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阳光总在风雨后(北大2005届毕业生求职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栀子花开的7月,我们将离开深爱着的校园,开始人生另一段旅途的第一步--求职。你知道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投递简历?如何面试、如何回答考官的问题吗?如何才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北京大学2005年应届毕业生为你讲述了他们的求职经历和心路历程,对求职五大环节详细解读,为你解开求职路上的种种困惑,也帮助在校大学生做好大学规划。

内容推荐

本书兼具指导性、实用性和文学性,首先详细讲述北京大学2005年应届毕业生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通过讲故事、举案例来总结求职经验,讲述大学生毕业时该如何找工作(第一章);同时注重总结提炼,形成求职宏观指导,把求职分成五个环节加以详细介绍(第二章至第六章);最后以就业为导向,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中肯建议,做好大学规划,以备将来求职之需(第七章)。

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应届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同时也包括其他在校大学毕(非毕业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在理想与现实中选择——经典案例

第二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略准备

第三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材料准备

求职信

简历 

网申 

其他

附录:中英文求职信、简历 

第四章 打赢不见硝烟的战争——笔试攻略

笔试类型

准备策略

笔试选辑

第五章 用信心攀越巅峰——面试攻略

面试礼仪

着装仪表

面试类型

面试对策

常见问题

面试选辑

第六章 三思而后行——签约攻略

第七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来者鉴

附录求职常用网络资源

试读章节

面试

一面的面试官是一个大区域经理,主要的面试题就是网上流传的8大经典问题,一般问其中3个左右。宝洁的面试官都做过专门的培训,他们知道怎么和你对话才能挖掘出真实的你,怎么样让你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也知道如何判断你的回答是否属实。所以宝洁并不怕这8大问题流传出去,而且每次都是这些,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就是最科学的问题。

一面一般是中文,但会有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过了托业考试以后,宝洁就会默认应聘者的英文已经达到他们的要求。英文自我介绍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英文口头表达是不是流畅,可以简短一些。当然,一开始都是惯例,“我叫什么名字,什么学校的”,到最后可以说一句总结性的给人印象深刻的话,比如“如果我有幸加入这个公司,我会怎么怎么样”等,类似于这样的结尾就使整个陈述既恰当地介绍了自己,又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二面有3个面试官。一个是CBD最高的领导,一个是培训部的主管,还有一个是三级经理。一共有三个面试组,如果某一组CBD的最高领导是外国人的话,可能面试中大部分内容要用英文。二面仍然是这8大问题,但是二面和~面有很大区别。一面的过程是两个人一对一的交流,你会觉得有~个私人的空间;而且一面的面试官是区域经理,他/她可能是工作了几年以后到了这个位置,但离我们还是不算特别遥远,交流起来很轻松,是在一种比较亲切的聊天气氛中进行。最后问他们一些私人的问题他们也乐于回答,如“你刚加入宝洁的时候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这几年的成长经历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而二面的面试官都是高级别的领导,而且人数也比较多(3个),我们不可能和每个面试官都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个时候就从宏观层面问公司问题就行。而且,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照顾到所有的面试官,而不是只和提问的面试官作目光交流,因为你需要把自己的特质展现给所有的面试官去看。如果你只是盯着一个人不放,其他面试官就不能很传神地把握你所表达的意思,甚至可能会有被忽视的感觉。总之,我感觉一面更像朋友之间聊天,而二面比较像正式的商务场合,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决定自己谈话的方式和内容。

感触

宝洁的面试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实践能力。比如宝洁的问题是:“你觉得你到现在为止遇见的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克服的?”“你遇见过环境剧烈变化的时候吗?你是如何应对的?”这些都是很实际的问题。面试官会针对你的回答再继续追问一些细节的东西,只有你自己真实经历过才可能比较好地应对。编造一些经历是很难应付过关的,因为人在说谎的时候难免会有慌乱或不自然,在他们的追问下容易露出破绽。

如果在面试中遇到某些问题,自己把握不是很深或根本不懂,完全没必要装懂。你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自己不是很了解,对方会觉得你很真实。当然,不能只说这一句话,你还可以告诉他,自己把精力投入到了另外一个方面,而这个方面事实上也是他们很看重的东西。比如他们看重两点,他问了你其中一点,你可以很巧妙地说:“我对另外一点很了解,而正是因为我把比较多的精力放到了另一点上,对您提问的这一点反而忽略了。但是,我相信以我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把这些弥补回来。今天不能圆满地回答你的问题我很抱歉,我觉得如果你能给我这个机会,我可以改进。”总之,你可以很真诚地告诉他们对于某一问题你不懂,但是不能让他们觉得你没有能力去改善。

