大地,这片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区再次受到举世的关注。以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人斯文·赫定、英籍匈牙利人奥利尔·斯坦因为代表的各国探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惊险曲折、情节各异的活剧。伴随着楼兰故城、尼雅遗址、小河古墓等一系列重大发现,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新疆。本书以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主干,以准确、深刻又风采独具的文字相辅助,勾勒出一部首尾贯通的新疆探险史。既有生动形象的内容,又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目录

他们让世界知道新疆

引言

探险考察的“预热”期:普尔热瓦尔斯基与俄国中亚探险家

斯文·赫定推开新疆探险考察之门

对新疆的第一印象——1890年

礼敬“冰山之父”

1895——死亡之旅

救命的水池

横贯“死亡之海”

罗布人与阿不旦

末代“楼兰王”——昆齐康伯克

第一次进入罗布荒原的科学考察驼队

塔里木河下游与罗布泊的原生状态

阿提米希布拉克——罗布荒原不会封冻的水源地

楼兰发现

发现楼兰

楼兰城徽——佛塔

探险队中的罗布人

阿不都热依木和他一家

斯坦因的考古探险——在和阗等地

发现尼雅

真伪文书之谜

在楼兰

在米兰

亨廷顿:探寻气候与文明关系

勒柯克:觊觎宝藏

探险家的“盟友”——骆驼

独木舟

探险家记录的新疆风情

新疆人物肖像画廊

与新疆探险家有交往的风云人物

神秘的“大本营”——松杜尔

没有公路的丝路——汽车探险(1933~1935)

在盛、马交战的磨盘中

“复活”的罗布荒原

千年一摆——库鲁克河北返

千年一遇——从水路寻访楼兰

“水乡”罗布淖尔

彩色的罗布泊与罗布荒原

楼兰“复活”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中国学者

贝格曼的发现

安博特的驼队

蒙古活佛的前世兄弟——哈士纶

到罗布泊去

雅林的喀什惰结

永远的135号探险营地

在路上

作为探险画家的赫定

后记

新疆探险年表

试读章节

    横贯“死亡之海”

摆脱了1895年夏天在和阗河几乎“折戟沉沙”的阴影,赫定于1895~1896年之交,重新回到和阗地区,并抵达和阗城。此后,他渐渐步人佳境。在和阗、在和阗以北的沙漠,他探访、发现了著名的约特干(被认为是古于阗国国都)、鸽子塘(被认为是《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过的“鼠壤坟”)、麻扎塔格、丹丹乌里克、通古孜巴斯特(大河沿)、喀喇墩……并第一次先沿克里雅河向北,再从塔克拉玛干的肚脐——通古孜巴斯特北行,横渡沙海,直抵漠北塔里木河中游的沙雅。

以下就是赫定所画的他的“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功的沙漠探险。

由于在和阗河遇难时,他丢失了全部辎重、设备,在新疆也不可能重新买上一具高精度的蔡斯相机,所以从这一路开始,他就试着用画素描速写,来代替摄影,记录途中见闻,这使“无心栽柳”的赫定成了一个成功的、有个性特点的画家。

P020

序言

这是一部以图说形式编成的关于新疆探险考察的书。书中的图,是从近5000幅有关的历史图片(珍贵的相片与绘画作品)中选出的。然后通过说明文字,将其连接成完整的历史画卷。

19世纪的后半期,“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中亚、新疆受到举世关注。特别是通过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英籍匈牙利人奥利尔·斯坦因的接力式的探险活动,人们对新疆的现状与古代文明,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事实上中亚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伯克悍然改变了新疆的政治格局以来,新疆就已经站在了“近代”的门槛上。新疆探险的20世纪,是从斯文-赫定抵达楼兰古城、奥利尔·斯坦因进入尼雅遗址开始的,一时间,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派出了自己的探险考察队,前往新疆的戈壁沙漠,去寻找失落的古代文明。可以说,这是一个重新“发现”新疆的过程。

新疆探险一直就是读书界、学术界的流行话题,这个趋势并不是起自今日。实际上当探险家还在路上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谈论他们的成果了。20世纪前半期,斯文·赫定、奥利尔·斯坦因都是知名度极高的人物。自从辛亥革命开始,中国学界对新疆历史命运的关注就是忧患意识与使命感的体现。

