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本书由海伦的《我生活的故事》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译而成,完整系统地介绍了她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

内容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生活的故事》是海伦·凯勒的一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目录

我生活的故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附:《Three Days to See》英文原文

试读章节

带着一种恐惧不安的心情,我开始写我生活的故事。我的童年被一层金色薄雾般的面纱笼罩着,同以往一样,现在要让我揭开它,心里还是有一些犹豫。写自传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由于时间的原因,每当我试着将自己头脑中早期的记忆进行归类时,就会发现事实和想像总是胡乱地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所以,描述起孩提时代的经历来难免会加入一些自己想像的成分。在早年的生活中,有一些生动的片段仍鲜明地刻在我的脑海中,而“其他的生活片段则如同狱房中的阴影”也停留在那里。另外,童年时代的许多欢乐与悲伤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辛酸;而早年受教育时的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也随着我所经历的越来越多的新奇与刺激而被逐渐淡忘。所以,为了避免故事的冗长与乏味,我会尽力为大家描绘一些在我看来最有趣、最重要的片断。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小镇——塔斯甘比亚。

我的父系祖先是卡斯帕·凯勒,一位瑞士人,后来移民并定居在了美国的马里兰州。在我的祖辈中,有一位是苏黎士的首位聋哑教师,他曾写了一本关于聋哑人教育的书。巧合的是,现在他又有了我这样一个聋哑的后人。所以,谁敢断定国王的祖先中不会有当过别人的奴隶;而奴隶的祖先中不会有当过国王的呢?

我的祖父——卡斯帕·凯勒的儿子,来到亚拉巴马州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后,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据说,他每年都要骑着马从塔斯甘比亚赶到费城去购买一些农场所需要的物品。姑妈珍藏着许多祖父写给家人的信件,里面生动地记述了他的诸次旅程。

我的祖母凯勒是拉斐特的助手亚历山大·莫尔的一个女儿,也是早期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亚历山大·斯波茨伍德的孙女。她还是罗伯特·E.李的第二个表妹。

我的父亲亚瑟·H.凯勒是联合盟军的一名上尉。我的母亲凯特·亚当斯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小很多岁。母亲的祖父一本杰明·亚当斯同苏珊娜·E.古德休结婚,并在马萨诸塞州的纽贝里居住了许多年。他们的儿子查理·亚当斯就出生在马萨诸塞的纽贝里港,后来移居到了阿肯色州的赫勒纳。内战爆发后,他为南方而战,并成为一名旅长。后来,他同与爱德华·艾弗里特和爱德华·艾弗里特·黑尔博士同属一家的露西·海伦·艾弗里特结了婚。内战结束后,他们全家搬到了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在我发病失去视觉与听觉之前,我和家人一直住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里面只有一间大方厅和一间供仆人睡觉的小屋。在南方,人们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在自己的老宅旁再建一间小屋,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内战结束后,父亲也建了一间这样的小屋,他在同我母亲结婚后便住进了这间小屋。小屋被葡萄藤、爬藤蔷薇和忍冬青盖了个严严实实。从花园里看过去,小屋就像一座凉亭。就连小小的门廊也被掩藏在了黄蔷薇和南方天门冬结成的帷幕里,成了蜂鸟和蜜蜂们最爱出没的地方。

凯勒家族以前居住的老屋就位于离蔷薇凉亭几步远的地方。人们都称它为“绿色家园”,因为这座房屋和周围的树木以及篱笆都爬满了美丽的常春藤。这个古式风格的花园就是我童年时代的天堂。P2-3

序言

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也许你一时不知如何做答。但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会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告诉你她的答案。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小镇上。她是如此不幸,不到两岁时。就被一场大病夺走了视力、听力与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开始了常人难以想像的黑暗生活。然而,她又是如此幸运,在她7岁的时候,莎莉文老师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将她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帮助她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海伦·凯勒不仅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掌握了英、法、德、拉丁文和希腊文等五种文字。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有一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世人眼中。海伦·凯勒就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强者!

海伦·凯勒一生中共创作了十四部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由她的处女作《我的生活》和她发表于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集结而成。其中《我的生活》被视为海伦·凯勒生命之初21年生活真实而自然的再现,被称为震惊世界的生命之歌。在书中。她用热情的态度劝诫世人应珍惜享有的一切:她希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看亲人的面孔、自然界的美,以及她所珍惜的一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她对生活的热爱。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说:“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

海伦·凯勒的一生是无光、无声、无语的,但她聚积起生命的全部力量为残疾人福利事业奔走,竭尽所能地在各方面给残疾者提供帮助。海伦·凯勒用爱心拥抱世界。在黑暗中拥抱光明。即使是百年后的今天,她那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自我超脱的精神、对美的执著顽强的追求,也仍然是引导人类迈向未来的主导精神。

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长河中的短暂一瞬。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来说。却是可想而不可得的。然而,她用自己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向世人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最可贵的是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坎坷中不断前进,在逆境中获得新生。

译者

书评(媒体评论)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会忘记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本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罗斯福夫人

1902年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人生故事》。——美国作家 海尔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伦·凯勒
译者 孙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7066954
开本 其他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K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03
15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