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母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丛书之一,收录了1917年获奖的《乐土》和1926年获奖的《母亲》两部作品。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内容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肖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目录

乐土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彭托庇丹作品年表

母亲

颁奖辞

黛莱达作品年表

试读章节

卷一

1

在未尔必北方的广大田野上,有个男人跟在犁后一上一下往复来回地犁着田。他是个高大的男人,具有年轻人的体态,身上穿戴着绽补累累的麻袋布罩衫、红色的绒线腕套,和一双笨重的威灵顿长统靴。靴上有个圈环,一直拉到他的裤管上蓬鼓如袋的膝头。他戴着一顶褪了色的海狸皮帽,阔大的帽边下,他的长发下垂于衣领,头发由于日晒雨淋,已呈灰白;一大把浅淡轻飘的胡子飘拂于他的胸前,还不时地被吹扬到他的肩膀上。他有一张瘦瘦的脸、饱满拱起的前额,和一双明亮而温和的大眼睛。

他头顶约几码高的地方,有一群罗伊斯顿乌鸦在那儿盘旋飞翔;不时会有一只——随后又有另一只——猝然飞降于他身后新犁开的犁沟上寻觅啄食,只有在他抽拉缰绳催促他那迟缓笨拙的马快点往前拉时,它们才在旁边回避地跳开几步以避一下。

这个人是未尔必和斯奇倍菜的教区牧师。他记得他的教区居民称呼他为伊曼纽;而地方上一些较不友善的同僚们则恶意地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现代使徒”。  ‘

尽管他的衣着如此,头发、胡须也未加修钸,但是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个农夫而已。与农夫相比,他的身体显得太过文弱,双肩太过倾斜,不像个干粗活儿的。他的手的确操劳得红紫、肿胀,但也不像那种白小就下田做工的手,显得粗大而突出。他脸孔的肤色也不像一般农夫那样,呈现着千篇一律、皮革般的黝黑色;而是长有雀斑,具有表情的。

这是三月初的一个阴寒、冷清的清晨。一团团的雾气,不时地被阵阵的西风吹逐到地面上。有时平原会为一团浓密的灰雾所笼罩,在这块田地上看不到另一块田地;顷刻,那风又会把雾气吹走,只留下圈圈薄薄的雾气氤氲回旋于那些犁沟上面。偶有一二道苍白的日光缓缓地穿透过乌云,在那些田地上闪耀。

阳光照射的当儿,从那位居高处的牧师属田那里,人们可以看出整个教区的轮廓来,教区朝着远处菲尔德河边那座教堂延伸过来;在雾气里,那座教堂看起来就像个苍白的鬼魂似的。稍为近一点的地方,介于两座山之间,可以隐约窥见水沫泞湿的菲尔德河本身。西边是斯奇倍莱的三座山,山脊上一个亮亮的红点显明了新建的会议厅的瓦顶山形墙。

伊曼纽太过于全神贯注在他自己的思想里,并没注意到周遭景象的移易变化。甚至在他停一下步让他的马喘口气时,他的视线漫无目标地瞥着,也是视而不见的。他践踩、行走于这些起伏不平的山地上已有七年19岁月;这里的事事物物在他看来都已顺眼悦目了,纵使耀眼的阳光消匿,阵雨倾盆而下,他也不会注意到它的变化不定的。将近中午的时候,他在沉思中为一阵声音所惊醒——那是循着田间路径朝他趋近过来的一小伙人所发出来的。

最先出现的是一个体格壮壮的小女孩,年约四或五岁,她用一条跨过她肩膀的绳子,拖拉着一辆放有一个婴儿的老式篮车,由于轮子深陷泥中她得用力在前拖拉,因而她的兜帽滑离了她那被风吹扬起来的头发,每隔一会儿她不得不把绳子放开一下,以便拉起她那不断地在她的木靴上掉落的红袜子。后面还有一个小孩子在推那篮车,是个小男孩,他戴着一顶毛绒编织的帽子,两边的帽缘紧紧地在下系结,盖住他的双耳,并有一团棉絮塞在一边的帽缘里,掩住了他的半个脸颊。

殿后的是一个身材亭亭的年轻妇人。她稍微落在另外那几个人的后面,在那条路的边边上走着;头上有一条花围巾,围巾的缘角随风飘扬;她一边在前走,一边嘴里哼着,有时她大声地唱出来,眼睛却抬也不抬,只顾着手里的编织。她的一双手是褐色的。

