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是影响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本书分析了影响学校教科书出版、发行和采用各环节的各种因素,同时强调了教科书的双重特征。一方面,教科书可以看作是社会强势群体用以建立政治和文化秩序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教科书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大众揭露学校知识和选择性传统背后利益冲突的手段。
图书 | 教科书政治学/影响力教育理论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科书是影响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本书分析了影响学校教科书出版、发行和采用各环节的各种因素,同时强调了教科书的双重特征。一方面,教科书可以看作是社会强势群体用以建立政治和文化秩序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教科书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大众揭露学校知识和选择性传统背后利益冲突的手段。 序言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表面上看,教科书传递的知识是中立的,但实际上它们只是“正式知识”的传承者。这些知识是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参与教科书选择的各种因素呈现的,是决定教育政策的学校、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各种现实力量的一个缩影。 《教科书政治学》中的文章分析了影响学校教科书出版、发行和采用各环节的各种因素。这些文章同时强调了教科书的双重特征。一方面,教科书可以看作是社会强势群体用以建立政治和文化秩序的道德体系;另一方面,教科书也可以看作是社会大众揭露学校知识和选择性传统背后利益冲突的手段。 虽然这些文章分析的角度不同,但作者们都关注学校作为权力斗争场所的问题。其中一些作者是国际知名的课程和教育政策问题方面的专家。有些文章分析了教科书出版中包含的文化、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因素;有些文章阐述了进步作家、教育工作者和劳动人民是如何改造教科书的;另有些文章则剖析了学生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是如何选择、解读和抗拒那些“合法知识”的。综合这些文章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文化政治学揭示了当前关于教科书问题的斗争,而教科书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争取学生的心灵世界! 现代社会教科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双重的:一方面,学生可获得的信息渠道日益多元,使传统教科书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对教科书批判性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教科书依然是课程的中心环节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教科书的地位同时也得到教师和考试制度的权威的强化。如今不断深化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给教科书的内容、使用和外部环境都带来了剧烈的变化,教科书在学校教育的地位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力需要重新评估。而这方面的研究至今还未被系统地纳入我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 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来自哪里?这些教科书为谁的利益服务?教科书传达的意义背后存在怎样的竞争和矛盾?这些关系对教学活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如何在保持自己教育理想的同时又能出色地使用这些教科书?本书的作者们普遍认为,教科书是一个政治的产物。教科书传递的只是“正式知识”(official knowledge),而非中立的知识,因为教科书是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的结果——它们要体现教育重要决策者的意图;要体现教育专家的思想;要为出版社的利益服务;也要为那些帮助学生通过标准化考试的学校和教师利益考虑,等等。教科书是教育决策者、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影响学校教育的一个缩影。 虽然要分析教科书在更为宏观的社会背景下的意义是困难的,但本书还是揭示了关于教科书对教育活动本身可能的影响,即教科书使学校的课程日趋标准化,但也妨碍了教师技能的提高。教科书传递给学生的关于性别和社会阶层的信息与他们现实生活的情况相矛盾,而教师则愈加远离对课堂教学的专业控制权。教科书试图传达的信息远非学生能够把握,因而也把教材与人性和人的潜能的张扬隔离开来。教科书表面上的便捷性和背后的权威认证,剥夺了学生和教师分析和实践日常事务的能力,教科书在人们的心中建立起一种“一切不可改变”的意识,从而否定了人们作出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教科书从编写、出版、选择到使用的过程,反映了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关系,其中少数精英人物占据了主导,他们只是把有限的教科书权力交给了教师和家长。在强调教科书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实用性的今天,关注教科书对教育活动产生的潜在或现实的影响是必要的。 不能期望通过理性分析改变教科书制度的现状,但保持对教科书问题复杂性和潜在影响的敏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教科书使用中宗教式的盲从,同时在面对教科书世界和现实的冲突时也可以避免些许尴尬。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本书原版时间较早,我们却发现它还是能给予所有关心教科书问题的人们以方法论的启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科书政治学/影响力教育理论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M·阿普尔//(美)L·克丽斯蒂安-史密斯 |
译者 | 侯定凯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423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5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23.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8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