关于新疆探险,有这样一个插曲。民国十四五年间,《上海日寸报》《新亚细亚月刊》等开始连载一部名叫《西行艳异记》的报告文学。这个文章的作者相当神秘,据说是原在南洋的华人,文稿由他的哥哥陈重为代送报馆发表。一经发表,立即洛阳纸贵,各报纷纷转载,成了最受欢迎的专栏。《西行艳异记》写的是作者历时一年,行程二万四千里的一次跨越西藏、新疆的探险之行。但异议马上也出现了,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文章的地名有许多是伪造的,路线与里程千奇百怪。后来证实这部《西行艳异记》实际是将西方探险家的游记东拼西凑,改头换面,再加上猎艳等等虚构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游记来发表的。一时间舆论哗然。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读者对《西行艳异记》爱不释手,还分辩说:就当是《山海经》来读也未尝不可。

刊载《西行艳异记》这样的文章能成为民国年间的一件大事,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兴趣所在。而民国的十四五年间,也就是1925~1926年,那正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即将组建的前夕。当时,开发西部已经成为大众话题,新疆、西藏,是世人心目中神秘之区。外国探险家的新疆探险记早就风靡世界,但因为种种原因在中国反而有一定的隔膜感,人们早就不满足于这种现状了。

我们以1895~1935年这40年间对新疆的探险考察为主体,通过图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力图将有关内容选编成一个完整的、有头有尾的连续场景,如同一部电视连续剧,使文字与画面起到互补的作用。希望这样的一本书能够做到既有生动形象的内容,又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新疆和西部丰富的出土文物是历史文明的形象注释,受到举世瞩目。但本书不是文物图录。我们选择的大都是能为今天读者提供人文情况的内容。比如著名的敦煌藏经洞的倒卖人(也是发现者)王圆箓,我们将三幅摄于不同时期的照片编在~起。一幅是刚刚与斯坦因相识,人看上去憨厚质朴——“潘多拉的匣子”还没有打开;另一幅是已经将半屋子国宝换成了一堆绊腿的银子,而人也几乎换了一个,志得意满;第三幅是晚年因为盗卖国宝受到官府追究、为百姓唾骂、还要惦记着身后的轮回报应……这些精神负载已经将他压垮。这些照片使我们产生了与王道士似曾相识的印象。

新疆探险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我们虽然准备了很长的时间,但个人的视野、精力、水平、时间毕竟有限。而且既然是“图说”,图的限制也是现实问题。所以,编这样一部大书,从一开始就没有求全的想法,实际也不可能做到。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知道,还有许多的新疆探险的“老照片”,比如中国地质学家们的珍贵摄影资料就未能集中整理发表。对于外国探险家,也还有实际上的“盲点”存在。好在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后记

作为一本新疆探险史的图说,由于实际的限制,许多重要内容在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比如伯希和、《李柏文书》与橘瑞超,“最后的独行侠”特林克勒等等,都未能设立专门的章节。只好在书后的《新疆探险年表》略做交代。事实上我更希望中国学者的成就得到充分的反映,但是受到资料刊布太少等等具体问题的制约,也未能完全如愿。

编著这样一本书我已经计划了20年,但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它涉及的面太广,而它的篇幅必定有所限制,今天我们的积累又太少。所以也只能算是“抛砖引玉”。

在本书编成时刻,必须向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致谢,他们不但慷慨允许使用资料,还提供了珍贵的照片、绘画作品与其他文献。同时也要向在编著过程提供过真诚帮助的张春贺、张鸣,瑞典友人席沛德、阎幽磬、拉瑟表示感谢。在本书编写过程,惊悉雅林先生以高龄去世于瑞典。他一贯关注新疆,对笔者教益颇多。为表示纪念,特补入“雅林的喀什情结”一节。

新疆人民出版社汉文部负责人李春华、石晓奇、张惠琴以及编辑王玮、刘堪海、张海珊、刘玮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于此一并致意。

杨镰

2002年12月于乌鲁木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临秘境(新疆探险史图说)/西域探险考察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8080533
开本 24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3-06-01
首版时间 2003-06-01
印刷时间 200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N82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185
21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