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文明的束缚下(劳伦斯散文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多少年来,人们把这样的一个标签贴到劳伦斯身上——二十世纪最富争议的性爱小说家!于是人们对劳伦斯的认识完成了,终结了,再没有多看一眼,多听一下:这个“性爱小说作家”到底在说些什么。作为一个为人类心灵自由而战的斗士,劳伦斯的散文比他的小说更多了几分个性化色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听听来自人类灵魂深处的声音,这也是一个真正的男人的声音、一个不朽的作家的声音。你将会发现,世界在你的眼中发生革命性的、摧枯拉朽的变化,它再不是一个已知的世界,而是被还原回去,还原为一个完整的、新奇的、未知的世界!

内容推荐

  D.H.劳伦斯作品翻译热潮的第一波出现在十几年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劳伦斯的名声基本定位在“性爱”这个稍稍有些刺眼的词语上。本书的重新出版,可以看成劳伦斯的第二次到来。尽管与第一波劳伦斯热仅仅相隔十几年,国内的商业潮与全球化的来临已经形成对生命意义的严峻诘问,今天似乎比当年人们认知与回味劳伦斯,有了更为真切的现实背景。世界依然故我,束缚层层叠叠,谎言无处不在,单独的生命个体如何面对世界,情感,如何在精神世界冒险?每个人怎样称得上是真正地活着?在这个时代读劳伦斯,能真正觉出他生命里那股不屈的力量究竟涌动着什么,也大致懂得他为何如先知一般地吁请人们严苛地审查生命。他渴求重回伊甸园,那个生命纯净无染的王国。

D.H.劳伦斯的再次到来,为新一代读者重新带回了那阵环绕生命的巨大气流。这股气流飞旋着,生命也因此在劳伦斯的选择与吁请中有了沉重。

目录

[在文明的束缚下]

论做人

人生

论人的命运

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

论《意识的社会基础》

真正的研究

生活的真谛

想一想自己

惊恐之状

画的介绍

民主

好人

安宁的现实

论信教

乏味的伦敦

在文明的束缚下

生活中的赞美诗

[性与可爱]

性与可爱

色情与淫秽

爱情

我们彼此需要

没有人爱我

骄横的女人与懦弱的男人

全副身心

[文学与艺术]

小说和情感

道德与小说

小说为什么重要

作画

墙上的画

诗的实质

[瞧,这个人]

我的小传

译后记

附录:劳伦斯著作年表

试读章节

  人是思想的探险者。

这并不等于说人具有智力。智力包括技巧、心计。智力之所以称为智力,就如同下棋时规则对棋手一样,是有条件的。真正的思想是一种经验。它起先在血液中发生变化,在体内慢慢地抽搐,直至发生变革,最后成为一种新的觉醒、心理意识中新的现实。

就这点而言,思想是一种探险,而不是实践。为了思考,人必须冒险,双倍地冒险。首先,他必须走出去,用身体去迎接生活,然后,在大脑中正视结果。

如果像小个子大卫那样用身体去迎接生活的巨人,那是够糟糕的。不妨看看战争的例子吧。在同生活发生过大的遭遇以后,坐下来勇敢地正视后果就更难,更痛苦。再以战争为例。许多男人走出家门去迎接战斗,可又有谁敢于在战斗之后正视自我呢?

这种冒险是双重的,因为人是双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其一是我们的身躯,它不堪一击,从未完全受我们的支配。这身躯有其非理性的同情心,欲望和激情,也有其独特的直接交往手段,根本不顾大脑的管束;其二就是我们有意识的自我,“我知道”我是谁的自我。

生存于我体内的自我,我永远无法最终认识它。它具有如此奇特的吸引力和痉挛的特点,让我承受那么多非理性的折磨,真正的磨难,同时偶尔也让我得到一些心惊肉跳的快感。对我来说,我体内的“我”是只奇怪的野兽,而且常常不那么好对付。我的躯体宛如一片热带丛林,其间生活着那个看不见的“我”,就像一只夜间的黑豹子,两只眼睛在我的梦中闪着绿光,或者在阴影笼罩之时,通过不眠的白昼出现在我面前。

