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领导有感悟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是一种感悟型的文化,中国历史又浩如烟海,隐藏着许多精彩的管理故事,涉及方方面面,其成败盛衰的经验教训足以成为后人的宝贵借鉴。本书旨在纵览古今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兴亡得失的历史,事理结合,夹叙夹议,力求给管理者一些思维上的启迪与借鉴,推开历代管理智慧的大门,有所感悟,提高从历史中再学习的潜质,经便古为今用,将历史中蕴涵的管理精髓转化为实践中创新的源泉,在管理岗位上游刃有余,达到事业的巅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大权独揽的利弊何在

 1.韩非论权:大权独揽才能上令下达/3

 2.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大权独握/5

 3.汉武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8

 4.明太祖:削去权杖上的棘刺/10

第二章 权力下放的尺度如何把握

 5.未雨绸缪:东郭牙为何反对立管仲为“仲父”/15

 6.八王混战:分权过度的危害/17

 7.康熙帝:鳌拜不得不杀的理由/21

 8.清军机处的设置:分权适度才能高效/23

第三章 如何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权力

 9.“凡事问管仲”的启迪:大胆任用你看准的下属/29

 10.诸葛亮遗恨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32

 11.符坚淝水惨败:刚愎自用者的可悲下场/36

 12.曾国藩抓住“牛鼻子”:放权不分权/39

第四章 后宫专权说:红颜祸水还是皇帝无能

 13.吕雉:从布衣荆钗到临朝称制/45

 14.武则天:狐媚偏能惑主,蛾眉不肯让人/49

 15.慈禧:真的是亡清的罪魁祸首吗/54

 16.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皇权与后宫琴瑟和谐的范本/57

第五章 太监专权说:阉割后的疯狂

 17.赵高:玩弄皇帝于股掌间的亡秦刽子手/65

 18.魏忠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阉党集团缔造者/70

 19.李莲英:集荣与宠于一身又能善终的大太监/75

 20.宦官专政:帝王专制制度培植出来的畸形毒花/79

第六章 外戚专权说:娘家人的野心

 21.窦氏专权:东汉历史上第一个外戚专权的黑暗时代/85

 22.王莽篡汉:靠精湛演技,欺世盗名骗取天下/88

 23.邓太后擅权: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93

 24.杨坚建隋:准确地把握进退时机/97

第七章 奸臣误国说:无昏君哪来奸佞

 25.李林甫:口蜜腹剑、蒙上欺下的奸臣/105

 26.秦桧:替皇帝背黑锅的人/108

 27.严嵩:阿谀奉承、败坏朝纲的奸臣/112

 28.避免奸臣当道:择官要以德才兼备为准则/116

第八章 功臣缘何大都不得善终

 29.功高震主:刘邦为何要杀韩信/12l

 30.怀才不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谁之过/125

 31.开门止诬:郭子仪的聪明之处/130

 32.历史怪圈: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134

第九章 皇帝疑心太重要不得

 33.勾践杀文种:功高震主引起的恐慌/141

 34.明太祖醉计试大将:君臣之间的游戏规则/145

 35.袁崇焕之死:“功到雄奇即罪名”的悲剧英雄/149

 36.崇祯帝亡国:疑心太重失江山/153

第十章 何为忠臣的标准

 37.比干剖心:谁能书阁下,忠胆千古存/159

 38.洪承畴“择明主而事”:忠臣未必不事二主/162

 39.岳飞与郭子仪:谁才是真正的忠臣/166

 40.忠臣的最高境界:“忠国不忠君,忠民不忠人”是为大忠/170

第十一章 何为最佳的君臣关系

 41.齐景公与晏婴:好脾气的君主与善于讽谏的大臣/177

 42.刘秀与冯异:用好一个“柔”字可战无不胜/181

 43.刘备的人格魅力:什么样的君主才能令人卖命效力/184

 44.唐太宗与魏征:明主与忠臣的完美组合/189

第十二章 怎样才能成为用人大赢家

 45.孟尝君与他的门客:鸡鸣狗盗之雄亦能“得士”/197

 46.诸葛亮的败笔:从诸葛亮用人失误说起/202

 47.曹操:兼用诚伪,得人自有妙方/208

 48.成吉思汗:只要是人才,就绝不放过/212

第十三章 什么才是最佳的管人之术

 49.吴起带兵:吸吮脓血为哪般/219

 50.武则天的“出其不意”:戏耍告黑状之人/221

 51.雍正帝铲除年羹尧:抓住把柄,让抖威风的人靠边站/223

 52.胡雪岩的感情投资:给下属—个努力的理由/227

第十四章 树立权威的要诀是什么

 53.司马穰苴治军:威在上立/233

 54.孙武的冷酷:该出手时绝不能心软/235

 55.刘邦功人功狗论:管人不能仅仅靠命令/238

 56.乾隆帝严惩手足:原则问题绝不能含糊/241

试读章节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对领导者驾驭下属的谋略,阐发过精深的见解,其中影响最大者便是“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理论。

韩非认为:聪明的领导者.应该“背法”、“处势”、“执术”。“法”,即法令规章制度, “势”是权力,“术”是权术。“法”、“术”、“势”三者统一起来,相互配合。就能居万人之上,维持统治秩序。

