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策湖南名小吃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策”字,今时已是三湘风流尽显本色的亮丽丰采。多少人效颦策神风韵,开开心心地侃成了天南地北不着东西,也教远在千里之外的妙龄男女不时想起湖南的电视,想起湖南的人物,想起湖南的小吃。哪怕是一碟湘味,总能有人策得谗兴大增,是闲扯,是乱弹,反正是一种情趣和魅力。在湖南人的眼里和心里,能够分享臭豆腐与湘妹子一臭一娇,就是完美人生的两大极致,并视为生活甚至生命中永远追求的一种福分。走进范命辉先生的《“神策”湖南名小吃》,读着写着多式湘味小珍流走多情女子靓影的文字,不由再次惊叹孔老先生“食色,性也”的经典话语。

内容推荐

湖南人特别是长沙人喜好吃,也擅长于大街小巷找和制造吃的艺术,吃的人多了,也吃出了不光像模像样的百年老店和千里名吃摊,如火宫殿、杨裕兴、甘长顺、玉楼东、德园之尖,以及南门口、坡子街小吃一条街。好吃的地言多了,会吃的人也多了,慢慢地吃成了一种鲜活甜辣的湖南小吃文化。

在湖南人的眼里和心里,能够分享臭豆腐与湘妹子一臭一娇,就是完美人生的两大极致,并视为生活甚至生命中永远追求的一种福分。走进范命辉先生的《“神策”湖南名小吃》,读着写着多式湘味小珍流走多情女子靓影的文字,不由再次惊叹孔老先生“食色,性也”的经典话语。  作为性情中人,生活永远是美好的,每一个饮食男女更是一副善解风情的模样。就着乡里人家或夜宵小摊能吃得有滋有味的人儿,总是把眼前的口里的胃里的小吃食品和感受往自己的生活上去胡思乱想,也近似一次歪门邪道的吃时解谗品时谈情。  素有泼辣、温柔、干练赫赫声名的湘妹子,最多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多情,热情似火,辣情如椒,柔情胜水,痴情像磐。而沾有湘妹子灵气和慧气的湖南小吃,更多的是给人一番多情的味儿。透视作者解读湘味小吃的言语,总有一种迫不及待大快朵颐的冲动。

目录

臭豆腐

长沙米发糕

白粒丸

双油珍珠烧卖

双燕馄饨

德园包子

热卤“三合一”

糖油粑粑

葱油粑粑

经烧猪脚

火宫殿姊妹团子

王村米豆腐

唆螺

清炖牛杂

粽子

原汤米粉

宽汤面

龙脂猪血

口味虾

春卷

凤凰血肠粑

紫苏梅子

凤凰姜糖

紫油姜

擂茶·麻油茶

试读章节

一年四季,不大也不小的长沙街市,总有一道靓丽风景:臭豆腐摊前美女多。有人也总是打趣:这是臭美。

窈窕而娇柔的美女站在简陋的油炸臭豆腐摊前,耐心又似乎焦急地等购臭豆腐,是一种幽雅之美。而当美女们从摊主手中接过一碗臭豆腐,用一根长长的竹签往臭豆腐里一插,举到嘴边就是一口,吃得满嘴油辣汁流,马上又伸出脖子又是一块,飞快地三下五除二,那黑乎乎、美滋滋、热辣辣、香喷喷、一块钱四片的臭豆腐瞬间下肚,吃得满头大汗,然后从挎包里掏出一张餐巾纸往嘴上一擦,露出红润的嘴唇,连唆两下,说:“辣是辣,就是要吃这个味。”瞧其酣畅淋漓的姿容又是另一种美了。

这一静一动,强烈的反差,折射出长沙辣妹的两面性,既俊衣清姿、温柔恬静,又热辣可爱、敢作敢为、豪爽执着。

有人说,长沙是个染缸,外地人到了长沙,一闻到臭豆腐,就想吃。

美文家汪曾祺老先生在他的《果蔬秋浓·逐臭》一文中就曾这样风趣地写道:“我们在长沙,想尝尝毛泽东在火宫殿吃过的臭豆腐,循味跟踪,臭味渐浓,‘快了,快到了,闻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个公共厕所!据说毛泽东曾特意到火宫殿去吃了一次臭豆腐,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这就成了一条最新指示,用油漆写在火宫殿的照壁上。”

