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杜滋龄(大家之路)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80年代以来逐渐活跃在中国画坛。他笔下美丽的塔吉克女郎和迎着朔漠风雪前进的青年牧民的形象,很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其深厚传统绘画功底,注重深入民间生活,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以清新、朴厚、洒脱之风格享有很高声誉。本书就对这位杜滋龄从自述到画家心语,画家访谈,艺术论文,专家评论,艺术年表一一进行叙述,让读者感受大家的成长历程。

内容推荐

观赏品味杜滋龄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以十分诚实的品格和平静、质朴的心态,去感受山川、人生的美丽,去感受生命的奋进及跃动,并醉心痴迷地捕捉它们的形与神,诉诸于自己的笔墨中。他的画如同他的人一样质朴深沉,有时质朴如同阳光、空气、土地。他从不粉饰生活,更不矫揉造作地表现,只是深情地把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心再造出来。在当代中国画领域,杜滋龄是一位风格独特、成绩斐然的画家。他的写意人物画深得中国传统美学“以形写神”的要义,其作品兼具南北技法之长,又能熔铸成一家笔法,在结合写生的基础上,形成了浑厚华滋、畅快洒脱的风格。

目录

自述

画家心语

画家访谈

艺术沦文

我爱画西北风情画

研习中国写意人物画点滴

黄胄的贡献——为黄胄逝世五周年纪念而作

水墨人物画技法学习浅谈

海派的遗憾

再度辉煌

不要和大师擦肩而过——从山水画临摹想起的

与黄宾虹先生对话

吾用吾家法

读程邃《幽居图》

编辑数日稿有感

从“写生”所想到的

我和今晚报的不解之缘

保罗·荷加斯的速写随感

专家评论

我的恩师杜滋龄杨雷鸣

笔墨写真心——杜滋龄绘画作品观后 李毅峰

业精于勤笔墨造化——读杜滋龄水墨人物画有感松明

艺术年表

试读章节

人们在幼年时,都会在纸上涂鸦,先是画圈圈和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事物能够临摹时,也就逐渐进入审美和绘画的初步状态。是否能够深入刻画下去,这要看坚持的努力程度。我没有越过上面谈到的规律,只不过,我逐步地从喜欢渐渐成为自己的专业,一生中的梦想变为现实。回忆学习绘画的艰苦过程,所走过的路是崎岖不平的。虽然还能够看清路,但路是遥远漫长的,我还是要一步步向前走。

从少年时期走到今日,40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恩师的指导和帮助,也算是幸运之徒。我在小学就渎时,因为美术和音乐都是喜爱科目,两位教帅也都有意引导我从事某一方面的学习,我最终选择了美术,参加了美术业余学习班。孙庆和老师是位有远见和具有艺术修养的老教师,他非常地爱护我,对待写生课,他总是耐心地对我讲授物体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并且把他的进口素描纸和日本制造的水彩画箱给我使用。我哪里见过这类绘画工具,当然视为珍宝。后来,当我知道老师体弱多病时,我把水彩画箱还给了老师,他坚持不要,但我认为,这是老师的心爱之物,还可以拿出来典当些钱治病和换些生活费用。孙庆和先生是我第一位启蒙老师,是他领我起步,并对我认识绘画和初步地实践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二位把我领进艺术门坎的老艺术家、老前辈,曾参加过广州起义的延安鲁迅艺术研究院教师——马达先生。在我16岁时,是马达先生首次肯定我学习中国画的热情,并对我的国画小品《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对一位少年伸出了热情之手,主动给我来信,约我到他家去谈谈,信中热情的言语,使我不知所措,他还细心地注明去他家坐几路公共汽车。他见到我的作品以后,认为我应继续深入基本功的学习,并介绍我去找美协的秘书长,安排我在美协的画室,深入练习石膏像和人物肖像。我在画室里,初次见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侯一民、靳尚谊、詹建俊、林岗等几位先生的素描精品之作,开始天天练习这些素描作品,并对石膏像的体积、形体和光影调子进行深入刻画,也就初步地有了绘画的基础。同时,马达先生又让我到农村和工厂去练习写生,从中我认识到素描、速写的重要性……是马达先生的偏爱,把我领进了艺术宫殿的大门……

第三位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恩师和我的领导——郭钧先生。郭钧是当时天津美术出版社的社长兼党委书记。他是延安鲁迅艺术研究院的学生,1938年投身革命,他身患残疾,是一位坚持党性和具有人格魅力的革命家和美术家。

我从青年时就在他身边工作,得他的教诲和帮助,使我逐渐成长,并进入了美术界。至今回忆起这位老同志,尤如父亲。是他坚持要我每年下去深入生活,为我安排创作任务,在政治和业务素养上培养我。他不为私利,常常要求青年人要坚持下去深入生活,思想上多接触人民群众,要耐得住艰苦。记得有一件事,使我至今难忘。1963年,他组织我社部分编辑创作连环画。出版后,再与原作者一起去参加全国连环画的评奖。评奖结果,我的连环画《李双双》得了全国连环画三等奖。另有三位同事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奖励过程中,决定奖金和稿酬不发放给我,留在社内。原因是我还小,没有家庭,也不需要那么多钱。今天看来他是多么爱护我。随后,他又鼓励我深入到农村生活,要我继续完成连环画《朝阳沟》的创作。他是非常重视人才,但又不希望青年画家追求物质享受的具有远见的领导。……P1-3

序言

自幼磨墨礼纸,仰慕书画。至今,从艺五十载,得五师教诲。少年时,孙庆和先生启蒙伊始,承蒙马达先生携领步人艺术大门之栏。素描、速写为吾崇尚。后经恩师郭钧先生提携引路,对美术创作领悟点滴。19岁父拜叶浅予先牛为师。38岁时,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得导师李震坚教授传授。忆艺道之上,得五位先生的偏爱,也算是幸运之徒。

吾记取诸多先生的论艺之语,始终以自然为师,对民族岂术一往情深。世间万物,惟艺为重。尊受尊规,夏练三伏,冬训三九。“笔笔墨墨,墨墨笔笔,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只吟其经。画成一刻,心花怒放,不到数刻,又成废篇,亦成憾事。反复之中,略有进步。

“六十始悟造化魂”,艺道之艰,净心相对,似潺潺流水,点点滴滴,流人心间。惟望与同道同进,完成事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杜滋龄(大家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杜滋龄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021672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22.7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8
17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4: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