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赶着驴车去喀什(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不做城市沙丁鱼,乐为现代阿凡提,香港80后赶驴车慢游新疆。

他与真正的驴友,共谱一出有爱、有笑、有泪的驴行故事。

小黑驴Pierre是《赶着驴车去喀什(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作者阿Q一生之中最好的旅伴,他们结伴而行,从库尔勒走到喀什,途中遭遇了各种艰险,幸会了各种好人,一同谱出旅行界的“小毛驴之歌”

内容推荐

他叫阿Q,一个热爱背包旅行的香港青年。当旅行于他,变得习以为常——“在单车和搭车旅行期间,都觉得自己只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路,看别人看过的风景,或许我已经到了旅行的瓶颈。”

直到有一天,途中偶遇的新疆大哥跟他聊起毛驴,他全身的血液沸腾了。对的,他所要寻找的新的旅游方式出现了。他买来一头毛驴,学习照顾和喂养它,请人帮它钉蹄,然后启程——由南疆库尔勒市出发,翻过雪山、踏上大草原、穿越戈壁滩。一路上,他与小黑驴皮埃尔(Pierre)遭遇一连串极端天气,几经辛苦,历时两个多月,最终到达中国最西面的城市——喀什。

《赶着驴车去喀什(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呈现了阿Q赶着驴车去喀什的故事,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旅行体验。热爱生活、梦想旅行的你,还有更出奇的旅游计划吗?

《赶着驴车去喀什(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的作者是阿Q。

目录

作者自序 跃动的灵魂

前言 欲求未满

第一章:与驴同行

好开始8月20日

买驴纪实 8月21日

第一次钉掌 8月21日

古老的交通工具 8月21日

起名:Pierre 8月23日

第二章:启程

义无反顾 8月24日

新疆“三宝” 8月26日

恶蚊肆虐 8月29日

住宿停车 8月31日

第三章:骏马的天堂

进入大草原

Pierre! You are my hero!

寄宿蒙古包 9月4日

狼来了? 9月5日

反覆颠簸 9月6日

骏马的天堂,太阳升起的地方 9月8日

第四章:震怒的铁力买堤达坂

暴风雨前夕 9月14日

刮起暴风雪 9月17日

被困雪山 9月18日

脱险 9月18日

走在漆黑的路上 9月19日

第五章:从大龙池到龟兹国

幽默的旅店老板

最霸气的马车 9月20日

在路上的老过客 9月21日

强风加冰雹 9月22日

Pierre跛脚 9月24日

高人指点 9月26日

第六章:毛驴大县

毛驴的品种 9月26日

乡村的气息 9月28日

最珍贵的玉米秆子 10月3日

驴蹄掀起的尘土 10月6日

杂记

第七章:温馨拜城

以心倾听 10月7日

交换礼物 10月9日

无处可逃 10月9日

屎尿屁

第八章:Pierre,主角是你

驴车竞走

Pierre的巴扎日 10月13日

轮胎的二三事

图文解说驴车的结构与装备

第九章:浩瀚无边的戈壁荒漠

踏入戈壁滩 10月16日

阿恰的小铁匠 10月20日

我的牧歌 10月21日

阿克买提的迷思 10月21日

新疆监狱 10月22日

一百千米 10月23日

终章:遥远的喀什噶尔

荒漠里的水库 10月26日

最后冲刺 10月28日

离别在即 10月30日

后记

试读章节

收好行李,跟李老板和其他客人合影过后,我们便要赶快出发,在日落之前离开库尔勒的城区,好让我在郊外找到地方扎营过夜。我们离开街道交错的城区,走上单一方向的大道之后没多久,有一辆似曾相识的七人车跟着我们并行慢驶。李老板摇下车窗,向我大喊了一声:“小钟!”我真没想到他会追到这里来,于是他把车停在前面,原来他是特意给我带来几块馕饼和西瓜,担心我在路上干粮不足。据他所说,那还是库尔勒最好的馕饼,临别之前,他还不忘叮嘱我要万事小心。那时候我想起了李老板为我所做过的一切,所谓万事开头难,如果在先前的准备工作当中,要是没有李老板的鼎力帮忙,我敢肯定地说会事倍功半。回想起来,像李老板这类人也是难得一见的。我想大部分人只要听到我说想要在新疆开始驴车旅行,要不一笑置之,以为我只是信口开河,要不就大拨冷水,说出一大堆赶驴车的缺点和麻烦,尝试打消我的念头。有多少人会像李老板一样,为一个妙想天开的小子而义无反顾地帮忙呢?在这个世界上会全心支持你的人实在不多,要好好把握他们所付出的每一份真诚。