“法”、“术”、“势”三者比较起来,韩非更加强调“势”。在领导者的驾驭活动中,权力的作用更为紧要。韩非说:“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尧是古代的圣明之君,可当他没有取得帝王地位的时候,连三个人也治理不了;桀虽为无德无能的残暴之辈,可坐在天子的地位上,却可以为乱天下。这就说明能否驾驭下属,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有没有权势。有权力,就能驾驭人,无权力就不能驾驭人。韩非举例说: “飞龙乘云,腾蛇乘雾,而龙蛇与蚓蚁同类,则失其所乘也。”飞龙和腾蛇之所以能够在万里高空腾云驾雾,飞来游去,变化无穷,就因为有云雾作依托。一旦云消雾散,失去赖以生存的条件,便再也没有那样神奇的光彩了,就与蚯蚓和蚂蚁差不多。对领导者来说,所依托的东西.就是权力。有权力,就可居万人之上,驾驭下属;失去权力,便只能受制于人。为此,韩非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驾驭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驾驭者本人德能的高低善恶,而仅仅在于是否具有权力。为此,聪明的领导者,应遵守这样的原则:“不养仁爱之心,但增威严之势。”不必讲求仁爱道德,要把驾驭活动的重心放在增加和维护自己的权力上面。为此,要把兵权、财权、赏罚、任免之大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谨防枝强干弱、尾大不掉。韩非还提出了许多防治下属侵权夺权的办法,诸如好恶意向深藏不露,设置暗探等等。

韩非可称为中国的权谋之祖。他对权力的认识,是从极端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的,为此,有许多与此相关的思想,是不足取且必须批判的。同时,他将领导驾驭活动放在单纯的、赤裸裸的权力基础上,否认其他因素对驾驭活动的作用,这显然是一种比较片面的认识。但是,从驾驭之术的角度去全面考察,韩非的思想也有许多合理之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都说明一条真理:没有权力.就不能驾驭.驾驭和权力不可分离。这在军事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没有权力,就不能带兵,不能打仗,更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诸葛亮说过: “夫兵权者,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欲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兵事,亦如玉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滔戏浪,何可得也。”没有兵权,就象鱼龙离开海洋一样,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无从施展,谈何驾驭?

领导者的驾驭之权,简而言之,无非四项:任、免、赏、罚。其中每一项都与人的利益紧密相关。领导者要想获得一种行为,就必须首先设法使这种行为与相应的利益联系起来,使人们敬畏,不敢掉以轻心。晋升和奖赏,对一般人来说,都是愿意得到的,并且是比较强烈的需求。领导者将任免奖惩之权掌握在手里,把握是否满足、如何满足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满足下属的需求,这就从根本上控制住了下属。

身为领导者,必须要大权独揽,才能有效地驾驭下属,如此,方能上令下达,保证命令和措施得以快速的贯彻实行。P3-4

序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重温典故,会发现用古文言记录下来的文化典籍,其辞藻洗练而意蕴隽永。从历史管理典故中深入挖掘,我们往往不难找到现代领导艺术的渊源,使现代领导者能够“考古人之成败,鉴今日之得失”。

进入新世纪以来,管理学界也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正逐步朝东方回归。西方的管理学家们开始认识到.他们的那一套方法不是万能的,并且开始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寻找智慧。联通、实达、乐百氏、王府井百货、康佳等企业的“麦肯锡路线”走得并不成功,于是麦肯锡发出了“南桔北枳”的慨叹。学GE受困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比如德隆集团的唐氏兄弟、托普的宋如华、三九集团的赵新先都是如此。2004年韦尔奇在北京与中国CEO的高端对话中,对‘FC[。集团总裁李东生就耸耸肩说:“TCL的问题我解决不了。”这一切都促使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寻找外援的同时,不忘内省,从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精华中去领悟经营管理之道。正如李东生所说:“20年前。中国企业家不看西方管理的书籍,那是无知;20年后,还只看西方管理书籍,那就是无能了。”

研读历史而为管理所用,目前已经成为了当代企业管理者的自觉行为。成君忆的《水煮三国》一经问世,即受到热烈追捧,目前已经重印23次,销量超过80万册;TCL的李东生、联想的柳传志一手学韦尔奇.一手学曾国藩;海尔CEO张瑞敏和成都恩威集团董事长薛永新以老子的“道”、“无为”思想指导企业的管理;长虹前CEO倪润峰“早年学三国演义,后来学红楼梦”,认为:“宁荣二府的管理有问题,长虹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摩托罗拉前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赖炳荣,就将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成功归因为“了解中国文化.尊重中国国情”。而西门子中国总裁兼CE0贝殷思也很自豪地说:“学会了喝茅台酒谈生意。”思科的中国区总裁杜家滨在美国旧金山总部实行“国民外交”,强烈建议“思科总部的每个员工都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现行政策”。把企业管理归到中国历史上的某种文化形态下,俨然成了当今社会的时髦。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中国历史浩浩荡荡已走过数千年,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绚烂而华美的故事,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刻的领导思想。大凡管理有成者,没有不精于以史为鉴的。古代的许多帝王将相,颇具领导艺术才能,对于提高现代人的管理水平,仍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因此,读史过程中若能有所体会感悟,对提高我们自身的领导和管理水平自然会有所裨益。

当然.读史的最大功用在于从那些历史事件中学习经验,接受教训.从历史的长河里汲取智慧,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提供借鉴,以便正确做出管理工作中的决策,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因为在中国做领导这样的“营生”,不了解历史真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中国文化是一种感悟型的文化,中国历史又浩如烟海,隐藏着许多精彩的管理故事,涉及方方面面,其成败盛衰的经验教训足以成为后人的宝贵借鉴。本书不是进行生硬的历史说教,而是旨在纵览古今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兴亡得失的历史,事理结合,夹叙夹议,力求给管理者一些思维上的启迪与借鉴,以便古为今用,将历史中蕴涵的管理精髓转化为实践中创新的源泉,在管理岗位上游刃有余,达到事业的巅峰。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行文至此,笔者已对身处何年浑然不觉,犹如“庄周之于蝴蝶”,总感觉历史恍如昨日。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永远都不会失去意义。但愿读者也能从书中提到的历史典故中有所感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领导有感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87120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035.2-4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