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了一家三个人的故事。父母都曾是过去时代的宠儿,却又在一个新的时代之中,显形为一个被扭曲性别的受害者。虽然不再固守当年的生活,他们却还在坚持着以前的形象而不能自拔。不过,父母自身陷进不能自拔的陷阱里,却更敏感于时代的风向。当女儿不再坚持幻想,完成了精神到物质的过渡的时候,她的一直固执的父母呢?他们尽管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被过去的时代塑造的理想,怀疑了自己在为谁守身如玉,却又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图书 | 你为谁守身如玉(名家近作自选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讲了一家三个人的故事。父母都曾是过去时代的宠儿,却又在一个新的时代之中,显形为一个被扭曲性别的受害者。虽然不再固守当年的生活,他们却还在坚持着以前的形象而不能自拔。不过,父母自身陷进不能自拔的陷阱里,却更敏感于时代的风向。当女儿不再坚持幻想,完成了精神到物质的过渡的时候,她的一直固执的父母呢?他们尽管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被过去的时代塑造的理想,怀疑了自己在为谁守身如玉,却又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目录 自序 1.猜一猜,谁来吃晚餐 2.人间消息 3.赵钱孙李的幸福生活 4.你为谁守身如玉 5.早地寓言 6.罗薇的峡谷 7.怀疑对象 试读章节 猜一猜,谁来吃晚餐 天是一张饼 李吃吃购买的这幢乡间别墅,只花了三百八十万元人民币。不贵。说是乡间别墅,所谓闲云野鹤的意趣早已荡然无存,一派钢筋水泥世界的大好风光。尽管如此,就在这幢别墅的装修期间李吃吃还是几番亲赴施工现场视察,以示郑重。 这毕竟是独身男子李吃吃有生以来首次拥有自己的乡间别墅。从今往后,自诩人生以“吃”为主的李吃吃终于有了他的副业:住。安居了。在此之前,他似乎对“住”并不在意,记得曾经多次睡在自己的黑色奥迪汽车里,鼾声响亮,感觉良好。 这幢别墅,李吃吃的副卧室安排在顶楼,这里原先就有一扇巨大的天窗。令承担别墅装修工程的总设计师感到震惊的是,李吃吃竟然拒绝阳光,他要求将顶楼的这间副卧室的天窗完全封闭,并且将屋顶装修成一张大饼的图案。 这是一张圆圆的大饼,好像已经烙熟了。 李吃吃的主卧室则坐落在楼下,隔壁就是厨房——可尽得百味之先,这真正体现了君子“近”庖厨的当代人文思想。 主卧室的墙壁的图案依照李吃吃的要求,被设计成一张大嘴。红唇白牙,透出极强的咀嚼功能。这种怪里怪气的图案,一定会被心理学家列为典型患者的病例,认真加以研究。 这幢乡间别墅在李吃吃的亲自监督之下,历经一百六十二天,终于宣告装修结束。李吃吃翻了翻皇历,精心挑选了一个好日子,独自一人拎着皮箱搬进了这幢乡问别墅。 李吃吃躺在顶楼副卧室的大床上,注视着屋顶的那一张“大饼”。 这就是吃饭的历史。他苦笑了,眼睛里似乎闪烁着泪光。是啊,“大饼”在李吃吃的童年时代里,曾经是一个多么诱人而沉重的字眼儿啊。 李吃吃永远也不会忘记小街上的那间面食作坊的麻脸汉子。隔上几天,他就悄然而至,腋下夹着一张大饼偷偷溜进妈妈的房间,有时还弄出一阵子响动,完事儿就匆匆走了。那时候李吃吃只有五岁,但他记事早,因此麻脸汉子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每当麻脸汉子走了,家里就开饭。饭桌上便充满了喜兴的气氛。麻脸汉子带来的大饼,饭桌上总是由妈妈亲手操刀,将它切成一角角儿。李吃吃永远也不会忘记,妈妈切饼时专注的表情。除了大饼,当然还有清汤。 饭桌上每个孩子都能分到一角儿饼,嚼着很香,几乎舍不得咽到肚里去。食有饼——这在漫漫如黑夜的“节粮度荒”年代,不啻于人间天堂般的生活。 就这样,大饼成了李吃吃终生难以忘却的人生情结。当然还有麻脸汉子。如今人到中年,李吃吃事业有成,被人称为富翁。他躺在自己乡间别墅的副卧室里,注视着悬挂在屋顶的这张“大饼”。民以食为天。真是一张好大好大的饼啊。 安居乐业,以后的主要问题就是吃饭了。唉,吃饭对于李吃吃来说真是一件内容复杂的事情。 唉,吃饭。P1-2 序言 起初,这部小说集的名字叫《怀疑对象》,无论听着看着都很机警,就跟猎狗似的。后来编辑建议改为《你为谁守身如玉》,我确实觉得“玉”比“猎狗”要好,就“守身如玉”了。 据说,写小说曾经是一门守身如玉的行当。这种守,其实就是保持自己而已。这种守,就是将自己这块玉与别人那块玉区别开来,以示不同。如此说来,守身如玉的前提不是守,而是玉。你是玉,你当然有理由守;你不是玉,好像就连守的理由也没有了。 这挺残酷的。 根据我的多年体会,小说跟生活并不完全一致,有时候甚至大相径庭。正因如此,小说的世界才有别于现实世界,小说的存在才有了她不同寻常的理由。 我成长于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因此传统在我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我带着这种印记经历了一个时代的断裂,即从社会主义革命时代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这种断裂轰然腾起的尘烟,铺天盖地蒙蔽着我们。一时不知谁身谁玉了。 是的。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玉。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玉。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玉,可能完全不同。于是,人们一时问在生活里迷失,既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知今玉何玉。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当年的顽石,如今竟然成玉。当年的玉,如今竟然归为砂石。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基本逻辑。你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就难以逃脱这种基本逻辑的强力指派。 然而小说则不同。在小说世界里,有人是玉,却不去守;有人不是玉,却牢牢守着。有玉蒙尘,却宁可蒙尘,觉得这样很好;有不是玉的,却做出一派润泽的样子,也觉这样很好。 像玉一样活着——在小说世界里就是这样,无论是玉非玉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存在理由。 有时候我想,是玉而守身,这太寻常了。不寻常的是明明不是玉而守身,而且比玉守得还要坚决、还要彻底,这就有意思了。人类世界往往缺少这种悖论式的东西。于是就让它在小说世界里存在吧。因为现实世界太拥挤了,又塞车又堵路。于是很多东西就跑到小说世界里来了。记得山西作家吕新发过“很多人物都往我小说里头挤”这样的感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已经成为绝对主义者的死誓了。只可惜我们的建筑工地瓦多而玉寡。这就为小说的存在再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那么就请到我的小说世界里去吧——你为谁守身如玉,都成。 2005年4月7日于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你为谁守身如玉(名家近作自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克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2080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