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基于外资流入的分析/金融博士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国际收支阶段论为基础,借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物的数据,将理论和国际收支实践相结合,通过对不同经济体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了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现状,深层次、首创性地基于外资流入的角度研究其独特性存在的机理,提出了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模式调整的目标和政策取向。不仅在理论上填补了研究空白,同时也为我国的国际收支实践提出了很好的政策建议,具有深远意义。

内容推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既有悖传统的国际收支阶段论,又是现实中各国国际收支结构中罕见的。分析和研究其成因、趋势、成本收益和潜在风险不仅对于检验、丰富和完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尝试价值,而且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人民币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两难困境,探究其政策调整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在比较、分析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独特性的基础上,着力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综合考察了其成因,尤其是外资流人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而就其可持续性和潜在风险进行了理论、经验分析和模型预测,并提出了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模式调整的目标和相应的政策取向。全书共由四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第1章),以国际收支阶段论为依据,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金融数据,通过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国际收支结构的归类、横向和纵向考察,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理论上和现实中的独特性——国际收支“双顺差”。具体表现为:外资流入与经常项目顺差,尤其是货物贸易顺差并存;外资流入与自主性金融项目顺差,尤其是直接投资项目顺差并存;外资流人与净误差和遗漏借方(资本外逃)并存;外资流入与外汇储备增长并存。

第二部分(第2~6章),针对第一部分揭示的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典型特征,在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主要成因,尤其是外资流入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是在其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由综合国际竞争力、资本与外汇管制不对称、国内储蓄相对于投资过剩和汇率制度僵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的外资流入与其自主性金融项目顺差、外汇储备增长和净误差与遗漏逆差(资本外逃)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统计上却不是中国持续巨额经常项目顺差的解释变量,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尽管其与货物贸易顺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第三部分(第7章),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可持续性和潜在风险进行了理论探讨、经验分析和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5年后很可能会发生逆转,但只要中国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不超过4.7%,便是安全的;尽管中国的外债期限结构风险和长期偿付性风险已开始显现,但在对短期资本流动仍实行较为严格管制的条件下,中国的外资流入近期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逆转;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导致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将使中国宏观经济面临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即期升值、远期贬值和央行汇率政策及货币政策调整两难选择的困境。

第四部分(第8章),针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的趋势和潜在风险,提出了“可维持的经常项目逆差与外国直接投资(FDI)主导的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并存”的中国国际收支结构调整目标模式及相应的升级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和引进外资政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对外投资;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管制;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健全国际收支风险预警体系等弱化国际收支风险的政策主张。

目录

1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特征

 1.1国际收支结构的理论模式

 1.2国际收支结构的现实模式

 1.3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特征

 结论

2 经常项目决定的理论分析

 2.1传统的经常项目决定理论

 2.2消费平滑论

 2.3两部门资本增长率与贸易余额

 2.4外资流入的经常项目效应

 结论

3 中国的外资流入与经常项目顺差

 3.1 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一般性分析

 3.2从外资的角度分析中国经常项目顺差

 3.3 中国外资流人经常项目余额效应的实证分析

 结论

4 中国的外资流入与自主性金融项目顺差

 4.1基于投资阶段的分析

 4.2基于管制不对称的分析

 4.3基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结论

5 中国的外资流入与资本外逃

 5.1外资流人与资本外逃的内在机制

 5.2中国资本外逃的估计

 5.3中国外资流人与资本外逃的相关性

 结论

6 中国的外资流入与外汇储备增长

 6.1外资流入导致储备增长的机理

 6.2外资流入与外汇储备增长的稳定性

 6.3 中国外资流入导致外汇储备增长的成本与收益

 结论

7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潜在风险

 7.1经常项目转型

 7.2资本流入的逆转

 7.3人民币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

 结论

8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风险的防范

 8.1国际收支结构模式的调整

 8.2经常项目结构政策的选择

 8.3资本项目结构政策的取向

 8.4制度、环境的完善

 8.5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基于外资流入的分析/金融博士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940292
开本 32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12.4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