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两个世界的回忆(个人生命的旁白)
内容
编辑推荐

黑格尔、兰克等人认为中国历史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处于某种静止状态。但是,福兰阁反对这种看法,他强调中国历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纠正了中国历史是停滞的这一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学作为一个学科在德国大学正式建立,一大批著名汉学家脱颖而出,福兰阁(Otto Franke,1863—1946)便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由福蘭阁所著的《两个世界的回忆(个人生命的旁白)》记载了19、20世纪殖民和帝国主义的世界史,以及德国机构性的汉学研究史,使这本自传拥有了世界史的广度,并具备了学术史的深度。

内容推荐

福蘭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德国汉学前辈,也是德国第一位正式大学汉学教授。他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同等的地位,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全面深入的研究及其倡导的方法论,为德国赢得了在世界汉学研究中的地位。这是一份对东西方两个世界极为生动的描述。《两个世界的回忆(个人生命的旁白)》作者福兰阁不仅叙述了自己在中德两国跌宕起伏的经历,而且超越个人的生活史,以反思的笔调,记载了19、20世纪殖民和帝国主义的世界史,以及德国机构性的汉学研究史,使这本自传拥有了世界史的广度,并具备了学术史的深度。

目录

中文版编者前言

德文版编者前言

作者前言

第一章 童年和青年(1863~1882)

第二章 大学求学(1882~1888)

第三章 涉世(1888~1889)

第四章 游历与转变 1天津与上海(1889~1894)

第五章 游历与转变 2北京与西伯利亚之行(1894~1896)

第六章 游历与转变 3返乡休假、北京、上海与厦门(1896~1901)

第七章 返回故乡与重返中国(1902~1909)

第八章 学术生涯汉堡1殖民学院与大学(1910~1923)

第九章 学术生涯汉堡2学术与生活(1910~1923)

第十章 学术生涯柏林1大学与学术(1923~1943)

第十一章 学术生涯柏林2政治、学术、家庭(1923~1943)

第十二章 尾声巴伦斯特德(1943~1945)

补遗:盟军占领(1945)200作者生活和工作年代表

本文涉及的作者著作和报告名录

有关福蘭阁的文献和纪念文章

人名中外文对照与索引

地名中外文对照与索引

机构和刊物中外文对照与索引

试读章节

基尔霍恩在印度孟买首相府领导的位于普纳(Puna.)的德坎学院(Deccan—College)担任了15年梵文教授。据我所知,他来自贝恩堡,和我是比较近的同乡,这促使我去他家拜访。这次访问和他的讲座会给我带来预料不到的结果。我们的初次见面很有趣。我递进自己的名片,发现教授和他那位也是贝恩堡人的夫人正坐在客厅里。我进门的时候,他们两位都露出震惊和奇怪的表情,最终还是问我是否无心地弄混了名片。现在轮到我吃惊了,我以相应的表情予以否认,并说奥托·弗兰克真的是我的名字。我们都很高兴,情况得到澄清:在基尔霍恩的学生中,有一个和我同名同姓的奥托·弗兰克[以后在科尼斯堡(Konigsberg)担任梵文教授]②,他两天前已与大家告过别,次日就要出发;因此基尔霍恩接到我的名片时感到吃惊,看到我本人时更为惊诧。冬季学期,在我这个同名同姓的“兄弟”返回哥廷根而我也成了基尔霍恩的学生时,当然又产生了新的惊讶,随后发生了很多混淆和误解。好几十年里,这名字的双重性困扰着我,因为我收到的信件、校对稿等,属于科尼斯堡的那个同事,大家名不副实地称呼我,我不得不仔细处理专业文献中那些会产生混淆的引文。后来,我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与这位比我年长一岁的“兄弟”的专业相同,这使大学秘书处和系办公室的人目瞪口呆。这位“兄弟”去世以后,这些混淆还盯着我不放,梅耶(Meyer)的百科全书(Konversations—Lexikon)最新版本中有“我”的生平介绍,结尾写到,“我”于1928年2月5日去世于科尼斯堡。像从前的马克·吐温遇到的类似情况一样,我对编辑部解释说,这一写法未免太“夸张”,并予以更正。1935年,某个官方部门还找到我,将我当作那位已去世了7年的同行。