我之所以能做到面试不冷场并且在这种技巧上巧答应对,要感谢我的导师和我的父母对我有意或无意的训练。我在保研以后就跟着导师做世界银行以及财政部的交流项目,他不仅仅让我安排会务内容,还让我作为他的助理同他一起去见一些国际组织和部委机关的人。即使我在旁边默不做声,他们之间的社交应对也会让我耳濡目染,渐渐地我也可以参与其中的事务了。而我父母更是从小就训练我的综合素质,注重对我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备更好,不具备也为时不晚。只要试着做了,每一天都是进步。

P4-5

序言

出版这本书,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一个心愿。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这个心愿即将实现……

作为一名北大硕士毕业生,去年9月踏上了求职路。在长达5个月的求职历程中,虽不乏得意之处,但失误和遗憾也频频出现,真正体验到了“求职是一个打破自信、重建自信的过程”。

求职伊始,曾满怀希望地投出一份份简历,大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有人收到了宝洁的笔试通知,我却没有;有人收到了普华的笔试邀请,我仍没有:有人收到了德勤的Offer,我依然一无所有。于是,在失落和痛苦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选择。

经历了3个月的沉寂,逐渐打开了局面:12月的第二周是值得纪念的一周,共参加了三次笔试、两次面试;12月15日是个值得庆幸的日子,共接到三个笔试通知和两个面试通知。顿时心情好了许多,感觉连北京的冬天都变得那么温暖。不经意间,收到了国开行河南分行的0ffer。他们的行业地位、经营业绩和薪酬福利令我怦然心动,最终因为工作地原因而放弃。因为女友在北大读书,她的存在,让北京对我来说变得异常重要。

带着遗憾重新回到原点,继续为Offer而努力。残酷的现实让我再次考虑北京之外的工作机会,恰在此时,广州移动来京招聘。经过三轮面试,我获得1月中旬前往广州进行最后一轮面试的机会。于是买了张机票,打算到广州逛一圈。当时的心情其实很复杂:一方面觉得即使通过终面也不想签,因为要离开北京:另一方面,又觉得如果没有其他机会,这个至少可以保底。当我告诉女友想去试试看的时候,她哭了:“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不该阻拦你,但还是忍不住想说,即使为了我,你就不能再坚持两个月吗?”。最终,我悲壮地决定北京以外的机会一律放弃。

很多人都说本命年运气不好,我在本命年,尤其是求职那段时间,也是历经坎坷。失落过,悲伤过,彷徨过,郁闷过,还一度因为客观原因,寄居在朋友家中回不了宿舍。但年末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先是得到南方报业(21世纪经济报系,北京)提供的工作机会,后来又得到北方工业公司(简称北方)的Offer。经过慎重考虑,我选择了后者。2005年2月2日,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向北方递交了三方协议。因为没有北方,我春节不会过得心安理得。

4月,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不仅工作有了着落,硕士论文业已完成。这让我有时间和心情回顾过去:

——如果我提前作好求职准备,求职过程可能会缩短一半,可能吗?可能,只是时光不会倒流;

——如果我深度挖掘自己,制作的简历和CV充分展现自己,我的咨询梦想就会实现,可能吗?可能,只是机会不再重来;

——如果师兄能提前告诉我“虽然你不想报考公务员,但行政能力测试题一定要好好准备,因为大型国企笔试和公务员笔试模式很相似”,或许我会有更多的机会,可能吗?可能,只是说这句话的师兄至今没有出现。

于是,产生了“总结自我、警示后来者”的冲动。这一想法得到了研究生会主席孙洪涛和好友周波的支持,同时也得到机械工业出版编辑的认同。最终,在北大研究生会、出版社编辑和32位北大校友的支持下,本书顺利完成。

我们不是权威组合,却是配合默契的最佳搭档:求职路上,有的一路绿灯,机会颇多;有的历经坎坷,终成正果;有的考研失意,奋起直追后拿到Offer。未来日子里,有的将在外交部、环保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公务员道路上谋求发展;有的将在高盛、微软、宝洁、IBM、摩托罗拉等一流外企接受挑战;有的将在工商银行、中国电信、广州移动、中国人寿、进出口银行大型国企磨炼拼搏;有的将在新华社、南方报业、羊城晚报等新闻一线辛勤劳作;有的将继续在学术道路上耕耘收获。  其实,我们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此之前,北大2003届18位应届毕业生和2004届42位应届毕业生先后出版《我们求职》、《今年,我们毕业》两本纪实类读物。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用我们的经历、感触和体会,为不曾有过求职经历的学友们提供一幅实战场景,作为借以登高望远的“肩膀”,在求职之前能多一些先见力和洞察力,汲取我们的经验教训,顺利找到一份自己所喜爱的工作。

当你顺利踏入职场时,我们的共同心愿已经实现……

时延军

2005年6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阳光总在风雨后(北大2005届毕业生求职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时延军//孙洪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175810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9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7.38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9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