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尔兹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华尔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舞蹈形式之一,它是几代舞者反复推敲和人们与社会封建势力抗争的产物。本书主要介绍了华尔兹发展的三个时期:创造时期、胜利时期和危机时期。它们构筑了对舞的发展史。此外,本书同时还研究和阐述了华尔兹今天所面临的危机,以及蕴含在这浪漫的、旋转的舞蹈中的欧洲舞蹈文化和欧洲社会风貌。

内容推荐

华尔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关闭式对舞的形式。它是民俗舞蹈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是群体性形式向个体性形式的转折,也是男女欢愉,舞伴亲密接触、交流的两人世界的建构。《华尔兹史话》将告诉中国读者的是华尔兹——这位社交舞皇后的来龙去脉,以及蕴含在这浪漫的、旋转的舞蹈中的欧洲舞蹈文化和欧洲社会风貌。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引言

第一章 华尔兹的追求:舞对形式的认定

第一节 舞蹈

第二节 伦理学家的厌恶

第三节 变革中的阻力

第四节 华尔兹的乐趣

第二章 华尔兹的胜利:舞对魅力的展现

第一节 舞蹈

第二节 音乐

第三节 神学的关注

第四节 社交场合

第三章 华尔兹的危机和杂交:舞对形式的分化

第一节 舞蹈本身的危机

第二节 华尔兹的新形式

第三节 音乐

第四节 华尔兹的功能

结语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从理论上说,在华尔兹中主动权不应在男伴中,尽管女舞伴愿意相信他的男伴将引导她跳舞。在舞者之间,靠的是双方在舞蹈中去寻找现时的合作方法。如果女舞伴比男舞伴胖得多,而且舞艺也比男伴高超,她该明白她将是舞蹈的主心骨,舞对的砥柱。事实上,在最初的节奏中,舞伴之间需要互相估量,这同样是技术性的环节。

两位不相识的舞伴开始结对跳舞是一种偶遇。应该寻找一种完美的合作。为了共同创造一个两个人能互相适合的舞蹈样式,在最初的节奏中,应该寻找合适的姿态和配合的方法。有多少华尔兹舞者就会有多少种舞蹈的方法。每对舞伴都将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从他们一开始跳舞起,相互之间就在进行新创造。舞蹈时,舞对中任何一人发现的问题,观众几乎一点也看不到的。在这身体与身体最初接触中的互相弥补和协调,能使外人无法察觉。如果舞者发现他们之间已协调好了,那么就能开始快速旋转。为了更好地、更快地旋转,应该会运用头的甩动以及头肩配合。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旋转。舞对配合的关键就是要在外表自如的情况下互相弥补对方的“过失”,要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因此,舞对就采用放慢旋转速度的方法。尽管这样,他们的头和肩膀还是应该保持挺直,与行进的方向垂直,注意让头关注着旋转方向。

在华尔兹中,舞对的稳定性以上步的脚插入舞伴双腿之间为条件。在女伴双腿外面去找支撑点将带来不幸:舞对的重心将会迅速偏离中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因此,舞伴之间必须默默地进行推敲。如果一个舞伴个子比另一个舞伴高得多,那么高个子就尽量控制自己的步伐不要太大。应该找到好的“齿轮传动比”,也就是说要根据舞伴的情况,决定舞步的大小,以避免给舞伴造成步伐踩不上节奏而令人不快的局面。还应该调节好舞伴之间的距离,两个舞伴一起来推敲“空间关系学”。

P48-49

序言

亲爱的中国华尔兹爱好者:

你们好!

慧慧在巴黎留学期间认为我的关于华尔兹的研究会使你们感兴趣。她对我讲,很多中国人喜欢跳华尔兹,这使我十分吃惊。因为我曾读过英国著名舞蹈史学家利利·格罗夫(Lilly Grove)于1898年写的《舞蹈》专著,在书中,这位英国舞蹈学者曾说:“人们不能想象中国人会跳华尔兹!”这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时移境迁,一百多年后,你们可能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华尔兹爱好者!这表明一个多世纪以来,华尔兹没有消亡,而是世界,是世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你们将读到的这本由慧慧翻译的《华尔兹史话》,可以说蕴含着我们共同的心血。为了保证译作的质量,我们曾花了大量的时间一起推敲文本。我帮助她弄清弄懂我在书中所阐述的事例的种种背景。翻译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要游刃于法语和汉语之间,因为我们两国的文字和历史是那么的不尽相同。