短时间内,基尔霍恩的梵文语法课就推翻了我的全部研究计划。现在,一颗新星正在召唤着我,指引我到一个新的方向,一方面是那些很快就非常吸引我的内容,另一方面是这位杰出的老师让我接近了它,后一点更为重要。我发现,迄今为止我缺乏的是课堂上人与人之间稳定持久的联系——一种能够想象得到的、最令人愉快的联系。在丰富的印度语言中钻研得越深,那遥远神秘的世界就越是强烈地吸引着我。学期结束时,我对东方的热爱之情熊熊燃烧,而对古典语文学、历史和其他一切的热情都无可救药地消失熄灭了。

冬季学期我取得了进步,可以听基尔霍恩的所有讲座:中高级语法、本土语法作品读物《梵语语法》(Laghukaumudi),薄婆菩提(Bhavabhuti)的戏剧作品《茉莉和青春》(Malatrmadhava),这需要坚持不懈和辛苦劳累的工作。不过,当基尔霍恩表示满意时,我感到很高兴。我们是一个小圈子,聚集在他的周围,其中我是初学者,而且来得最晚:除了我们两个奥托·弗兰克以外,还有后来布雷斯劳(Breslau)的正式教授布鲁诺·利比希(Bruno Liebig)、以后担任部长的索尔夫(Solf)——他从基尔(Kiel)的皮希尔(Pischel)那里转学过来,作为印度学者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意大利人。我们的人数不断减少,因为有人攻读博士学位,也有人离开。最后,1885~1986年的冬季,我是唯一仍在继续学习的人,好处是可以在基尔霍恩的引导下,钻进他的特别领域的迷宫,也就是帕尼尼(Pfinini)语法体系和大量的评论,即巴丹阁梨(Patanjali)的《大疏》(Mahabasya),在这个领域里,基尔霍恩大概是欧洲的最高权威。我们在他家里朗读文章,在此度过的日子是我学生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得到允许,跟着基尔霍恩学习了四个学期,这段时期,我了解了众多的印度文学作品,从《梨俱吠陀》直到迦梨陀娑等人美妙的文学,在这位令我非常崇敬的老师的指导下,领会这些作品的特色。基尔霍恩一如既往地亲切友好,也总是为我打开他那好客的家门,直至今日我依然无法忘怀。基尔霍恩指导我如何进行学术研究,这是我在哥廷根所得到的最美好和最持久的收获,我始终对他心存感激。

P29-32

序言

在我的亲朋好友和两位出版商的敦促下,我才决定写下这些回忆。至于它何时能够印刷出版,并无把握。

“两个世界”这一说法,要从三层含义上来理解:第一,空间上,是西方与东方的世界;第二,时间上,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世界,19世纪末,德国开始了工业化和世界政治;第三,精神上,是我的实践活动和学术生涯的世界。

有的人可能按照其他原因来确定重大事件的时间分期,他们选择1918年是由于当年德国废除了君主立宪制,选择1933年是由于纳粹夺取了政权。而我选择这两个时期,则是因为刚刚开始的工业化及其后果,正是在此过程中,我的生活及其相关的领域形成了两条交汇的道路。

至于“旁白”的内容,并非总有足够的原始资料供我使用,因为在此地我无法使用自己的图书室。因此,所写内容基本上是依据我夫人的简短日记和我自己的记忆。

此外,大家最好如此看待这些“回忆”,这也是它们所愿意的:这是一位男性的回忆,他在漫长的一生中,了解了许多事情,能够进行一些观察,产生了纯粹主观的经验。1824年1月27日,歌德(Goethe)曾对埃克曼(Eckermann)说过:“一个德国学者的生活是什么?就我而言,有些美好的东西是无法倾诉给他人的,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则不值得费力。而且,即便想愉快地倾诉,听众又在哪里呢?”既然伟人都这样说过,哪里还有我等小人物说话的余地?

1945年4月5日,巴伦斯特德(Ballenstedt)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两个世界的回忆(个人生命的旁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福兰阁
译者 欧阳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59134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2014073450
中图分类号 K835.165.8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