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沿河而居
内容
编辑推荐

达里雅博依,一个令人向往的名字,引领我沿河而下。克里雅河水汩汩流淌,泛着金色的波,衬着嫣红的底色向沙海深处流去。十六岁的阿依夏木明天要出嫁……名叫勇士的骆驼已成为我生死的伴侣,它的每一步冒险都出于本能,它迟疑地站在夕阳里,等候我是否有勇气朝沙漠更深处走去。是沙漠教会我们放弃——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本书作者记录了雅博依人的真实生活。

内容推荐

激荡的河水流淌着古老的民谣;简陋的木屋孕育出温馨的亲情;孤独的牧羊人身影像一株活化的胡杨在沙海浮动;那是一条追逐憧憬的人流,于是,我毫不犹豫走人他们之中。

我看到少女清纯的面庞;岁月留在老人额头上的皱纹;青春逝去的妇女眼角的泪痕,以及沙海中赤裸奔逐的孩童;那是生命的洗礼,是生活的磨砺,是生灵的记忆。由之,我领悟到了生命本初的涵义。

我沿着克里雅河走进达里雅博依,行经胡杨林中每一户牧羊人家,都受到主人的热情相待,那份真诚的礼客之情让人感受到达里雅博依的温暖——清贫中燃烧的心,让我想到了火山。

达里雅博依人承续下来的东西并不陌生,甚至可以在他们身上寻找到文字中省略的东西。人们无须了解达里雅博依历史,但历史就在他们身后的影子中,他们站在历史延伸出的端线上,走出即将变成历史的昨天。

我不能面对真实的生活和一张张真诚的面孔,写出连自己都不敢承诺的文字。

目录

克里雅

二十八棵胡杨

阿羌

昆仑玉

普鲁

巴拉曼

古城

艾赞

推盖

达里雅博依

胡杨木屋

琼麻扎

沙枣树开花的地方

波斯坦

帕塔木汗

沙尘暴

婚礼

居宛托依

赤狐:沙漠中的幽灵

一棵胡杨生长的地方

孤独的牧羊人

淘井

买买提-图迪

喀拉墩

河殇

后记

试读章节

             克里雅

高山仰止,山是昆仑山。

自于田县城沿昆仑山北坡经阿羌来到海拔三千二百米的艾曲库隆,断壑如削,山路断绝。

登上秋日的昆仑山,头顶是一片宁静的蓝天,白皑皑的雪山伸手可触,挂在雪山上的冰川像是未曾梳理的银丝,垂落千山万壑,我突然萌生一种念头,克里雅河也许不是融雪汇成的河流,而是昆仑冰丝编结成的一条素练……

克里雅河的发源地是昆仑山脉的乌斯腾格山。在满目银装素裹的群山中,乌斯腾格山显出透明的浅蓝色,像是雪白的王冠上镶嵌的蓝宝石。这座海拔六千米的山没有人攀登过,也没有留下神话和传说,人们只知道,承天接地的乌斯腾格山每年都要脱去一袭薄如蝉翼的素纱,裸露出诱人的纯净,那时,春天来了。

春水流入了吾拉音库勒湖,这座海拔五千四百米的高山湖泊是于田县城的维吾尔族人吾拉音发现的。

一九二九年春汛前,吾拉音率人沿山间河谷穷极河源,中途深谷地带,他不得不丢弃马和驴,靠人力肩扛背驮行进,到达高山湖泊时,只剩下几个随从和一袋苹果。冰山下的湖泊停聚在由南向北倾斜的山间盆地中,十条雪融溪水潺滠人湖,他们在湖的东北角找到了纵坡平缓的出水口,湖水清澈冷冽,可以看到湖中的花岗岩石清晰的纹理,吾拉音朝湖口投下了苹果……半个月后,精疲力竭的吾拉音回到了于田县城,当人们将一盆从山上漂流下的苹果递给他时,吾拉音确信那座高山湖泊就是克里雅河的源头。吾拉音死后葬在了昆仑山,他发现的高山湖泊被人称做吾拉音库勒。