我们一直赶路,直到晚上八点多,天色开始逐渐昏暗,只好在公路不远处扎营。路边有一个长满灌木和野草的小山坡,我把Pierre拴在隐密的草丛里,既保障Pierre的安全,也不用担心他在漫漫长夜里会饿肚子。这个地方的条件确实不错,我还发现在山坡边上有自来水可用,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这里接近大马路,不时会有大卡车往来,整个晚上我几乎都没有睡着。

出发前曾听几家养驴户说,自己的驴以前一天可以走五十公里,还有人说走九十公里也没问题,更有甚者会说自己的驴一天走一百五十公里!第一天旅程大约在下午四点左右出发,走到九点左右结束。你知道我们走了多少公里吗?只有大约十五公里左右,跟普通人的脚程差不多,甚至更慢。到底是什幺原因让Pierre会走得那么慢呢?因为载得过重?Pierre太瘦、太弱?还是因为我还没学会赶驴?按我估计,应该不会是过重的原因,我记得李老板的亲戚说过,就算在驴车上放500公斤的蔬菜,毛驴也能拉得动。我个人体重加上所有行李肯定不会超过200公斤,所以我只好把这问题归咎于Pierre太瘦和我不懂赶驴车的技巧。  出发后的第二天下午才经过喀什店镇,那只不过是距离库尔勒二十公里的小镇而已,竞然花费那么长时间才走这么点距离。在这段路程里有一小段下坡路,Pierre走到这里的时候竟然主动跑起来,好像突然浑身是劲似的,我也因此而一时激动起来,以为Pierre终于发挥潜力,谁知道原来Pierre的蛮劲只是昙花一现,让我空欢喜一场。

从库尔勒出发之后,新疆毒辣的太阳一直在炙烤着我们。虽然在驴车上架起了遮阳篷,能够阻挡阳光,但在中午的时候,太阳的热力仍然可以穿透遮阳篷,在驴车上累积起来。我活像蒸笼里的烧卖,仿佛就给蒸熟了,热得我两颊发红、发烫。我们在烈日下抵达七个星镇,在树阴下有几个村民坐着聊天,旁边还有一个小卖店,摆出一台冷藏饮料的电冰箱。我实在无法抵抗这样的诱惑,也在树阴下停车休息。刚好在小卖店的后面有一条细流小溪,在小溪的两旁则长满了绿油油的野草,这不仅滋润了周边的植物,还滋润了一直辛劳工作的Pierre。替Pierre解开车套后,Pierre便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地享受充满水分的长长的青草,而我也在小卖店喝上久违的冰冻饮料,让我感受那透心的凉爽。

在树阴下休息的期间,有一位风趣幽默的卡车司机,也是路经此地顺便在小卖店停车,买饮料和替卡车水缸加水。他一见到我就跟在场的其他人说:“他的驴车跑得真快,我开车追了一天一夜才追得上。”引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后来有不少村民走过来搭讪,我记得有一个大姐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看准你走到半路就会受不了把毛驴扔掉。”我只是轻轻摇头,微笑着简单地回应她两个字:“不会。”我并没有对此加以驳斥,因为我知道,世间任何人都有质疑自己的自由,如果要跟他们逐一辩解的话,岂不是要浪费宝贵光阴解释到猴年马月?要为无关痛痒的人花这样的心思,那倒不如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继续前行,离开七个星镇之后,地理景观慢慢地变为人迹杳然和草木不生的戈壁滩,除了眼前一条黝黑的柏油大道之外,就只剩下千得龟裂发黄的辽阔大地。天气也慢慢转凉,云层越积越厚,悄悄地吹起微风。我开始『不念那曾经让我生厌的金太阳。那天晚上我在戈壁滩上扎营(其实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戈壁滩上扎营),半夜睡觉的时候,强风一直在拍打帐篷,像是在怒吼。帐篷的一面被吹得压下来,打在我的脸上,一整夜我都不敢入睡,担心强风会吹垮帐篷。幸好帐篷的质量良好,支架没有被吹断,但到早上起来的时候还是在刮强风,使我在收拾帐篷时狼狈不堪,吹飞了帐篷的外层,幸好被一株沙棘卡住。我连忙跑去捡回来的同时,又看到Pierre的饮水胶盘已经被吹得老远,而我那时好像看到Pierre在偷笑,似乎是在耻笑我手脚笨拙。P23-26

