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医,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正在受越来越多的世人关注。本书是继《思考中医》热销10万之后,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的又一力作。本书由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之子吕嘉戈编著,旨在披露中医近现代以来遭遇的制度陷阱和现今仍面临的资本阴谋,使我们得以窥见中医执业者在近百年历史中几次人数锐减、中医学术长期尴尬冷落的真正原因。

内容推荐

对中医的否定性态度,往往并不是经过精密的价值批判而得出否定结论,而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首先把传统划入“旧文化”的行列,然后再做出一系列为否定而否定的论证。余云岫所倡导的“医学革命”,实际上与20世纪那林林总总的“文学革命”、“社会革命”、“文化革命”……是一脉相承的。

在阴谋的水面,我们不知道那水下的狰狞,这是文化智能退化的表现。所以在竞争面临我们的时候,我们往往麻木不仁。

那么,就从这里开始,看看一个资本的阴谋吧……

新中国开国之初,在本可以跳出资本阴谋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认识却滞后了。由此我们应该检讨的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智能受到了如此深重的蒙蔽?事实上,更多的时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敌人在蒙蔽我们。我们的敌人,恰恰来自我们的内心——那个被遥远的资本阴谋蒙蔽了的内心。

目录

导读:从资本阴谋到制度陷阱

第一辑 洛克菲勒的资本阴谋及其药品帝国真相

洛克菲勒药品帝国的真相:《药品史话》节录

第二辑 余云岫现象

余云岫关于处理旧医的提案

余云岫观点的真伪辩

近代杰出的医学家余云岫医师(1879~1954)

中医科学必须彻底告别“余云岫现象”

第三辑 建国后的中医政策与波澜(上)

中医问题资料(第一辑)

第四辑 建国后的中医政策与波澜(下)

检查我在卫生工作中的错误思想

《健康报》批判王斌在中医问题上的错误思想

批判贺诚同志在对待中医的政策上的错误

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光辉历程(1949~1994)

第五辑 中国中医药业现状一瞥

我国中医从业人员建国55年零增长令人忧

面对药价虚高,还要发多少“空弹”

中医院校西医课程教改取得成果

2004年5万余无证行医户被取缔

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健全和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不容忽视

百余居民为“游医”求情说明什么?

第六辑 呼吁与反思

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期并存的问题

不能用中西医结合来取代中医

谈谈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

加强中医药学的继承、整理与研究工作

致彭真、谭震林、崔月犁等同志的信

中医亟待抢救

挽救中医,刻不容缓

致温家宝总理信

关于中药在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的遐想

从毛泽东的“针灸外交”谈当今“中医药国际化”

试读章节

殖民化

洛克菲勒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以至于在1927年发起了国际教育基金会作为小洛克菲勒自己的个人慈善事业,还捐赠了21,000,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准备毫不吝惜地给予外国的大学和政客们,当然要附带各种条件。这个基金会承担着输出洛克菲勒作为全人类恩主的“新”形象及其商业活动的任务。没有人告诉过那些受益人,看起来好像是洛克菲勒把钱从窗户里扔出去了,然而每一分都将会带着丰厚的利润从前门跑回来。

洛克菲勒过去一直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兴趣,由于美孚石油公司几乎是“中国油灯”用油的唯一供应者,因此他把钱用来设立中国医药基金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扮演着“伟大的白人教父”的角色,来向他卑微的孩子们传播知识。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达45,000,000美元用来“西化”(实际是摧垮)中医。

医学院校被告知,如果它们想从洛克菲勒慷慨的赠与中得到好处,它们必须使五万万中国人民信服地把他们经过多少个世纪检验的赤脚医生安全、有效却又廉价的草药扔到垃圾箱里,让中国人民赞成使用美国制造的昂贵的有致癌、致畸作用的“神”药,当这些药致命的副作用再也掩盖不住的时候,则需要不断地用新药来替代;如果他们不能通过大规模的动物实验来“验证,,他们古老的针灸的有效性,这就不能认为有任何“科学价值”。西医对几千年来证实的针灸对人类的有效性毫不关心。

但是共产党在中国执政以后,既然跟中国进行贸易已不可能,洛克菲勒一家也就对中国人民的健康突然失去了兴趣,并逐渐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日本、印度和拉丁美洲。

P27-28

序言

从资本阴谋到制度陷阱

中医是中华民族健康祛病之本,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然而今天,这个脊梁已病入膏肓,危机重重。

大多中国人都不会相信中医会在中国人手中被消灭,也不会理解这些中国人为什么要消灭中医。有人会说,中医现今还是有发展的,国家是重视的。旦这些人现在所讲的中医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而是已经西化了的或是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了。

对中医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在1927年策刘的旨在消灭中医,进而以美国的西医实现垄断中国医药行业的一个资本阴某,即打着“现代化”的旗号,行消灭中医之实。这个阴谋在今天可以说就要卖现了。如果让洛氏消灭中医这个阴谋在中国实现,中国文化将失去最后的阵地,被美国人誉为“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将不复存在。欲摆脱中医的这种危局,认清中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和紧迫的,是对中医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的反思。

让我们回溯历史……

一、洛克菲勒“以华制华”的谋略和它的历史完成

中国文化以其无比深厚的内涵,令西方殖民主义者无所适从。1840年之后,西方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进而一步一步,将中国从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掠夺成一个赤贫的国家。中国人被他们在军事上征服了,但是想征服中国文化谈何容易。而不征服中国文化,就无法征服中国人的心。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个从长计议的策略: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在中国建立大学,并大量吸收中国留学生,目的是培养自己的代言人。这实际上是学中国人提出的“以夷治夷”策略,也可以称其为“以华治华”。这个策略实施的结果如何呢?事实证明,它是相当成功的。20世纪,否定中医及中国文化最极端而决绝的往往正是中国人自己,这就是一种铁证。