于田县境内的昆仑山中有十一条河流,克里雅河并不是一条孤独的河。

P1-2

序言

在古突厥语词汇中,“塔克拉玛干”一词有“进去出不来”的含义,而流行于南疆民间的说法是“过去的家园”。在我多次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心地带考察后,对流传于民间“过去的家园”的诠释确信不疑,因为我看到了无数湮埋在沙海中的故园,空旷的瀚漠里,给人留下的是对往事无限的缅想。

被人誉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是我少年时向往的地方,《穆天子传》一书对昆仑山中绮丽的景色和轶闻的描述,常令我心仪不止。于是,我带着夙愿登上了昆仑山。尽管,山中没有传说中的琼楼玉阁,但在山间寒澈的湖水之滨至今保留着古人类生存的遗迹,让人总算找到了传说的源头。

我听到了克里雅河急湍中传出的玉石玲玲之声,看到高山草甸崖壁上镌刻的岩画,以及让人翘心向往的雪峰。但我也注视到,冰川在萎缩,寒漠化在加剧,美好的东西正在逐渐减少;透过翔埃我看到了昆仑山的悲壮,那是一幅凄美的画面。

暮霭中,山里人高挑着马灯送我下山,那盏灯不足以照亮曲折幽暗的山路,却温暖人心。

但是,大自然并没有将人世间的美好带走,它让我看到这样的人群:一颗颗化石般的心灵,像无瑕的昆仑玉在山间、在山前绿洲、在戈壁荒漠坦露着与生俱来的光泽。

激荡的河水流淌着古老的民谣;简陋的木屋孕育出温馨的亲情;孤独的牧羊人身影像一株活化的胡杨在沙海浮动;那是一条追逐憧憬的人流,于是,我毫不犹豫走人他们之中。

我看到少女清纯的面庞;岁月留在老人额头上的皱纹;青春逝去的妇女眼角的泪痕,以及沙海中赤裸奔逐的孩童;那是生命的洗礼,是生活的磨砺,是生灵的记忆。由之,我领悟到了生命本初的涵义。

我沿着克里雅河走进达里雅博依,行经胡杨林中每一户牧羊人家,都受到主人的热情相待,那份真诚的礼客之情让人感受到达里雅博依的温暖——清贫中燃烧的心,让我想到了火山。

达里雅博依人承续下来的东西并不陌生,甚至可以在他们身上寻找到文字中省略的东西。人们无须了解达里雅博依历史,但历史就在他们身后的影子中,他们站在历史延伸出的端线上,走出即将变成历史的昨天。

我不能面对真实的生活和一张张真诚的面孔,写出连自己都不敢承诺的文字。

我目之所及处是达里雅博依人的真实生活,我只能直拍面前的真实事物,而不是追求摄影艺术效果,因为表达生活真实性比摄影艺术创作更为重要。何况在行程中也不允许我这样做,我没有时间等待拍出非生活常态的场景。瞬间闪过的美丽不在照片里,但却印在我心里,并在我的眼前一遍遍地回放。

深涉沙海风险随时存在,驼队就像一只舢板在沙海中漂移,如果没有激情和足够的勇气,很难承受艰苦的沙漠之旅。对我来说,能够很快适应沙漠中生存,在很多方面得益于达里雅博依人言传身教。但是,沙漠中的行程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漠风如泣的夜晚,本能的恐惧伴随着一个个难眠之夜。

沙漠中最后的几天里,人已经失去了饥饿和疲劳的感觉,也忘记了归途,悉心回想,那时身心已经到了极限,置身境域是最可怕的。我要感谢驼工推盖和三峰骆驼,将我带出迷茫的瀚海。

                     2005.11.11

后记

头顶一弯新月走进南疆于田,月华初凝,我登上昆仑山。昆仑山的夜晚竟是一片银白,如果没有朋友何军的支持和帮助,怎得来到昆仑山一睹月华的清辉?

沿克里雅河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心地带,如果没有达里雅博依人沿途接待和驼工推盖一路照应,全程考察克里雅河是绝不可能的。回想起艰苦异常的行程,心绪倏然有所触动,深深感知朋友在心中的分量。

在沿克里雅河考察的行程中,得到朋友李建军、朱才斌、王宗礼、朱华大姐给予的帮助,在此致以由衷地感谢。

                   2005年初冬于北京骆驼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沿河而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尚昌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32769
开本 16开
页数 1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1.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8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