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美术史(21世纪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按照时间逻辑,系统、详尽地论述了我国古代各类美术的历史,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在有关章节,还简略提及了建筑艺术,以扩大美术史的容量。

序言

中国美术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共同的宝贵财富,中国美术史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鲜明的东方民族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东方美术体系的主流。我们学习和了解中国美术史,既丰富了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提升了审美意识,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对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或工作者而言,通过系统了解中国美术史发生、发展的状况,透彻地掌握不同时期美术门类的发展流程和主要艺术特征,分析、判断每个时期的成就和局限,以扬弃的精神对待文化遗产,提高自身对美术作品欣赏、鉴赏的能力,这是必需的。另外,通过借鉴、吸收与充分利用我国这一文化资源,从而创作体现具有新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中国美术史亦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

本书的编写吸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注重近些年来考古的新发展,以出土的实物资料补充过去美术史中的不足,比如新发现的四川广汉三星堆,我们对其艺术特征和艺术风格作了详尽的介绍。在美术史的年代划分上,按照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进行美术史的断代,并结合每个历史时期对美术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因素,来看待美术发展的脉络和成就。在撰写美术史的结构安排上,我们把美术类犁划分为四大块,即民间美术、宗教美术、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在这四大类美术中,它们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既包容又相互分离。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源头,同时,民间美术或许一开始就包含着宗教的因素,如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图腾等。两王母作为我国神的艺术形象早在汉代就形成了,然而作为主体的、大量的宗教艺术的形成和形式的出现,则是始于汉代的佛教东渐,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美术,而佛教美术大多是民间画工所为。

原始社会时期无所谓民间美术和宫廷美术,但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美术就形成了由统治阶级所掌握的文化,自然也就出现了与民间美术相对应的宫廷美术,宫廷美术一旦建立,立刻成为美术中的主流并占主导地位。文人参与美术活动在魏晋时期就开始了,书法艺术成熟得更早,文人画在唐代时期大为兴盛,到了宋代达到鼎盛状态。

根据这一结构,我们系统地加以分类,逐一进行介绍,如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同时对绘画理论和书法理论也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在有关章节中简略地提及了建筑艺术,以扩大美术史的容量。根据美术的门类,层层剥离,将绘画又分为山水、人物、花鸟、壁画等品种。版画因出现较晚,因而被单独列为章节。美术史的发展不应仅局限于作品本身,对于书画理论文献的阐述,也应有足够的重视。在写作中,行文从与古代文献到书画作品的互相渗透、互为印证,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理论章节,使读者对美术史有更为详尽、更为全面的了解。对每个历史时期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尽可能地给予公正的分析评介。在图片的选择上尽量做到全面丰富,尤其是对一些鲜为人知的画家和作品,也给读者提供一个直观的印象。对承前启后的各大名家,除了在文字上给予重点介绍外,均安排一幅代表作品,以帮助读者更深层次地领会和了解其人。在对美术史上的重大流派作重点介绍的同时,对少数民族的美术成就也给予应有的介绍。

学习和研究美术史,首先要读懂美术作品。我们从每幅作品的具体分析入手,结合文献资料,对博物馆和古代美术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由于我们学术水平和掌握的资料有限,难免有所疏漏,真诚地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2003年1月于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美术史(21世纪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丽君//李倍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811833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4-02-01
首版时间 2004-02-01
印刷时间 200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图书小类
重量 0.6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20.9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70
21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