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经济学价值学说,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作者思想观点的形成,发展过程和表达了作者最新思考的成果。本书还从作者已发表的评介和怀念自己的恩师陈岱孙教授。通过这些著述和文稿,我们不仅可以分享教授们的研究成果,领略他们的学术风格,而且可以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学研究的思想脉络,反思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经济实践以及经济学理论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程。
图书 | 经济价值论再研究(晏智杰文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经济学价值学说,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作者思想观点的形成,发展过程和表达了作者最新思考的成果。本书还从作者已发表的评介和怀念自己的恩师陈岱孙教授。通过这些著述和文稿,我们不仅可以分享教授们的研究成果,领略他们的学术风格,而且可以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学研究的思想脉络,反思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经济实践以及经济学理论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经济学价值学说,其中少部分是过去发表的,大部分是新近撰写的。过去发表的文章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作者思想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新近撰写的这些论文、提纲或笔记,则集中表达了作者最新思考的成果,并对近年来劳动价值学说论争中出现的一些主要不同观点作了适当地回答,它们是对《劳动价值学说新探》(2001)和《灯火集》(2002)的补充和发挥。 本书还从作者已发表的评介和怀念自己的恩师陈岱孙教授的文章中,选出了有代表性的几篇,希望以此表达我们对这位人伦典范和学界泰斗的永远怀念。 目录 经济学价值论研究 劳动价值论:反思与争论 应当承认价值源泉与财富源泉的一致性 价值源泉和财富源泉“两分法”质疑——对一种流行观点的评论 恩格斯与价值转形理论 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吗? 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地位——新劳动价值论问答 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资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题 为什么“拓展论”不足取? “总体工人”的提法能说明什么? 张珺著《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序言 郑克中著《客观效用价值论——重构政治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序言 靳毅民著《经济学新原理》简评 访台讲演:大陆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经济学建设 西方经济学史新论 威廉·配第的价值论是二重的 重评亚当·斯密的价值一价格论 魁奈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瓦吉《魁奈经济学》评介 评析德·昆西《三位法学家的对话》 w.S.究竟是谁?——关于1581年《论英王国公共财富》作者的阅读札记 对李嘉图评论斯密价值论的再评论 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撰写条目选 陈岱孙学术思想探讨 陈岱孙的学术生涯与成就 陈岱孙著《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评介 陈岱孙学术精要之解读(节选) 批判与借鉴——读《陈岱孙文集》 深切怀念陈岱孙教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经济价值论再研究(晏智杰文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晏智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962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8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首版时间 | 2005-09-01 |
印刷时间 | 200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56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