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图书 | 大学中庸/中华古典珍品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内容推荐 对每个孩子的一生来说,学校的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他学习的兴趣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可以开启人们的智慧!《大学》、《中庸》是中国古典珍品之一,充分考虑了青少年读者的特点,文字力求简洁明了,让读者们都能读得懂。相信,青少年朋友们诵读本书,一定会开卷有益,既能增长文学知识,也能得到美的享受,更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目录 大 学 大学 一、"经文"章 二、释"明明德"章 三、释"新民"章 四、释"止于至善"章 五、释"本末"章 六、释"格物致知"章 七、释"诚意"章 八、释"正心修身"章 九、释"修身齐家"章 十、释"齐家治国"章 十一、释"治国平天下"章 中 庸 第一章(纲领) 第二章(知人) 第三章(正心) 第四章(正心) 第五章(修身) 第六章(审问) 第七章(明道) 第八章(正心) 第九章(正心) 第十章(明道) 第十一章(正心) 第十二章(知物) 第十三章(笃行) 第十四章(修身) 第十五章(齐家) 第十六章(齐家) 第十七章(知天) 第十八章(齐家) 第十九章(齐家) 第二十章(治国) 第二十一章(知性) 第二十二章(诚意) 第二十三章(诚意) 第二十四章(治国) 第二十五章(诚意) 第二十六章(博学) 第二十七章(修身) 第二十八章(明道) 第二十九章(明辨) 第三十章(知法) 第三十一章(修身) 第三十二章(诚意) 第三十三章(正心) 试读章节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所谓治家首先在于修身的道理是:人们对于自己所亲近喜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所鄙视厌恶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害怕敬畏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怜悯同情的人会有偏袒,对于自己轻视怠慢的人会有偏见。所以喜好某人却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某人却能知道他的优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天下实在是少有啊!所以有句俗话这么说:“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得难看,也没有人会对自己那长势茂盛的禾苗感到满足。”这就是不修身不能够治家的道理。P28-29 序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博大精深的中华古典文学珍品介绍给广大青少年朋友和古文研读者,我们精选版本,重新整理,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作品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将内涵不断延伸,将外延不断扩大,最终编纂成《中华古典珍品》系列,第一批12本顺利出版。 中华古典宝库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远非我们所能面面俱到地兼收并蓄,所以我们收集的作品主要以流传久远并被当代社会及文学史广泛认可的佳作名著为主,意在使优秀作品能为当代读者所接受理解。为此我们注重选编、选译、选注及点评水平的提高,对作品中的疑难句段做重点注释,突出主题,显示特色。相信《中华古典珍品》系列会帮助有一般阅读能力的朋友,加深对古典作品原著的理解,做到开卷有益。 本系列书的编排定位,以帮助读者达到精读为目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读书兴趣及经济承受能力,对部分章节有所删减,注重古典文学作品的通俗性及普及性,充分体现轻松读书、娱乐读书的宗旨。 因我们水平有限,未能使案头工作更上层楼,不免心存遗憾。但可以欣慰的是我们努力了,见到了成果。相信广大读者能和我们一样,畅游于古典文学珍品的海洋,博览群书,充分享受人生这一大乐趣。 编译者(2005年4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学中庸/中华古典珍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战国)曾参//子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7241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0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1 |
丛书名 | |
印张 | 4.625 |
印次 | 5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191 |
宽 | 14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