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新规范,主要介绍以砌体和钢筋混凝土为承重材料的多层建筑组合结构设计。为便于理解,书中用插图和结构构件计算例题作为补充说明,并列出参考资料供读者进一步学习之用。可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使用,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图书 | 多层建筑组合结构设计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结合新规范,主要介绍以砌体和钢筋混凝土为承重材料的多层建筑组合结构设计。为便于理解,书中用插图和结构构件计算例题作为补充说明,并列出参考资料供读者进一步学习之用。可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使用,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序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建筑也在日新月异,多层建筑普遍、广泛地发展,已由城市向农村拓展。由于用地的紧张、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数量增多、层数增多,高层住宅建筑群越来越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现象。 高层建筑都是组合结构,即由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混合的结构,如由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所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 本书介绍多层建筑组合结构,着重介绍以砌体和钢筋混凝土为承重材料的建筑组合结构。 结合新规范的发布,介绍和应用新规范就成为本书的主要内容。 为便于了解文字叙述,书中用插图和结构构件计算例题作为补充说明,并列出参考资料供读者进一步学习之用。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未作过设计的新手及有兴趣的自学成材者。 书中除参考文献外,还参考了由张天元(上海闵行建筑设计院)、钟彦廷(选煤设计研究院)和李海林(江西省建筑设计院)等提供的设计蓝图,从中摘取了局部平面结构、配筋图等(相应在书中为图4—25(a)、图4—25(b)、图4—27L-1A、图4—28L-1;图5—51井式梁布置图,图5—6l井式梁平法施工图(一)和图6—15TB-1配筋图、图6—17TB一2、TB一3配筋图)作为计算例题图,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地感谢。 限于本人水平,书中不当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多层建筑组合结构设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匡敏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1617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25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97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