华尔兹诞生在欧洲,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我能想象你们像我一样喜爱华尔兹。与慧慧在一起研究是很有趣的。通过她,通过她的中国舞蹈讲座,通过她邀请我观看的中国舞蹈表演。,我开始对中国有了一些了解。

我很想去中国看你们跳华尔兹的情景和方法。然后向欧洲同胞介绍你们对华尔兹的热爱。我很愿意了解你们的文化和舞蹈传统,尤其是中国民俗舞的盛况。

我希望我能去中国为你们表演华尔兹。我愿你们能喜欢阅读我的这本书。

雷米·埃斯

2002年10月30日

后记

1995年和2001年,我有幸两次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赴法国巴黎留学。第一次回国,我翻译了《舞蹈创编法》,而这本《华尔兹史话》则是我第二次留学带回的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说《舞蹈创编法》引进了科学的、现代的舞蹈创编技术和理论的话,那么,《华尔兹史话》将告诉中国读者的是华尔兹——这位社交舞皇后的来龙去脉,以及蕴含在这浪漫的、旋转的舞蹈中的欧洲舞蹈文化和欧洲社会风貌。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舞蹈史学家曾断言中国人不会跳华尔兹。而这种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为中国人所接受确实也历经坎坷。它伴随着殖民者进入中国城市,它曾被视为“另类”或被捧为“天使”。“十里洋场”接纳了它也败坏了它,人民共和国留下了它又禁止了它。在它与娇媚、淫威纠缠时,被嗤之以鼻;而当它和友谊、文明共舞时,如春风拂面、阳光明媚。是改革开放给了华尔兹和以华尔兹为代表的社交舞新的活力。是生活的需要使华尔兹和它的伙伴们旋入了中国寻常百姓家。时值二十一世纪,放眼华夏大地,舞对众众,舞姿翩翩……现今的中国人不仅会跳华尔兹,而且能跳其他欧美、拉美的种种社交舞。然而,要真正理解、接受这种文化,要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和教育功能,不是光靠技艺的掌握和众人的投入就能达到。更何况我们华夏五十六个民族还有自己丰富灿烂的舞蹈文化,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是通过借鉴外来文化,发展自己的舞蹈文化,也就是说要实现中国民俗舞蹈的城市化,要发展和创造出中国社交舞,要让中国城市舞蹈走向世界。

雷米·埃斯教授是位不可多得的视野开阔、学术精深的社交舞蹈理论家。这位出生在法国香槟酒故乡兰斯(Reims)的一个音乐家庭的学者,从小偏爱舞蹈,6岁开始就在乡村、田野和节日的环境氛围中与舞蹈亲密接触。华尔兹、探戈、马尔歇舞(La marche)、西班牙一步舞(Paso doble)、美国摇摆舞(Rock-and-roll)和英国的扭摆舞(Le twist)……他把乡村的和沙龙的,传统的和流行的几乎都学了个遍,并在舞蹈实践的同时把握到了浓郁的民俗民风。18岁进大学,潜心于哲学、社会学、法学和人类学的学习。当舞蹈的激情与科学理论碰撞出火花时,这位拥有双博士学位的舞者开始了社交舞蹈史的研究,并逐步建构起社交舞蹈人类学的研究体系。

他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法国缺少这一领域的书籍,他就着手寻找和购买。他找到了十六至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舞蹈著作,又在外国朋友的帮助下从旧书店买回几乎失传的,用英文、德文、西班牙语、希腊语、波兰语、意大利语和俄语写成的舞蹈史书。25岁时,他就收集到了好几百本有关社交舞蹈的书籍,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宽广、雄厚的基础。历时12年,写成了第一本关于社交舞蹈的专著《华尔兹》,引起了轰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被译成意大利文和德文出版。

他的研究风格,就是不局限在理论范围中搞研究。他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开设实践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学跳华尔兹等社交舞。1977年在法国万森纳大学开设华尔兹人类学课,1980年开始组织社交舞蹈的欧洲暑期大学,1994年开始在巴黎第八大学舞蹈系和教育系开课。15年来,他与其他老师一起,为几千名大学生传授了社交舞蹈的知识。