不错,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那样的地道、传统: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外焦内嫩,香辣爽口。“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汪老文中提到“毛泽东曾特意到火宫殿去吃过一次臭豆腐”的时间是1958年4月12日晚。当年毛主席一回到家乡,就带着青年时代留下的记忆和饮食情结来到了火宫殿。值得一提的是,让当时年近古稀的毛泽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晚餐吃的臭豆腐与他年轻时在火宫殿吃的出自同一个人——臭豆腐传人姜二爹之手。而炸了50多年臭豆腐的姜二爹也没想到,为毛主席当了一回“御厨”。让姜二爹兴奋的是,这位从韶山冲走出来的领袖毛泽东此前还在他年轻时的油炸臭豆腐摊上吃过臭豆腐。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的巧。

火宫殿的臭豆腐诞生,也是一种巧合。

清同治年间,长沙府的湘阴县,有一姜姓人家,世世代代制作豆腐。除做豆腐脑、白豆腐干子之外,还做一种用坛子腌制的酱腌豆腐干。有一次,姜家发现一坛久腌而忘记及时卖出的酱腌豆腐干,夫妇俩试探着启封,发现卤水和酱干都已发黑,臭不可闻。店主难忍其臭,端起坛子就欲倒掉,老板娘从未见过这样黑的豆腐,又这样臭,很是好奇,便夹出几片想尝尝口感。她先是用豆豉辣椒蒸,由于臭味太重,难以入口。便换着方式用茶油炸了两片,炸得满屋子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清香。夫妇俩很是诧异,抢着品尝,感觉味道香鲜,满口清爽,便决定当成一种新品种卖。臭豆腐一推出,就风靡一时。

姜家这门手艺传男不传女,世代相传,薪火不绝。12岁便随父学艺的姜二爹远走长沙,一口铁锅、一个挑担、一个炉子、一把蒲扇,将臭豆腐搬到当时庙会庙戏火热的火宫殿来卖,这一卖,卖出了名声。1938年初《观察日报》就以“火宫殿,吃喝玩乐门门有,油炸豆腐最著名”为题报道:“火宫殿的食品中,油炸豆腐最负盛名……不必说吃,只要远远闻着那股味儿,就该使你垂涎三尺了,到那里去逛的人谁不是人手一块呢。”这一卖,卖出了百年品牌,连美国老布什的笔记本里也记着火宫殿的臭豆腐。今年6月我去英国考察餐饮业,发现伦敦的中国城湖南餐馆也卖臭豆腐。而且,餐馆菜谱首页湖南特色菜一栏的第一个菜写的就是“长沙火宫殿臭豆腐”。我看过菜谱,一阵心喜,这东西还真是:化腐朽为神奇。P2-7

序言

循着我满怀饮食情结的文字深入,能发现我对这一系列湖南名小吃的熟悉与深情,其中有对初次缔结情缘的遥远记忆,有对偷学几许绝活的平静喜悦,有对母亲清作小吃的不老感恩,还有对比萨饼之类西点入围中国市场的淡淡忧思。哪怕是一片火宫殿臭豆腐、一份杨裕兴的面、一块长沙米发糕、一碗双燕馄饨、一个糖油粑粑、一笼姊妹团子,还是一盘唆螺、一盆四□□的口味虾,我都觉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谨此献给韵味、知昧、玩味、寻味……的人们。

后记

湖南名小吃品种丰富,源远流长,千滋百味。而《“神策”湖南名小吃》搜集的只是其中几十个常见的品种与大家共同分享,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您在工作繁忙之余,有余暇品味到更多的湖南的名食民风。因为,饮食,饮到最后,是饮一种心情,饮一种民风民俗。

“近水楼台先得月”。本书得以完成,也因本人与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刘国初先生,中国烹饪大师、湘菜大师王墨泉先生、许菊云先生、聂厚忠先生、张力行先生、谭添三先生多年共事的缘分,是他们使我受到了良好的烹饪技艺及文化的熏陶。

 本书写作出自陈新先生的创意、蔡栋先生的鼓励与支持。蒋祖炬先生作序为本书增色不少。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李元洛先生赐诗句使其更加完美。许久文先生为本书出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深表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策湖南名小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命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45107
开本 16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2.142.6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1
18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 12: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