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舍评传/中国现代名家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现代名家传记丛书中的一册,记载了老舍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平民作家是解读老舍的钥匙。我们抓住平民作家做文章,探讨老舍平民和作家的复杂意识的生成、发展、表现和演变,对老舍生活和创作的影响,突出他平民作家的性格组合。

目录

第一章 “小羊圈”胡同

第二章 无愧庭花五度红

第三章 走上创作路

第四章 回国前后

第五章 济南——第二故乡

第六章 海滨梦难圆

第七章 酸苦与振奋

第八章 重荷之下

第九章 贫病不能移

第十章 美国之旅

第十一章 新的生活

第十二章 在矛盾中坚持

第十三章 身不由己

第十四章 舍身太平湖

附:参考书目

后 记

试读章节

第五章 济南——第二故乡

齐鲁大学內外

1930年7月,回国不久的老舍接到邀请。到位于山东济南的齐鲁大学执教。由此开始了他在济南四年的生活。济南四年虽然也有不少感伤的回忆,但总起来说是美好的。多年以后,老舍回忆往事。深情地说:“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是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明显的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刻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齐鲁大学原来是“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是一所由美国教会创办的高等学府,校址是现在的文化西路路南。老舍刚到这里的时候住在齐鲁大学办公楼(原名“马喀考米喀楼”,现为山东医科大学办公楼)二楼西头南边的第一间屋子,在这里住了大约一年的时间,结婚后才搬到别处安家。

老舍来济南之前,已经发表了四部长篇小说,算得上新文学界有名气的作家,因而受到很高的礼遇: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林济青先生亲自到车站迎接;老舍一人校就被聘为文学教授。关于老舍在齐鲁大学的任职。众说纷纭,曾有老舍开始受聘副教授,因为课教得好很快被聘为教授之说,但据1930年10月出版的《齐大月刊》上刊登的《新职员之介绍》中所述:

舒舍予,北平人,北平师范毕业,曾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文教师,现任本校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任文学院文学教授。

齐鲁大学算不上名校,却也集聚了不少学富五车的学者,但老舍的到来,还是掀起了风波涟漪。有人读过他的小说,仰慕他的名气,从名字上猜测老舍如何如何,及至见到老舍,却发现与他们想象的有很大距离。有的学生后来回忆说,他“竟只有三十多岁年纪:身材不高,清瘦,梳分头,戴圆片金丝眼镜,两眼异常有神。他身着一件西式白色纺绸衬衫,举止洒脱,气度不凡。但绝对没有一般留洋归来者那种洋味十足的绅士派头,也不见得有何名士风流的逸气,与我想象中那位被称作‘《论语》八仙’之一的幽默大师毫无共同之处”。接触时间长了,他们发现老舍是“没有一般那些大教授、大作家的架子”的平民作家。在济南,这位平民作家迎来了他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同时,也开始了他在齐大教书育人的教师生涯。P112-113

序言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是十分特殊的一个,与那些出身书香门第、豪门大户、破落人家、小康家庭的作家不同,他是从北京的小胡同、贫困的大杂院里走出来的平民作家。

老舍的人生追求和文学创作大都与大杂院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一生中写得最多、最好的是大杂院的生活。只要涉及大杂院,他便妙笔生花,把他最深切的感受含血带泪地倾诉出来。 《骆驼祥子》是他最得意的作品,精彩之处很多,但最生动感人的文字则是对大杂院贫民生活的动情描写。即使他后来跳越平民台阶成为著名的作家,成为政府官员,被众多的社会角色同化了,异化了,他身上仍然带有很强的大杂院出身的印记。这种印记,说白了,就是与生俱来、相伴始终、任何时候都难以磨灭、与众作家不同的平民意识。

老舍具有很强的平民意识和平民的审美趣味。他熟悉中国民间通俗文学,熟悉平民的审美趣味。他发誓要用平民的千字文写作,并且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着这种努力。他费尽气力制作通俗文艺,按照民间形式进行写作,向民间形式看齐靠拢。他写了大量的鼓词、快板、歌词、相声等通俗作品。这些作品是他文学世界的重要构成,也是老舍之为老舍的重要内容。他作品的语言是地道的北京市民语言。如果说某个区域的语言也有三六九等,可以分为文人淑女语言和市井平民语言的话,那么他的语言属于后者。即使在那些纯艺术作品中,在他全力向高雅的艺术殿堂攀登、写作纪念碑式的作品的时候。也广泛使用市民语言。