我是通过《华尔兹》一书和选修“社交舞蹈史课”结识埃斯教授,并成为他的学生的。致力于舞蹈教育研究并对社交舞蹈感兴趣的我被《华尔兹》精彩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所吸引。我想,它向我打开了一扇探索西方生活舞蹈的大门,也必定会给我的陶醉在华尔兹韵律中的中国同胞们带去西方舞蹈文明和舞蹈文化的惊喜,带去生活舞蹈跨文化发展的经验。于是,我向埃斯教授表达了翻译的愿望,没想到他不仅一口答应,赠送版权,而且还说要为中国读者专门重新撰写。因此,你们读到的这本《华尔兹史话》就是埃斯教授在《华尔兹》一书发表12年后,为了简明而清晰地向中国朋友传授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而特意撰写的新书。可见他的治学严谨和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  《华尔兹史话》可以说是西方当代研究华尔兹的力作。它的主要价值在于:

一、具有宽广的研究视野和清晰的文化意识

在埃斯教授以前,有关华尔兹的介绍和研究往往局限于介绍、描述和运用民族学和艺术学的方法。而埃斯教授则站在一个更广的角度,从文化深层来探究。它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找到了华尔兹形成的原因,描述了它所经历的种种遭遇,挖掘了促使它发展、风行、演变的种种因素。

“华尔兹是欧洲民众的创造,是欧洲中心地区的特产”。埃斯教授用了很多资料说明了华尔兹对舞形成的空间、时间原因。这种对民俗舞蹈所作的地区性属性的界定,应该说比民族性属性更适合华尔兹,更适合民俗舞蹈生存方式的普遍性规律。因为民俗是受地理、气候、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的,舞蹈是会随着人际交往在周边地区流传和变化的。

读了埃斯教授的书,读者一定能看到华尔兹发展经历的坎坷。舞蹈是大众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华尔兹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来自伦理的和宗教的阻力,正是欧洲十六世纪以来社会的生动写照,它折射出了欧洲民众反封建求自由的历程。对于华尔兹的胜利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的阐述,更使读者能了解到舞蹈发展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二十世纪以后,华尔兹舞会皇后地位的动摇,杂交式华尔兹的产生以及华尔兹的大众化趋势,向人们揭示了社交舞变迁的时代与文化因素。

总之,埃斯教授按照人类学、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华尔兹。在阐述舞蹈史的同时,写出了四五个世纪以来,贯穿于欧洲社会的文化冲突和事端。从侧面加深了人们对华尔兹这种社交舞蹈的审美价值和美育功能的理解。

二、阐述了华尔兹的价值和魅力

华尔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关闭式对舞的形式。它是民俗舞蹈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是群体性形式向个体性形式的转折,也是男女欢愉,舞伴亲密接触、交流的两人世界的建构。

是文艺复兴使欧洲人从中世纪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自由之风吹开了舞蹈新形式的花朵。跳跃、旋转、男女相拥而舞,华尔兹的雏形——沃尔塔,自然而充满活力,无拘无束和洒脱奔放,充满了南方式的快乐和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纯真。它像一股以前从未有过的清新的气息,吹进了原先气氛宁静和雅致的舞厅,替代了中世纪宫廷低舞的拘谨和做作。埃斯教授揭示了关闭式对舞的形式是文艺复兴人性解放的产物,而人们感情宣泄的需要和资本主义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则是这种形式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这种关闭式的对舞形式,能满足社会对社交性活动的多层次需要,因为圆圈舞和队列舞是群体交流和合作之运动,而关闭式对舞则是人与人之间对话的舞蹈。这些揭示性阐述,使人能清晰地了解对舞形式的价值。

关闭式对舞形式、三拍子节奏和旋转是华尔兹的三个特征,也是华尔兹魅力的组成部分。

埃斯教授在其著述中对关闭式对舞形式的魅力,对三拍子节奏的特征和功能,对旋转的美感价值都有生动的描述和富有想象力的介绍。除此之外,他对华尔兹总体魅力的多层次的把握是十分到位和全面的:

“……当互不相识的人共舞时,他或她就遇到了使自己成为他人关注对象的社会机遇。一旦自己能成为其他人的关注对象,人们很容易得到自我认同。”

“跳华尔兹舞,就是男女两人单独接触的最真切的体验,舞动着的舞对是男女幸福相处的象征。”

“华尔兹的形式已成为了一种男女相处的礼节。”

三拍子的起伏和流畅的旋转,会产生“炽热的情感”,表现出“活力和甚至带有情爱性质的激情”,具有“来自巫术的力量”。

“华尔兹是一种具有双重运动的舞蹈。舞对在自身旋转的同时还要在舞池众多舞对中运作。每个舞对在一个范围更大的群体中去寻找它的位子和占有它的空间。……华尔兹能使包括舞对本身在内的舞蹈群体活跃起来。这种场合每次都有可能产生和再产生一种似乎由各种精彩篇章构成的神圣的仪式。”

“……在跳华尔兹的时候能够得到人间的温暖。华尔兹成了怀旧的象征。人们在跳华尔兹的时候能够找到已经消逝的黄金时代。华尔兹也是婚礼仪式中最浪漫辉煌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些阐述,能让跳过华尔兹的人备感幸福,会使舞盲们跃跃欲试。

三、介绍了社交舞蹈的特征和演变方法

华尔兹在十九世纪的普及与发展和当时法国的社交舞蹈教师的作用分不开。而舞蹈教师,尤其是塞拉利尤斯(cellarius)等著名社交舞教师除致力于华尔兹的普及教学外,对社交舞蹈性质的界定和特征的把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埃斯教授在《华尔兹史话》中对塞拉利尤斯的观点和做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塞拉利尤斯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混淆或者至少说是不能很清楚地区别社交舞蹈和剧场舞蹈的不同。将社交舞蹈视为剧场舞蹈的派生物,认为是职业舞蹈家所表演的舞步和芭蕾的简化形式。他指出:社交舞蹈是独立于剧场舞蹈之外的一类舞蹈,它有自己的风貌和舞步,与在舞台上被人鼓掌的技艺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他进而介绍他在自己的舞步和姿态中已抹去了过于舞台化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用曾掌握的简易的优雅动作来替代,并以此为模式。确实,要真正发挥社交舞蹈的作用,应该从华尔兹的形成与发展中找到借鉴,搞清社交舞蹈与剧场舞蹈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特征。现今中国社交舞蹈发展步履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舞蹈人士在这个方面处于混沌状态。

对于需要宏扬中国舞蹈文明,开展舞蹈普及工作的中国舞蹈界人士来说,还能在埃斯教授的著作中,也就是在他介绍的华尔兹的发展经验中找到如何将乡村民俗舞蹈演变为现代的社交舞蹈的做法。埃斯教授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施特劳斯与华尔兹,在这些真切而生动的史实中,我们能看到音乐对舞蹈的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他在对美国华尔兹、阿根廷华尔兹、爵士华尔兹等华尔兹新形式的描述介绍中,则会让我们发现舞步的节奏变化及客串运用是社交舞蹈演变的一些方法。这些都是西方舞蹈文明对我们的珍贵启示。

《华尔兹史话》的初译稿其实在2002年10月,我在巴黎留学时就已完成。其间,埃斯教授在百忙中多次抽空解答我的问题,使我能更好地把握背景和理解细节。为了使译稿更准确和通畅,我回国后又从头至尾仔细校对推敲了一遍。由于肺部大手术、母亲重病加上舞蹈系、舞蹈团工作的繁忙,译稿的校对工作延续了两年多。现在,我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想到能把我的导师——雷米·埃斯教授的科研成果介绍给我的同行,能将欧洲民众几个世纪以来创造的舞蹈激情传染给我的同胞,真是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唯一遗憾的是我妈妈看不到我的这一成果了。我的第一本译作《舞蹈创编法》曾是妈妈保存得最好的一件遗物。母亲鼓励难忘,待到再飘墨香时,我定将此书祭奠在她的墓前。

郑慧慧

上海师范大学“科技园”寓所

2005年2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尔兹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雷米·埃斯
译者 郑慧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77476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732.8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