还有另一个自我。它和颜善面,合情合理,聪明复杂,充满良好的愿望。这就是已知的“我”,可以被辨认和欣赏的“我”。“我”对自己说:“是的,我知道自己缺乏耐心,对不同观点不懂得宽容。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随和,心地比较善良。这种善良使我有时显得有些虚假,可我并不相信什么机械的诚实。有头脑的诚实,也有情感的诚实、感觉的诚实。如果有人对我说谎,我识破了,到底揭不揭穿他却是一个选择问题。如果揭穿他只会破坏他真正的感情,也破坏我自己的情感,那么,当着他的面称他为骗子就是情感上的不诚实。我宁可心里稍稍不诚实,装出自己接受这一谎言。”

这便是已知的我在同它自己对话,它发现它所从事、所感知的一切都有一定的理由,它在自己的良好愿望中保持着某种不变的信仰。它竭力在它周围所有的人和其他“人物”中遵循一条合理而无害的道路。

对这个已知的我来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同认识有关,人便是我所认识的人,英格兰便是我所认识的英格兰,我便是我所认识的我。伯克利大主教说的完全有道理:事物只存在于我们自己的意识之中。对已知的我来说,我认识之外的一切皆不存在。不错,我总是在那儿补充我所认识的一切。但那只是因为,在我看来,知识会繁殖知识,一种认识会导致另一种认识,而不是因为有什么知识是从外部进来的。这个外部是没有的,只有更多有待补充的知识。

如果我坐在车厢里,有人走进来,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他便成了我已认识的人了。首先,他是一个男人,我知道男人指的是什么;其次,他年事已高,我也知道高龄意味着什么;再次,他是英国人,中产阶级,等等,等等。我知道了所有这—切。

可还有一点我并不知道。他是个陌生人,他的性格我一无所知。我飞快地瞥了他一眼——这便是个小小的探险,认识方面的探险,一种把某些品质以某种方式加以组合的探险。仅仅一瞥,我就知道了我所想知道的一切。看完了,探险也就结束了。

这就是认识的探险。人们去西班牙,就“认识”了西班牙;人们学习昆虫学,便“认识”了昆虫。人们会见列宁,便“认识”了列宁。有许多许多人“认识”“我”。

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我们从自己已知的出发,走向另一个要认识的事物。如果我们不知道波斯国王,我们想我们只需去德黑兰的宫殿走一趟,就可完成这一业绩。如果我们不那么了解月亮,只需去找一本最近出版的有关月球的书,我们就能了如指掌。

真的,我们知道自己知道这一切。知道了!知道了!剩下的只是理解方面的小游戏,把二和二相加,做个机器里的真正小天神。

所有这一切就是认识和理解的探险,但不是思想的探险。

思想探险始于血液,而不是大脑。如果乘火车时在我身旁坐下的是个阿拉伯人、黑人,甚至犹太人,我就不能那么敏捷地开始我的认识过程。我仅仅看上一眼,说,他是个黑人,是不够的。他坐在我身旁,我的血液中会感到一种轻微的不安。从他身上传来一种奇怪的振动在我的脉动中也引起一点小小的骚乱。我的鼻孔觉察到一种淡淡的气味,尤其是,甚至当我闭上眼时,我依然感到有一个陌生人坐在那儿,同我有接触。

这时,我再也不能从我出发,从已认识的我出发,开始去认识他。我不是黑人,所以我不那么了解黑人,我永远不可能充分“理解”他。

那怎么办呢?这是一条死路。

P1-3

序言

  劳伦斯的散文是让人震惊的!灵魂深处被深深地撼动,世界在你的眼界中发生革命性的、彻底的变化,再不是一个已知的世界,而是被还原回去,还原为一个完整的、新奇的、未知的世界!