序言

我自小在屋村长大,属于草根阶层,家里的经济条件虽然未到捉襟见肘之境,但却也无结余可以让我们一家人出境旅游,最多偶尔去一次近郊,比如看看大屿山大佛,或到海洋公园游玩,长大后也只有一次机会离开香港。依稀记得在我九岁那一年坐船到澳门看大三巴,当然没有在澳门过夜,因为可以节省住宿费。

高中期间,有一位教世界历史的老师,有时候会在课堂闲暇的时间,向班上的同学讲述自己在西藏和尼泊尔徒步,走在悬崖峭壁上的冒险经历,接着又会突然跳跃地讲到参观大英博物馆,一面对琳琅满目、动辄上千年的历史文物的时候,自己是如何被这些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智慧产物所折服的。我总是在这个时候才能够聚精汇神,记得清楚老师所讲的一字一句。然而,这位老师肯定不会知道,她已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农夫”,暗暗地在我心田里撒下一把渴望旅行的种子。

上学期间,我找到另外两份兼职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赚一些旅费,可以让自己走更远的路,看更美丽的风景。利用学校假期曾数度出发背包旅行,走过云南、四川的一些地方。毕业之后,带着两年间做兼职所得的积蓄,由香港出发,打算循陆路到土耳其,其后因为在巴基斯坦的夜间火车上遇劫,虽然那时候已经抵达伊朗边境,但也只好遗憾地中途折返。在这次旅行中,我接触到朴素纯真的藏族人,见识到喜玛拉雅山脉的宏伟气派,感受到印度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并且,我还建立起与巴基斯坦人最单纯的友谊。

以上所写的都是我个人简略的旅行史,也可以借此向各位读者说明一下。我是怎样由一个不出家门的小伙子,变成一个热爱旅行探索的年轻人的。

在先前的18个月,我跟大部分香港人一样,每天忙碌地工作。早晨的地铁车厢里挤满了庸庸碌碌的人,好不容易才挤到一座位,熬到九龙塘地铁站。回到办公室,闲暇之际在茶水间调制越南咖啡,进出的同事都会好奇地问我到底在搞些什么?看着那慢慢穿透滤器的咖啡,加上雀巢公司的炼奶,以及用汤匙搅拌出来的小漩涡,才猛然发现我也是那些庸庸碌碌的人。那一刻双眼顿时热起来,我讨厌过着这样忙碌而无味的生活。

在2011年5月的某天上午,我骑着自行车漫无目的地离开香港境内,莫名其妙地开始了一个我梦寐以求的旅行。然而,那让我梦幻的亮点竟不在于自行车的鞍座上,而是落在千里之外,一头新疆小黑驴的身上。

这本书里面所记录的每字每句,将会是和Pierre(小黑驴)永远的快乐。

后记

其实,我曾在跟Pierre分别之后的第二天,跟买家再确认了Pierre的近况。自此之后,每次当我翻开手机通讯录,都有关注Pierre的生活状况的冲动,但同时,在每一次按下拨号键之前,也有另一股无形的力量制止了我。其实在我心里,一直还是很惧怕那维吾尔族买家自己口中说过的那些变卖毛驴,赚取差价的人。纵使我在事前做过很多功夫,得到他的个人资料,甚至通过驴市上其他人调查他的品格,但我还是害怕我自己错信于人,还失信于Pierre,因为我曾经答应过Pierre会替他找一个好归宿。

我在想,这份恐惧,害怕面对不幸现实的内心纠结,都源自我本身对Pierre的深厚的感情。我只想Pierre以后都可以好好地活着,得到适当的照顾,绝不希望打破这个美好的憧憬,所以我选择沉默,把头埋在地下,不闻不问,让Pierre永远在我的心里过上我所认为的幸福生活。

在写到《离别在即》那一章的时候,我又回想起很多在驴市上的情形和细节,无可否认,Pierre的新主人,也许在我们汉族人眼中,五官面相长得有点奸诈,但当他讲到驴市有其他人以变卖毛驴为生的时候,我才开始觉得他可信,加上他汉语说得不错,以后可以打电话知道关于Pierre的近况,我才会把Pierre交托于他。于是我在下笔之前,终于鼓起勇气给维吾尔族买家打过一个电话,从他的口中,确认到Pierre现在生活得很好,他还说让我明年来喀什探望Pierre。真的,我想我一定要在大地回春之后,尽量安排一个时间再到喀什探望我的老朋友。

