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包括意识流、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所选译的作品以一般公认的能够反映各个流派特色的作品为主,侧重艺术特征。全书各辑附有流派述评,各家附有作者小传,便于读者了解、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主要选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意识流、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等的代表作品,以流派为经,时代为纬,反映各个流派的作品特色,侧重艺术特征。为读者了解、参考,全书附有流派述评,各家附有作者小传。为读者更好的理解外国现代派作品提供帮助。

目录

意识流/001

[法国]普鲁斯特

小玛德兰点心 桂裕芳译/004

斯万的爱情 桂裕芳译/007

[英国]沃尔夫

墙上的斑点 文美惠译/038

达罗卫夫人 郭旭译/044

[英国]乔伊斯

尤利西斯(第二章) 金隄译/062

[美国]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第二章) 李文俊译/076

[日本]横光利一

机械 丁民 丹东译/144

未来主义/155

[意大利]马利涅蒂

他们来了 吕同六译/157

[意大利]基蒂

黄与黑 肖天佑译/160

[意大利]帕拉采斯基

我是谁? 吕同六译/168

[意大利]杰尔比诺

争斗着的自然界 晓玫译/170

(法国]阿波里奈

诗六首 闻家驷译/172

[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诗三首 翟厚隆译/179

超现实主义/183

[法国]布勒东

永远作为第一次…… 金志平译/185

警觉 张冠尧译/187

[法国]艾吕雅

和平咏 罗大冈译/188

诗七首 张冠尧译/190

[法国]阿拉贡

诗五首 叶汝琏译/196

[法国]查拉

正面或反面 樊元洪译/202

[英国]托马斯

诗五首 巫宁坤译/208

[希腊]埃利蒂斯

英雄的挽歌(选译) 李野光译/213

诗二首 袁可嘉译/218

[巴西]安德拉德

花,电话,姑娘 朱景冬译/22l

存在主义/226

[法国]加缪

局外人孟安译/228

沉默的人 郑克鲁译/272  

[法国]萨特

一个厂主的早年生活 郑克鲁译/279

死无葬身之地 郑克鲁 金志平译/3 19

[日本]椎名麟三

深夜的酒宴丹东译/360

[日本]安部公房

墙壁 孙履恒译/381

[印度]沃尔马

候鸟 倪培耕译/433

[印度]拉盖什

又一次生活 倪培耕译/454

试读章节

小玛德兰点心

[法国]普鲁斯特著

桂裕芳译

马赛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法国现代重要小说家,意识流小说的鼻祖之一,他在法国和西欧近代资产阶级文学中占有很高地位。

普鲁斯特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曾任第三共和国的卫生总监,母亲是犹太血统,同巴黎富有的犹太裔资产者过往密切。一八九二年他同别人合办文艺杂志《宴会》,发表短篇故事和随笔,后来集成《欢乐与时日》(1896),内容多半是儿童时代的回忆。一八九五年他获得文学士学位,在图书馆任职,因旧病复发,只得休养。在此期间,他涉足上流社会,与艺术家频繁交往,并写作自传体小说。从一九○九年开始,构思写作《忆华年》。一九一三年发表小说第一卷,第二卷(1918)获一九一九年度的龚古尔文学奖金。小说的第五、六、七卷直至他死后于一九二八年才出齐。

这部长篇小说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法国上层社会的历史变迁,并通过主人公的爱情生活表现资产阶级青年忧郁、苦闷、空虚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流露了作者对一部分资产阶级的衰败没落的惋惜心情。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进行了革新的尝试。普鲁斯特深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他把这些理论直接运用到小说创作中。首先,这部长篇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的细微感情,包括变态心理,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采用回忆:小说从主人公躺在床上回忆自己的生平写起,他的思潮像流水一般涌来,反复不断,整部小说就由这些回忆组成,长达四千余页,约三百万字。在细节上,作者同样反复运用回忆手法,描绘人物对具体事物的多种感觉。这种手法用于表现忧郁型的失意人物尤其合适,能恰如其分地绘出这类人物的性格。但这部小说读来不免有冗长拖沓之感。

《小玛德兰点心》是小说中有名的片断。作者通过喝茶时点心在颚部造成的感觉同人物的记忆联结起来,这个感觉打开了人物的某些印象和情感的封闭领域,人物童年时在孔布雷的生活便陡然显现出来。回忆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它把人物的思想活动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斯万的爱情》也选自小说的第一卷。作者对斯万的恋爱心理同样采用综合回忆、细分密缕地写出思索过程的手法,这种心理刻画把人物的思维活动写得颇为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这个片断还描写了凡尔迪兰这个上层人物家庭的生活场景,作者用揶揄的口吻去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物,写来绘声绘影,特别是对话,采用了夹带作者议论的写法,这一手法有助于深入表现人物的思想面貌,是意识流小说常用的技巧。

(郑克鲁)