在新文化运动经过了近百年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到了行将灭亡的边缘,其脊梁——中医学,马上就要被消灭了。这里面充满着历史的吊诡:从来未见过一个民族这样起劲地消灭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起劲地消灭本民族医学。这是一个悲剧。要阻止这种悲剧的继续发生,就要了解西方是如何运用“以夷治夷”或是“以华治华”手段,来对付和消灭中国文化的。

垄断是许多西方财团的资本目的。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在上世纪20年代已经垄断了中国的煤油和电力市场,其强大的药品帝国对中国的医药市场同样企图实现其垄断,可是中医的存在妨碍了它垄断之梦的实现。于是一个资本阴谋出现了,他们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说服中国人厌弃中医,而相信西医。用中国人来消灭中医的“以华治华”的谋略在此被应用得天衣无缝,以至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医已经走到了行将灭亡的境地时,医学界还在争论中医是否科学和现代化的问题。在现今,人们看不到洛克菲勒财团所作所为,因为它的存在已经不是一般财团的规模了,而是运行到了近乎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的状态,不用脑子思考是看不到它的存在的。

清末民初,由于清政府一直采取以洋压汉的政策,尤其是慈禧与光绪相隔一天死亡的事实,太医院被废置,中医就此不被重视。此时,大量的官派留学生归来,其中学习西医的学生基本上是一致反对中医的。然而,从历史上看,早在“甲午战争前中西医之争就已开始,当时只限于学术之上,加之早期的西医几乎全是外国传教士,也不便公开与中医为敌。……废止中医之争始于清末,但仅出于民间,到1916年余云岫出版《灵素商兑》大肆否定中医并非偶然。然始创由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废止中医,还是在1928年原协和医学院院长及中华医学会会长刘瑞恒当上南京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之后。他采取行政手段,照余云岫等人主张,废止中医。而余云岫于1934年主编《中华医学》杂志5年之久,大块的反中医的文章曾在该杂志上发表。……1928年底,刘瑞恒于中华医学会会长任满,转而充当南京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其背景即在美国人的支持”。“废止中医案”之所以能在当时的卫生部通过,主要是与会的人均是留学归来的学习西医者,如主持人刘瑞恒系留美学习西医者,余云岫系留日学习西医者,余下的均是留学美英学习西医者。自1929年2月,南京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由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主持,与会17人中没有一位中医。这次会上通过了“废止中医案”。当中西医之争由民间讨论走到了以行政手段进行废止中医的境地时,中医存亡之事就成为了一件有关中华民族文化存亡的政治大事。

1950年新中国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也是副部长兼党组书记的贺诚及副部长王斌,将南京政府时期废止中医案的主要人物余云岫邀请来参加会议,并支持他废止中医的观点。贺诚讲到:“过去余云岫先生曾批判过中医学术,有许多是对的,即使在批评尺度方面,对中医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有不能使中医满意的地方,但基本精神还是好的,中医也正是有了他的批判而引起了警惕和注意,也曾获得一些改进。……个别中医认为余先生来参加全卫会议和中医小组就难以同意,须得重新考虑,我以为为显得中医代表的进步,体会毛主席中西医大团结的精神以及我们伟大民族的伟大胸怀和气魄,应当欢迎余先生来参加中医小组,并要他作更多的批评与改革中医学术的意见,这对于中医来说是有好处的。”

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实际上成了一次以围剿中医、并形成一整套行政措施消灭中医为主题的会议。这个消灭中医的政策在执行了三年之后,全国中医业一片萧条。当时国家文委副主任钱俊瑞发现了卫生部消灭中医的做法并上报中央,毛泽东在1953年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撤销了贺诚、王斌的副部长职务,并于1954及1955年在《人民日报》开展了对中医问题的讨论和对贺诚、王斌的批判。中医这时才又有了生机,获得了暂时的发展。

但卫生部的行政体制以及对中医认识上的偏见并未因此消除,卫生部西医势力仍占主导地位。由于毛主席对中医的支持,每当卫生部对中医进行打压的时候,只要毛主席得知,就会有批示批评卫生部。但是他对中医的认识也有偏颇,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吕炳奎对此认为,毛主席“提出了西医学习中医,想以西医学习中医来提高中医,事实证明不切合实际。1958年又提出中西医结合,开始时卫生部门有抵触,后来竟借此来控制中医、改造中医,限制了中医学术的自主权。”文革以后,中医由于没有独立行政权,发展一直没有起色。1980年卫生部召开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1982年衡阳会议又重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说明此时的中医处境终于在中医界的努力下,获得了某些好转。三支力量的方针因给了中医独立发展的地位,也成了消灭中医势力的眼中钉。

在《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光辉历程》(以下简称中医大事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没有记载三支力量的方针,其谓:“1980年3月,卫生部召开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经验教训,研究了党的重要政策,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今后应该采取的措施。”(22页)其中没有记录三支力量方针的提出;又谓:“1982年4月,卫生部在湖南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制订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和建设的意见》、《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医院》等文件,这次会议特别强调了中医单位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问题和增加中医事业经费问题,解除中医药后继乏人、乏术问题,中医药结合问题,中医教育工作的几个问题,中西医结合、中医研究和民族医学问题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问题等等。”(24页)也没有记录会议重提三支力量的方针。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嘉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59370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4
出版地 广西
245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