对我来说,新疆实在太大,即使大多维吾尔族人都信仰伊斯兰教、讲同一语言,并拥有同样的文化,但维吾尔族人也会因为分散在辽阔的土地上,而造成不同的差异,绝不能以一种单一的观念和价值去判定他们。我也只是一名过客,不可能在这短时间之内,全然了解新疆的面貌。我只可尽我所能,利用自己低劣的文笔,把我在旅途上所遇到的人和事,以及我当时的心情,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有一点肯定没错,如今很多人对新疆有误解,以为新疆到处是暴乱,维吾尔族人生来都是小偷,这都可能是因为媒体渲染所致,所有人都应该亲自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事物本质,否则脑子只会跟着别人的思路去想事情。当你旅行得越多越远的时候,应该越需要拥有一个开放的心灵,接受新的知识和别的文化,你的个人经验,根本不能成为一件事的全部。

最后,我希望能在此感谢两个人。

首先要感谢新疆库尔勒龙行青年旅社的老板——李涛杰先生,他是一个对新疆人文、地理、历史、民俗、户外、探险和旅行各方面都非常了解的人。也是一名执着于户外徒步和探险的爱好者。因为有他的协助,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自己赶驴车游新疆的想法,如果缺少他的帮助的话,也许这个意念早已胎死腹中,就不会发生这个故事,更不用说集结成书。

我还要感谢我的女朋友——双双。有一点我想向各读者说明,我并不是在整个旅程里,都是孤单一人的一还有我的女朋友,她曾在我旅程途中,飞来新疆,再赶上几趟车来到巴音布鲁克跟我会合,最后和我一起走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到拜城。可惜她因工作的关系,需要返回成都,不能一起到达喀什。我之所以没有将她写出来,是因为我不希望这个故事的重心会落在我和她之间的交流上。但她在旅途中,忍受风吹雨打,没有一句怨言,又帮忙细心照顾Pierre。我最终能完成这次旅行,她也是功不可没的。

除此之外,她更替我用另一视觉去拍摄出我和Pierre的照片(要知道我一个人赶驴车旅行的时候,根本无暇分身拍照)。这书里的照片有一部分就是由她拍摄的,而读者们所看到的精美插图,也全是来自她的手笔。有很多时候,一些本来应该要拍下来的场景,却因为我们在旅行时遇到繁忙的事务而错过拍摄机会。但是靠着我们的记忆,最重要是她的手绘功底,把那些已经错过的场景,重新在画纸上呈现出来,而且她的画风更带出一种别致的美感。没有这些手绘的话,这本书将会缺少很多光彩,所以我要再一次衷心感谢她。

二零一二年春

阿Q

书评(媒体评论)

在浩瀚无边的戈壁荒漠,不求为别人留下轨迹,但求不刻意地重复别人的足迹,像阿凡提般随心所欲地赶着毛驴漫行,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我已有放下工作奔往的冲动。——蓝有林(中国图书商报专业出版执行主编)

阿Q骑驴,用最多时间走最短的路,不知是否骑驴车去取西经? 有人说你妙想天开,不符实际,也有人会义无反顾,默默支持。只要有盼望之心,全宇宙共谋助你愿望成真。看了这本书,你对人生会否多一分盼望,少一分埋怨呢?

——薯伯伯Pazu(风转咖啡馆店主,《风转西藏》作者)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叫做Pierre的维吾尔族小驴,它穿山过水,悠悠然地带着它的香港朋友阿Q,一路从库尔勒跋涉到了喀什。旅行应有的快乐哲学,在这一人一驴的旅途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上,展示得淋漓尽致。

——磨房 http://www.doyouhike.net

迷宫般的城市,让人习惯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线,到同样的目的地。不要让生活被所谓的“习惯”而淹没,换个角度看世界,阿Q骑驴,让人想到了堂吉诃德骑着瘦马去探险,只是少了仆人桑丘。旖旎的塞外风光让人陶醉,抛弃现代的交通工具,换种方式去旅行,一路走来,一路感悟,这才是旅行的真谛。

——@柳絮同学(新浪百万旅游名博美女博主)

一个男人,买了一只毛驴,赶着驴车开始了一趟特别的旅行,其中人与动物间的互助与情感在现代旅行书写中难得一见。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现今,有这样一部朴实动人的作品,让人随着作者和毛驴展开一场缓慢、艰辛,却充满反思的旅行,实在可贵。

——背包客栈(www.bbkz.com)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赶着驴车去喀什(香港阿凡提的新疆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Q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68697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5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4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