多少年来,除了我临睡前的那些戏剧性场景以外,孔布雷①对我已经不存在了,但有一天,那是在冬季,我回家的时候,母亲见我冷,建议我破例喝一点茶。我拒绝了,随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又改变了主意。母亲让人端上一块叫做小玛德兰的、圆鼓鼓的小点心,那模样,仿佛是在带凹槽的圣雅克贝壳②里焙制出来的。我对着那阴郁的白天和即将来临的烦恼的明天正愁眉不展,立刻机械地舀了一勺茶,里面有泡着的点心,一起送到唇边。当这口带着点心屑的茶一碰到我的上颚,我便猛然一惊,感觉到在我身上发生了奇妙的事情。一种美妙的快感侵袭了我,使我超脱了周围的一切,而我却不知道快感由何而来。它立即使我对人世的沧桑感到淡漠,对人生的挫折泰然处之,将生命的短暂看作过眼云烟,如同爱情,它使我充满一种宝贵的本质;或者说,这种本质不是在我身上,它就是我。我不再感到自己庸庸碌碌,可有可无,生命有限。这种强烈的欢乐是从哪里来的?我感到它和茶及点心的味道有关,然而它却远远超过了味觉,而具有迥然不同的性质。这欢乐从何而来?它意味着什么?到哪里抓住它?我喝了第二口,感觉和头一次相似,喝了第三口,感觉较轻于前次。我该停下来,饮料的效力似乎在减退。很明显,我所寻求的真理不是在饮料中,而是在我身上。饮料唤醒了我身上的真理,但它并不认识真理,它只能无限地、逐渐由强转弱地重复这一见证,我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个见证,但我至少希望能再次得到它,完全占有它,然后探求出最后的说明。我放下茶杯,求助于我的智能。应该由它来找出真理。但怎样找呢?每当智能对自身茫然不解时,便产生了严重的困惑;这时,作为探索者的智能处在一片漆黑之中,而它必须去寻找,但它已知的一切将对它毫无用处。寻找?不只是寻找,而是创造。智能面对着的是某些远未成形的东西,只有智能能够意识到它们,然后发掘出来。

于是,我又开始思索这种陌生的状态是怎么一回事,它并没有证实任何逻辑推理,只是带来了幸福感,真实感,而在这种现实面前,其他的现实统统销声匿迹。我试图使这种状态再度出现。我的思想回到我喝第一勺茶的一刹那。我又体验到同样的状态,但未得到新的启示。我要求我的智能再作努力,再一次捕捉逃遁的感觉。为了使这种捕捉的激情不受干扰,我排除一切障碍,一切杂念,我掩耳不听隔壁房间里的声音,全神贯注。但我绞尽脑汁而一无所获,于是我便与刚才的办法相反,强迫我的智能松弛片刻,让它想些别的事,然后集中全力作最后的尝试。我再一次为它扫清道路,让它再一次面对滞留在我嘴边的第一口茶的余味,我感到自己身上有个东西在震颤,在移动,在往上升,仿佛它在万丈深处被拔上来;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它慢慢地上升;我体验到阻力,我听见它在穿越途中引起的嘈杂声。  无疑,在我的心灵深处跳动的,一定是形象,是视觉回忆,它和茶的味道连在一起,并试图和味觉同时来到我的意识中。它在挣扎,然而太远,非常模糊,我隐约感到那难以捉摸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五颜六色,正发出晦黯的反光;但是我看不清形状,我无法请求这惟一可能的译员给我翻译味觉——它的孪生姊妹,寸步不离的伙伴——发出的信息,无法请求它告诉我这牵涉到哪个特殊场合,牵涉到过去的哪个时期。

相似的瞬间唤醒了深埋在我心灵深处的遥远的往日的瞬间,召唤它,摇晃它,激励它;这个回忆,这个往日的瞬间,能不能上升到我清醒的意识上来呢?‘我不知道。现在我什么也感觉不到,它停住了,也许又落下去了;谁知道它会不会再从黑暗里升起呢?我重复向它俯身了十次。但是,怯弱使人们在一切艰难任务,一切重大努力面前畏缩不前,怯弱每次都劝我放弃这种追求,劝我只管喝我的茶,只去想我今日的烦恼和毫不费劲地反复思索明日的欲望。

可是,突然间,回忆出现了。这个味道正是那一小块玛德兰点心的味道,在孔布雷,每个礼拜天早上(礼拜天,在做弥撒的钟点以前,我是不出门的),我到莱奥妮姑姑的睡房里向她问好的时候,她总把一小块玛德兰点心在茶或药茶里浸一下给我吃。小玛德兰点心,在我没尝到它以前,并没有勾起我任何回忆;也许是因为我后来经常在糕点铺的货架上看到它,却再没有尝过,它的形象便和孔布雷的那些日子分离,而与另一些更近的时光联系起来;也许是因为在如此长久地被记忆力遗忘的往事中,什么也没有残存下来,一切都解体了;形状——包括糕点铺卖的那种外壳纹路严肃而富有虔诚的宗教意味,但内容却富于肉感的小蛤蚌——消失了,或者处于冬眠状态,丧失了使自己进入意识境界的扩张力量。然而,当人亡物丧,昔日的一切荡然无存的时候,只有气味和滋味长久存在,它们比较脆弱,但却更强韧,更无形,更持久,更忠实,好比是灵魂,它们等待人们去回忆,去期待,去盼望,当其他一切都化为废墟时,它们那几乎是无形的小点滴却傲然负载着宏伟的回忆大厦。P4-6

序言

一、本书主要选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流派为经,时代为纬,分编为四卷十一个专辑。A卷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B卷包括意识流、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c卷包括荒诞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D卷包括虽不属于某个特殊的现代派,但有过较大影响,属于广义现代派的作品。

二、选目以一般公认的能够反映各个流派特色的作品为主,侧重艺术特征。为便于读者了解、参考,全书撰有前言,各辑附有流派述评,各家附有作者小传。

三、本书所选作者的国籍前后或有变化,在标明时一般以原籍为准。

四、本书中凡属作者或原编者的注释,均分别标明;未加说明者均系译者或本书编者所加。

五、本书选编工作主要由袁可嘉负责。在编选和翻译过程中曾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领导和许多同志的支持以及其他单位不少同志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六、本书在选题、前言、译文和注释各方面不恰当、不正确的地方,请读者提出意见,以便改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可嘉//董衡巽//郑克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08424
开本 16开
页数 4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50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1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7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