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难当头/中国抗日战争史画
内容
编辑推荐

山河喋血,田园破碎,生灵涂炭,文明遭毁……60年前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那一段饱受蹂躏的浩劫,那一段梦魇般沉重的苦难,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翻开这套沉甸甸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画”丛书,一段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史雄伟地重现……

内容推荐

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八”事变,再到“华北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作为法西斯的急先锋,一步步把中国推向了灭亡的边缘。神州陆沉的严峻现实,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埋藏在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像核能一样积聚起来,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像黄河一样咆哮起来,汇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炼狱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中国人民投身到长达六年的局部抗战中。

目录

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00l  

▲“九一八”事变前的国内外环境/001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012

▲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026

▲日本炮制伪“满洲国”/033 

▲日本对东北的血腥殖民统治/039 

二、中国军民抗日怒潮的爆发/055 

▲中国共产党号召和领导抗日//055 

▲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060 

▲全国各界人民抗日救亡运动/074

三、气壮山河的“一·二八”淞沪抗战/083  

▲日本蓄意制造“一·二八”事变/083

▲国民党第19路军奋起抗战/089

▲全国各界对第19路军的支援/098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妥协和上海停战协定的签订/101

四、日本扩大侵略,中国军民进行长城、察哈尔抗战/107 

▲日本侵华的新步骤/107 

▲榆关战斗与热河弃守/111

▲长城抗战/115 

▲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120 

▲察哈尔抗战/120 

▲福建事变/128 

五、日本加紧蚕食华北、内蒙,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31

▲日本分离华北、内蒙的侵略政策/131

▲日本蚕食华北、内蒙/137

▲日本对华北的经济掠夺/144

六、救亡运动高涨,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149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49

▲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转变/163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171

▲西安事变/183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194

七、国共两党进行全国抗战的准备/199  

▲中国共产党迎接全国抗战的思想、理论、组织和干部准备/199 

▲中国工农红军对日作战的直接准备/208

▲陕甘宁苏区积极创建抗日、民主模范区/212

▲国民党政府的抗战准备/215  

八、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225  

▲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225 

▲摆脱裁军会议的约束及日德勾结/232 

▲制定全面侵华战争计划/236

▲扩充军备,加强部署,频繁演练/238

试读章节

东北抗日义勇军兴起后,对各处日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在东北三省及热河省的172个县中,义勇军活动遍及102个县之多。他们为挽救危亡,反对侵略,出生入死,或袭击敌伪据点,或破坏铁路桥梁,使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1932年,抗日义勇军袭击辽、吉两省重要城市30次,从侵略者手中夺回县城40多座。据日伪官方报告记载,自“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2月止,日伪军战死人数为6541人,平均每月“讨伐”义勇军1500多次,阵亡官兵73人。由于义勇军的奋起抗战,不仅牵制了日军大批兵力,而且给敌以很大杀伤,从而延缓了其侵略步伐。

义勇军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其自身有难以克服的弱点:义勇军领导成员复杂,政治上缺乏明确具体的纲领和政策,组织上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和军事指挥,行动上缺乏周密的协同和计划,加之各派之间又没有良好的内部团结和严明的纪律,因此,在优势的日军进攻面前,义勇军很快即遭到严重的挫折和失败。自1932年10月开始,日军为了解除扩大侵略战争的后顾之忧,集中6万兵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向义勇军发动进攻。到1933年初,30余万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基本力量陷于瓦解,轰轰烈烈的义勇军抗日运动走向衰落。P68

序言

1931年9月18日,随着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北大营的隆隆炮声,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蓄谋已久的欲独霸中国的侵略战争,此后蚕食鲸吞,步步进逼。侵略者铁蹄所踏之地,山河喋血,田园破碎,生灵涂炭,文明遭毁。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救亡图存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各阶级、各党派、各团体以及海外侨胞,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英勇斗争。中国抗日战争,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历史过程。中国人民用巨大的民族牺牲和悲壮的抵抗行动,终于赢得了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胜利,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正气歌。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壮举,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作为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了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一洗百年屈辱。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增强了中国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战场。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并以自己在东方战场上艰苦持久的对日作战,有力地支援、配合了欧洲和其他战场反抗德、意法西斯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尊重。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居安思危,多难兴邦。虽然抗日战争的烈火硝烟已经熄灭60年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神州陆沉之际所进发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于自己民族历史命运的危机意识,在今天并没有失去现实意义。君不见,当今的世界并不很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依然存在,军国主义的幽灵正在死灰复燃。我们理应更加珍视那段并不遥远却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也有必要重温我们的先辈在当年发出的召唤: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难当头/中国抗日战争史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78569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