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在您面前的是一部关于女性身体写作及其他的访谈录,女作家张抗抗和各大媒体记者、电视人、批评家等进行了或尖锐、或平实、或深入、或随意的对话,是您走进、走近“女性笔下写的女性”的一个可靠窗口。
图书 | 你是先锋吗(张抗抗访谈录)/文汇原创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呈现在您面前的是一部关于女性身体写作及其他的访谈录,女作家张抗抗和各大媒体记者、电视人、批评家等进行了或尖锐、或平实、或深入、或随意的对话,是您走进、走近“女性笔下写的女性”的一个可靠窗口。 内容推荐 近十年来,陆陆续续的在写作之余,女作家张抗抗和各大媒体记者、电视人、批评家等进行了或尖锐、或平实、或深入、或随意的对话,留下了这十多篇访谈录,如今结集成书。那也许是一些在小说中无法或者不该直接表达出来的想法;也许是被访谈者“逼迫”的结果;也许只是一些思维的碎片,在某些瞬间溜出了牙齿的防守线——这些有关先锋、市场、女性等等的对话。 目录 你是先锋吗? 杭州是我的血肉 关于文稿竞价 市场,迎合还是开拓 性别、身体写作及其他 女人最珍贵的就是韧性 女性身份与女性视角 女人重要的是战胜自己 谈《情爱画廊》 记忆与历史 遥想与实验 《收获》与我 中国的文学 紧扣时代的脉搏 青春的追忆与自审 七十一八十一九十年代 试读章节 厌新喜旧是有病 张抗抗:比如说《卧虎藏龙》这部片子,我就不喜欢。很想请教陈老师不知您的感觉怎么样? 陈汉元:我还没看。 张抗抗:我看了以后,真的不懂它究竟好在哪里,故事情节很沉闷,留不下什么印象。只记得有人在竹林上跳来跳去地打,假假的,一看就是合成技术,不是真的武打功夫,很扫兴,况且也合成得挺拙,像卡通。那么幼稚的东西,奥斯卡居然会喜欢,看来全世界的艺术都进入了纯粹的技术时代,我有一种山穷水尽之感。 陈汉元:前几天电视上播《卧虎藏龙》,我因为有急事要出去,只看了几段。我老伴应该是个很正统的人,她可能听到宣传看了报纸,也坐在那看了。她看完后跟我说:刚才我看到有一段最稀奇,他们在竹林上面打!但她也喜欢看,因为觉得"还可以这样打啊"?大大超越了过去的武侠打斗常规。我们看了那么多武侠片,都没想到这一点。 记者:这样的文化得了奥斯卡奖,是对雅文化的挑战。 陈汉元:奥斯卡本身你是嘲笑它也好,是仰视它也好,我认为不管是生活在哪里的中国人,看到这部片子得到奥斯卡,也不是坏事。过去人家了解我们太少了。而现在很多老人也喜欢看武侠,我不知道是什么道理。我60多岁了,可传统的歌,我还不是特别留恋爱听,更喜欢流行歌曲。首先流行歌曲传递的情感比较真实,它用词表达比较自在,不严格地讲究韵律和字数的限定,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次简化,是对传统歌词的突破和解放。要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青年爱唱爱听?青年毕竟是代表着时代的方向和主流。 包括迪斯科刚出来的时候,多少中老年人反感?现在青年人不跳了,倒是老年人在跳!我经常在街头看,见他们跳得那个带劲啊!我觉得,社会就是这样,先反对,再接受,然后呢,自己还变成了先锋,然后,又落后了。 张抗抗:这种需求体现了基本人性和对欲望满足的渴望。人的本性要求娱乐、轻松、休闲,市民心理需要猎奇、窥视、惊险、刺激等等。 陈汉元:对。人啊,厌新喜旧,那是有病!而喜新厌旧…… 记者:那是正常! 陈汉元:不但是正常,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动力。P4-5 序言 我从小是一个不爱说话、更不擅谈话的人。我不知道该对别人说些什么,各种芜杂的想法,像穿梭的蚂蚁一样无声无息从我心里爬过,令我惶恐不安。 1976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参加一个会议,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我紧张得手心出汗,发言时语无伦次,会后有人说:你文章写得还可以,怎么不会说话呢?--我腼腆一笑,甚至连回答的话也没有。 许多年过去,我已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入了许多小说和散文之中,并出版成书。我也许本可以继续以笔代唇,避免对世事直接发表意见的。却不知道为什么,在不知不觉之中,近十年来,陆陆续续的,竟然留下了这么多篇的"访谈录"。那也许是一些在小说中无法或者不该直接表达出来的想法;也许是被访谈者"逼迫"的结果;也许只是一些思维的碎片,在某些瞬间溜出了牙齿的防守线,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当我惊诧地发现它们足可以结果成为一本书的时候,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早已无法收回。 这是一个说话的年代?只说不做或是又说又做?抑或是由于孤独、由于隔阂,所以渴望交流?抑或是由于经历了多年前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言语恐惧与憎恶之后,更多的人有了倾诉的欲望?让这个世界充斥更多不同的声音。无论怎样的破绽百出、自说自话,只要能自圆其说均可成一家之言? 可惜我始终没有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雄心。面对接踵而至不厌其烦的提问,我只是一个耐心的回答者、一个尽力持合作态度的讨论者。我虽然不能说所有的谈话中绝无一句假话和废话,但我自认为基本坦诚和率真。无论这些话有趣或是无趣、沉重或是肤浅,我相信我是用自己的嘴巴,在说自己的话。 感谢这本书中提问的友人,他(她)们用那么多友好而锐利的问题,成功地激发了我说话的欲望,就这点来说我忽然发现自己是一个容易被诱哄的人。 提问,其实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或是一个温和的陷阱。而答题的深度往往取决于提问的深度。当编完这本集子的时候,我终于发现自己与访谈者在进行一种合谋;写作始终是在对世界、对人类、对自我发问--所有的文学作品在本质上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问号。由于写作者的发问,才引发了他人的发问,所以我无从逃避也无处逃避。更有意味的是,在回答与谈话的过程中,不断使我产生出新的疑问,这些疑问也许将成为我下一部作品的入口。 书评(媒体评论) ……从性别上说,张抗抗是女作家,我是男作家。男作家来看待女作家的作品,看她们在创作中表达的自我和她们在创作中塑造的同性,这个话题是非常有趣的。因为我觉得女性写作有两个层面的东西。第一就是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女性意识,她虽然写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是在她的故事里面,在她关注这些故事的时候,从里到外掏出的都是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掏出的是自己的女性意识。另外就是女性笔下写的女性,虽然每个人的创作路数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着重于写出女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当下生活中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是非常大的,有很多文学作品对此都有描述,尤其现在有些对女性性心理的描写,我认为写得非常好。……--何立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你是先锋吗(张抗抗访谈录)/文汇原创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抗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615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02-07-01 |
首版时间 | 2002-07-01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1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1 |
宽 | 15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