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闲言碎语
内容
编辑推荐

对于一位作家、艺术家,语言是作品的底色,至为重要。韩美林的语言,显示了他的艺术天分,显示了其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华。本书从他的画作题跋、画论、散文及日常谈话中选取了三百一十八条精彩的片断,加之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相信会得到众多读者的喜欢。

内容推荐

人的语言,真是千人千面,有些人话,索然无味;有些人话,风趣万千。对于一位作家、艺术家,语言是作品的底色,至为重要。韩美林的语言,显示了他的艺术天分,显示了其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华。本书从他的画作题跋、画论、散文及日常谈话中选取了三百一十八条精彩的片断,加之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相信会得到众多读者的喜欢。

目录

换个活法[代序一]

为鸱鸺匡正[[代序二]

闲言碎语

绘画作品150帧

试读章节

[313]

学装饰要学变形,学绘画也应该学变形。为什么?理由像是很多,但也可以简单地回答,因为艺术究竟不是生活,尽管它源于生活。

[314]

大街上流行学钢琴,家长忙了手脚,借钱凑款、省吃俭用也得给小皇帝买架钢琴。大街上又流行学美术,家长又忙了手脚,买画夹、买颜色、买纸、买笔真忙乎。什么都是上等的,祖宗一样地哄着、呵着……有的孩子在我眼前“表演”时,对旁边那个低三下四的爸爸喊着“拿笔来!”“换颜色……”老爹那伺候劲!

其实,孩子能否学艺术,学前应该观察一下,他们的联想加创造力、想像力……一句话:“感觉”好不好。不怎么样的话,省下那几个钱吧!

咱们老祖宗讲“拔苗助长”已经是千儿八百年的事啦!

[315]

小丑可不是抹着三花脸的崇公道,生活里的小丑穿着西服、戴着眼镜人五人六、狗模狗样,只是在老板到来之时他比你多几个动作——点头哈腰,问寒问暖,看看洗澡水放好没有,然后伸出一个手指头试试水温……就差放到嘴里嘬了。

[316]

一生只做了一件像样的雕塑或是还没有像样的雕塑或是还没有想像样的雕塑作品,也在那里振振有词,横眉竖眼;我做了上千的雕塑作品,怎么就混了一个“杂牌军”呢?!冷静下来想:他们也不无道理,因为我不是雕塑系毕业的,姓张的怎么能跑到李家来吃饭呢?

[317]

好汉拎得起来放得下,可不一定。有些人或有些事你拎起来以后一辈子放不下了。黏糕,你抓起来能甩得掉吗?可有些人和事比黏糕还黏糊,唉!人生,悠着点吧。……

[318]

我教学生学书法,只用七个字:选、拓、临、仿、脱、变、飞。后来也用在学画和做人上。

选。不言而喻,就是选择,选志向、选专业、选字帖、选老师……这是一个学习、做人、起步定向的十字路口。学艺术首先是要有兴趣,没兴趣,可以另选工科、理科或别的科目。到了艺术大门里,选音乐、选美术、选戏剧;选了美术以后又选油画、选国画、选装饰;选了书法还要着手选字帖:选甲骨、选钟鼎、选隶、选楷……在十字路口上,启蒙老师很重要,这像火车道的道岔子,一毫之差,相距千里,万万注意这个“选”字。

拓。是描红,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初学的孩子描红,大人也描红,不过用双勾的方法罢了,这主要学书法中的运笔、间架、结体和章法。这个阶段在学画中不大多,都是用临的方法学习线、形、色等奥妙的。

临。书法中“临”是一个重要的也是时间用得最多的方法,它给初学者加了一根拐棍,写起来有依有靠.学画的过程中,临摹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虽没有书法集中,但分量也不轻松。活一辈子如果不打算骄傲自满的话,那么临摹是你终生的朋友,它像记日记一样,记录你每天看到的新形式、新风格、新形象(不管是土还是洋的)。

仿。不看帖背着写,还要写得像“老师”,这是把拐棍开始扔掉的一个环节。画画也是要走这条道的,除了写生和创作之外,拿出部分精力用在学习、借鉴上。对敦煌壁画、大同石雕临了来,还必须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对它的笔法、色彩、造型、风格等也来一番创造性的探索,拿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这种训练,对将来艺术上“脱壳“大有裨意。

脱。这是质变的前兆。学习书法过程中,临摹了大量的帖之后,还不能只会背着默写就算完成,还必须“脱壳”,要有一种信念“写出自己来”;不要写王羲之,也不要让黄庭坚出来为你张罗。学画也是这样,一定要“脱壳”,要画出自己的来。

变。经过不断的探索,你变了,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个时候赞赏多了,应酬多了,时间少了,骄傲来了。艺术上的变来之不易呀!艺术上变的同时,人品上也是经历着一个大变动时期,就像宇宙飞船经过大气层一样,经得住、熬过来,就完全超氧成一个栋梁之材,经不住、熬不过来,就完全有可能用这一技之长变成个江湖骗子和社交界的明星。这个时期是艺术上的危险时期,因为这时是画变、法变、人变、环境变的“时来运转”的黄金季节。

飞。当然是到了下笔有神的境界,一是指艺术上到了横涂竖抹、随心所欲的自由阶段。自己的立意,自己的笔墨,自己的技法、章法和题材。所谓“逸品”、“神品”就是这个阶段的产物。另一方面,飞,也是超脱,思想境界的超脱,无视那些世俗、名利,除了还食人间烟火外,他进入了另一个精神世界。P93-97