多少年来,人们把这样的一个标签贴到劳伦斯身上——性爱小说作家!于是人们对劳伦斯的认识完成了,终结了,再没有可能多看一眼,这个“性爱小说作家”到底在说些什么。劳伦斯不时髦了。性爱小说,现在的大腕作家、美女作家的下半身写作比这刺激多了,精彩多了,文字也比这“拽”多了;各种媒体,杂志、电视、电影、网络上的色情画面也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80年代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那时候劳伦斯很红,人们看他的小说过过瘾,现而今,谁还看他呀,太健康、太正常、太自然,“人性的,太人性的”了!

听听劳伦斯振聋发聩的声音吧!真正人的声音,一个真正的男人的声音。用哲理、思想这些词来形容劳伦斯的散文、信件、小说,都显得单薄、苍白而虚飘,他就是在说人,在说人的生命,活生生的、最本质的生命,一切思想、理论、行为幕后的那个“宛如一片热带丛林,其间生活着那个看不见的我,就像一只夜间的黑豹子,两只眼睛在我的梦中闪着绿光……”

D.H·劳伦斯是为人类心灵自由而战的战士,透过姚暨荣先生清新而有力的译笔,我们看到劳伦斯自由而又深微、发皇而又沉着、温情而又勇武、懵梦而又炯然的表现,这么健康、这么纯洁、这么强烈!而不碍其为一个儒雅的人,蔼然翛然的态度。这也是因其天纵之文才的缘故吧,使其生命之光这样敏锐、澄明地照耀着生命中僵化、谎言、衰朽、腐败的暗处。

劳伦斯说,他的文章是写给五十年以后的人看的。五十年过去了,世界是什么样子呢,是他想象的样子呢,还是刚好相反?尼采希翼着社会的进化将会有精神自由的超人出现,现代社会似乎确实是流行着探索心灵自由之路的新时代(New Age)运动,但综观全局,人们还是那副可怜的样子:“对已知的我来说,知识会繁殖,一种认识会导致另一种认识,而不是因为有什么知识是从外部进来的。”“我们作为已知的自我而结婚,把女人当成我们知识的一种延伸——已知自我的延续。”“对他们身上那未知的自我来说,一切都没有发生。”“他本是呆在盔甲之中,唯恐受到伤害,遭受疼痛。”“在他自我意识的甲胄中,他变得格外聪明、敏捷。……凭借它的力量敢于同差不多所有的东西抗衡,他的内在信念是如此坚决,如此绝对,以至他不是一个男人,以至在这世上他什么都敢做,就是不敢做个男人。”“在她那奇特的天堂里,爬满蛇的奇异草丛下,他一刻也不敢冒险,他害怕。”

劳伦斯是个诚实于生命本质的人,由其诚与真,他勇敢,他敏锐而充满热力:“谁能看见我的内核,我的源泉——我从原始创造力中脱颖出来的内核和源泉?然而,每时每刻我在我心灵的烛芯上燃烧,纯洁而超然,均衡而稳健。”“就像一个寻找太阳的盲人,我必须面对太空未知的黑暗,等待太阳光照耀在我的身上。这是创造性勇气的问题。如果我蹲在一堆煤火前面,那是于事无补的。……我知道,我是具有创造力的未知的入口。就像一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阳光,并在阳光下成长的种子,我敞开心扉,迎来伟大的原始创造力的无形温暖,并开始完成自己的使命。”他说:“要做一个人!首先拿你的身躯和血液去冒险,然后用你的大脑。冒险,历险,承受血液变化带来的折磨和喜悦。如果你是一个男人,你就会慢慢地、慢慢地体验一种伟大的觉醒,一种最后历险和觉醒的经验,意识方面的完全觉醒。如果你是个女人,便有一种奇怪的昏昏欲睡的蛇性觉醒,一种不思而知的直觉。”

劳伦斯眼中的男人和女人,男人是“那古老的红土亚当的儿子”,而女人则是“那个常和蛇打交道的夏娃的魔鬼的女儿”,“男人和女人真正相会时,对双方都是一种可怕的冒险。对她来说,危险在于唯恐她的女性会被男人灵魂中那一成不变的坚硬黑石毁掉;而对他来说,则是害怕蛇会把他拖倒,缠绕他的脖子,含着毒液亲吻他。”