那是汉姗和她的三个孩子——伊曼纽的整个家族。那个小小的旅行队伍快要抵达伊曼纽正在耕耘的田地边端时,那两个孩子松手放开了那辆篮车,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从那里他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父亲,而这时他正从田地的另一头朝他们这边犁过来。由于寒冷,他们的脸给冻成紫蓝色,鼻子垂着鼻涕。他们坐在那儿,脚穿的是磨损破旧的木靴,身着的是绽补过的衣服,这光景看起来和别的村子里衣衫褴褛的小流浪汉们并没两样。住在宏伟19牧师公馆里的人家当然不会是这副样子的:他们所住的公馆的红色屋顶和两旁植有白杨的路径,是高出农家的石板瓦的屋顶上的。

伊曼纽从老远的地方快活地朝他们挥舞他的帽子,等走到了那陇脊的尽头处他拉住了那冒着热气的马匹,喊叫说:

“有没有什么事情,汉姗?”

汉姗依然站在路边,用她的一只脚把那篮车一下子前一下子后地推来推去——篮里的小婴儿由于车子停下来而显得不安静。

她径自数她手中编织物的针数,然后以她那单纯的农家妇女的腔调回答说:

“没有,我没听到什么……啊,对了,那个织工来找你,他说他有事要跟你谈。”

“当然啦,”伊曼纽说,心不在焉地回头望那一片田地,看看自己把田犁得怎么样了。“他打算怎么样呢?”

“噢,他没详细说。我是来告诉你三点钟时要去参加教区会议的集会的。”

“那么我想大概是有关贫穷救济的事。”他打断了他妻子的话,“也可能是关于教区委员会的事。他什么都没提起吗?”

“没有,他什么也没说,他只是坐下来朝四周张望了一下,然后就走了。”

“噢,是啦,他是个古怪的家伙……喂,汉姗!”他中断了原先的话,换了种不同的声音,“你还记不记得,我在《农耕报》上读到一种新的施肥方法,读后我曾跟你谈起的。这个新方法我越想就越觉得喜欢它。在肥料新鲜的时候就把它们施撒到田里,并立刻犁翻到泥土里去,比起把它们一堆一堆地堆积起来,让那滋肥的功能蒸发掉,而且一直使空气恶浊难闻,岂不是更合乎自然之道。你不觉得吗?你还记得不?照报纸上说,用旧的施肥法那些土地每年约损失三百万的收入。我想不通为什么以前没有一个人来想想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我相信这些粪堆纯然是农奴制度的产物。农夫们在照料他们的事务之前,必须随时准备侍候他们的主人,所以他们不得不把他们的工作一天又一天地往后挪延,并把那些粪便废物一堆又一堆地堆积在那里,直到他们能抽出个空当才把那堆肥加以清理一番。这样堆积废物的缘由慢慢地被遗忘了,于是农人们竟然认为堆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总之,这些发恶臭的一堆堆废物,跟今天那许许多多,我们正要设法从其中解放出来的腐败事物一样,都是农奴制度的遗迹。啊——汉姗,这是个要我们生活的光辉灿烂的时代!做一名教导文明的见证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方面的皆然,并且眼见那使人觉醒的真理与正义的思想,怎样一步步地解除奴役的羁绊束缚,而使人类能够进入更光辉更幸福的时代!”

汉姗抽移了一根织针,一面报以她丈夫一个心不在焉的微笑。她知道现今的一切新思想多么容易激起伊曼纽的热情,她早已习惯于静静地听他说明他所期待的那些伟大远景。以一种道地的农夫样子,他取出一个大银色手表来,先拿近耳边听了听,然后看了看时间,“好了,该是把马轭犁具卸下的时候了。”他说。

“雷谛啊,你能不能过来帮爸爸一下忙!”

那男孩子仍然挨着他妹妹身边坐在那块石头上。他正出神地注视着那些在不远处那块刚犁过的田地上,忽而飞起忽而掠下的乌鸦,并没听到他父亲的叫声。他动也不动地坐着,覆着棉絮那只耳朵支靠在他的一只手上,脸上露着庄重的表情——孩子们想起过去的种种苦难遭遇时,脸上常可见到的表情。

以他的年龄来说他是稍微小了一点,虽然大一岁,比起他的妹妹,他的体格却显得纤弱些。他妹妹的四肢强劲有力,脸颊光润,双眼具有乡间孩子特有的那种灵活神色。他是伊曼纽的影像。他具有同样高的、蕴含智慧的前额,以及同样温文的神情;他也继承了伊曼纽的柔软、卷曲加波浪的褐色头发,以及大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双眼睛在阳光下几乎是澄澈无色的。

“孩子呀,你没听到吗?……父亲在叫你呢,”那男孩子没动静,汉姗就说。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母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丹麦)亨利克·彭托庇丹//(意大利)格拉齐娅·黛莱达
译者 李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21744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1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34.44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