平民意识和平民审美情趣成就了老舍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他沿着平民文艺的道路走进辉煌的艺术殿堂,并且在历史发展的某一时段成为文学的旗帜。他被各个群体所接受。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获得各种力量都能接受的殊荣。

但老舍又是一个现代作家,他具有现代作家的审美眼光、艺术追求和艺术品位。他很早就接受了包括现代主义在内的外国文学思潮,并且在创作中表现出很强的现代意识。他以世界上伟大作家作品作为典范,立志写出世界一流的作品,奋力攀登艺术高峰,并且在不懈的奋斗中也确实写出了具有世界品位的作品。这些都显示出现代作家的视界和境界。

老舍也不是纯粹的平民。他接受过包括大量的异质文化在内的现代文化的熏陶,他受过相当高的文化教育。尤其是他在国外居住过很长时间,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其文化心理的现代意识和作家的现代追求在什么时候都要顽强地表现它的存在,试图左右老舍的言行,要他以现代作家的姿态出现在时代舞台上。他不看重他的现代作家身份是一回事,他是地道的现代作家又是一回事;就像他有甘当工农群众的自觉,而这种自觉能否发挥作用一样,人有时候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无论外力的作用还是内心的追求,都是如此。

两种心理力量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老舍文化心理的矛盾运动。也构成了老舍文学世界的色彩斑斓。老舍之为老舍,其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两种心理力量的对立统一。广而言之,老舍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的许多都可以从平民和作家的矛盾组合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老舍的创作道路大体沿着两条线路发展。一条是以《二马》、《离婚》、《猫城记》、《月牙儿》、《断魂枪》、《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形成的线路,这是通往高雅艺术殿堂的线路;一条是《赵子曰》、《小坡的生日》、抗战时期的通俗文学、建国后配合政治运动创作的戏剧作品及其他艺术形式形成的线路。两条道路有交叉重叠,有平行发展。彼此互相渗透,消长变化无序。老舍的创作始终在这两条线路之间徘徊,或者说高雅和通俗两条线路相结合构成了老舍的创作道路,构成了老舍的文学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风格特征。

创作道路相关的是老舍的人生追求。老舍具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叛逆精神,独立品格,文明追求,价值取向。他赞成现代文明,致力于现代文化建设,为国家和民族的现代性发展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具有平民意识,没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优越感,对自己的生活、发展都很低调。他的交往,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有真诚相待的朋友。他和他们很随和很平等地交往交流。

这种认识是我们这本书的主题格调。我们理解。为老舍作传,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编排大事年表,写老舍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过什么事。我们是要通过这些活动写出他的为人,他的性格,他的心理构成,寻找和展示他一生行状的心理原因。在我们看来,老舍之为老舍,他生活和创作道路的延伸,他文学世界的构成,他与其他作家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平民作家。

平民作家是解读老舍的钥匙。我们抓住平民作家做文章,探讨老舍平民和作家的复杂意识的生成、发展、表现和演变,对老舍生活和创作的影响,突出他平民作家的性格组合。也许我们的认识不尽全面,我们的写作未能贯穿始终,也许我们发掘得还不够深刻,不够彻底,对某些问题的解读还存在某些偏差,但我们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我们希望这种努力对读者认识老舍有所帮助。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对认识老舍有所帮助。

作者

2005年6月

后记

八年前,我们(石兴泽、刘明)出版过一本《人民艺术家——老舍》。这次再版,对大部分内容做了调整和修订,因为时间紧张,我们又都忙于教学和行政事务,就组织了一个编写小组。我们负责商定主题,开列出各章的题目、小标题和支撑材料、写作思路,然后进行了分工:在石兴泽的指导下,李刚撰写第一、二两章,同时帮助王利民完成了第五章;胡艳艳撰写第三、第四两章,石小寒撰写第六、第七两章;在刘明指导下,蒋建华撰写第八、第九、第十章,王爱华撰写第十一章,李玮撰写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章,许昌撰写第十五章。  初稿完成后,由石兴泽、刘明进行了细致认真的修改订正,并重写了某些章节以保证质量。最后全书由石兴泽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著述,限于本书写作体例,未能在书中一一注明,敬请谅解。谨向著作的编写者表示衷心的谢忱。

作者

2005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舍评传/中国现代名家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兴泽//刘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07686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0
15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