序言

人不可貌相。其实任何事物都不可以貌相。

这宇宙,这大自然,这万万千千的物种,如果以人的好恶为标准那可就完了。更甚的是为了一个童话故事中某一个形象的美丑、好坏,竟然也会千年不得翻身。在中国一个癞蛤蟆、一个猫头鹰就没混出个样来。诸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癞蛤蟆垫床腿”、“夜猫子进宅”、“武大郎玩夜猫子”……总之,它们都属于丑类。

人们反复无常,喜欢时就夸一顿,不喜欢时就骂一通。本来小狗、小熊、小狐狸是非常可爱的,人们把宠物爱得宝贝蛋一样,但是翻了脸时什么“狼心”、“狗肺”、“狐狸精”、“熊包”、“驴脸”、“王八蛋”……全都落了个“可耻下场”。

动物学界、生物学界、生态学界本来就各有己见,艺术形象就更是没边没沿了。它不分什么科什么目,艺术家侧重外在艺术形象的选择,不强调有益有害:侧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只要艺术上具备着典型性,什么形象都可以拿来进行创作。老鼠谁不讨厌?米老鼠的形象红了一个地球,热了一个世纪。中国民间过春节“老鼠娶媳妇”的剪纸也红遍半个中国。《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聊斋》里的黄鼠狼,比哪一个“明星”、“靓哥”都受欢迎,千八百年来人们照旧喜爱它们。

其实,对人造成威胁的不是这些“熊包”、“狗肺”,而是人本身。这大气污染、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全是人为所致。扪心自问,谁会骂自己呢?人们在吵得红头绿脸、龇牙咧嘴的时候,总是指着对方,恶眼恶鼻子地把祖宗三代都抬出来出气,何况这些小动物,当出气筒不是小儿科吗?

全世界每年遭“熊包”致死的才不过三条人命,老虎、狼不是饿急了绝不侵犯人类。数年前我去非洲住在利比里亚中国大使馆,从前院到后院不足200米,竞有二十多条眼镜蛇和响尾蛇站起来“欢迎”你。但是绝对完全,因为你不碰它,它不会伤害你。

信不信由你:一只小小蚊子,每15秒就要人一条命。这世界也怪,怎么没有骂蚊子的?而猫头鹰每年消灭上千只老鼠,也没见给它报功的!

猫头鹰的眼是猫眼,要不也不会起运个名字。西方美女就把猫眼当成一个美点,赫本就是猫眼。至于那一睁一闭的功能,其它动物如海豹、海豚都有,这种功能叫做“单半球慢波睡眠”。变色龙的眼睛不但一睁一闭,还可以一前一后,干嘛老挤兑猫头鹰呢?鹰嘴,中国人叫鹰勾鼻子。相对来讲,中国鹰鼻子、大鼻子、酒糟鼻子不多,但是欧洲人却不少。你死去活来,挠心烧肺地聆听第九交响乐、匈牙利狂想曲时,不会想到贝多芬、李斯特他们都是大鹰勾鼻子吧!那爱因斯坦、托尔斯泰大胡子上面都压着一个大鼻子,可没人看着不顺眼。猫头鹰叫声不怎么样,半夜吼上一两声,准会起鸡皮疙瘩。不知大家去了“卡拉0K”没有,那里的“歌声”狼嚎一样,你听了简直都想上台杀了他。猫头鹰叫声与他比一比,能排上“一级杀手”吗?

希腊女神雅典娜就是猫头鹰的化身,是“智慧之神”。澳大利亚、埃及等拿它当“图腾”崇拜,在这些国家它是老博士,是有智慧、有学问的象征。书店、出版社、图书馆、杂志,都用它做标志。

1980年我去美国举办画展,圣地亚哥的市长投我金钥匙时,会场后墙上竖着美国星条旗,讲台上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大猫头鹰,旁边一个碧眼金发的小姐专门照顾它。这种颁奖形式,我当时真感到“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猫头鹰为了这不怎么样的一声吼,落了个灾难、恐怖、死亡、黑暗、幽灵、不吉利的恶名。其实人也如此,喜欢拍马溜须,说的比唱的好的人,总比喜欢实话实说的人多,这是人类一大“爱好”。所以猫头鹰告知人类遇事得一眼睁一眼闭着。

我的画中猫头鹰占不少比例。十几年前我去黄山时人家送了我一只猫头鹰。没有巴掌大,吃肉比我馋,一天到晚不离我,像个孩子,它那一睁一闭的阴阳眼像个小大人,老谋深算的样子很可笑,更可爱。给它照了不少照片,没有不说好玩的。平时爱开玩笑的我,把最好的一张夹在工作证里代替我的相片,朋友们见到都大笑不止。一次去邮局取款,严肃的服务员说:“这是你的工作证吗?”我说:“是。”他把工作证一扔:“你看!”我傻了眼。

猫头鹰长得很美,有人养着当宠物也不是这个世纪的事了。今年我在深圳半夜起来为夜猫子抱不平,下床提笔,用了两天时间画了三百多幅“讨人嫌”。还想画下去,身体跟我闹别扭,住了半个月医院,不然我还跟它没完没了。

我满肚子装着上千只猫头鹰,待我恢复了元气,有朝一日再掏出来见公婆吧!

1999.3.1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闲言碎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美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28294
开本 32开
页数 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1999-04-01
首版时间 1999-04-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5
出版地 天津
180
132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