关于性,劳伦斯说道:“她的内心会腾起火焰,首先映亮她的脸庞,然后照耀整个宇宙,那时,你就会说:‘她真可爱,那么楚楚动人。’我们心中被点燃起火焰,对一切的一切充满热情……”“性应该是一种真正的交流,一种真正的同情之流,慷慨而温暖,而不是诡计、心血来潮,或纯粹的威胁力迫。”“眼下,这种轻柔的生理知觉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我们变得更加温柔,使我们在这巨大的危险即将破裂、行将就木之时,永葆生命的活力。接受你自己和其他生物的性存在吧!不要怕它,不要害怕各种生理功能。”“性是人类生活中很有力度、很有益处,又十分必要的刺激。当我们感觉到它像阳光一样温暖,自然地流经我们全身时,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感激之情的。”

对于文学与艺术,劳伦斯指点出是什么使它们成为活着的东西。“如果那个银行职员真正对他的帽子有兴趣,如果他同帽子建立一种活生生的关系,戴着新草帽走出商店,神采奕奕,俨然换了一个人,那样的话,帽子才算有了生命。妓女也一样。如果一个男人同她建立了一种活生生的关系,即使只有那么一瞬间,那也是生命。”“如果一部小说揭示了真实而生动的关系,那就是一部有道德的作品,无论涉及的是怎样的关系。如果小说家尊敬这种关系,那写出来的就是一部不朽的作品。”……

再写下去,就全都是大段大段的摘抄了,当然那又不可能完整地表达劳伦斯的思想,但他的文章实在是太精彩,精彩得令人的灵魂那样地惊悸、激奋起来,而且又是那么地切合于我们堕落的现代社会。

“这种堕落有可能存在于两方面。欲望趋向于感官之欲的惰性,而冲动则趋向于僵化的理想和观念。这就是使人类从本能的、独立的、单纯的存在堕落到我们称之为自我物质化、惰性化或机械化的两大诱惑。一切教育都必须防止这种堕落。我们一生都必须尽力保持灵魂的自由和本能。生命运动永远不要降为一个僵化的行动。”

要做一个人!生命之火由内而外地熠熠发光,我们被照亮,被燃烧,我们活着。

宗 平

2006年9月

香山晴斋

后记

读过劳伦斯作品的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的作品具有很浓的哲学意识,也正因为如此,他一直被誉为伟大的思想家。而他的散文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通过这些富有想象力又颇具思辨特色的散文,我们可以窥见劳伦斯思想的主体。

最突出的,就是他关于文明和意识的论述。在劳伦斯看来,现代文明和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抹杀了人的个性,从总体上说,甚至戕害了人性。他一再强调,每个人都是思想的探险者。之所以需要探险,因为这个世界是未知的,而每个人又会因为个性的差异得出不同的探险结果。恰恰是这种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但现代文明和教育却旨在灌输大一统的社会意识,整齐划一的道德判断。说到底,就是对个人意识和创新思想的强奸和扼杀。在文明的束缚下,人的七情六欲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在文明的束缚下,人失去了心灵的自由,同时也失去了文明。

为了尽可能反映他散文的全貌,我们有意识地从他的几个散文集中挑选了以下三方面内容的作品:一、关于人的实质;二、关于性的论述;三、关于文学、艺术的功能和解释。

劳伦斯曾经说过,他的作品是写给五十年后的人看的。时至今日,五十年早过去了,但人们仍未必能完全理解他作品的内涵。因此,翻译劳伦斯的著作,尤其是他的散文,是对译者的严峻挑战。限于水平,译者只能将目前这个译本呈献给读者,就教于诸位。

译者

2006年9月于西子湖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文明的束缚下(劳伦斯散文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D.H·劳伦斯
译者 姚暨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76311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