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尔扎克文集/中学生枕边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封建贵族的没落和衰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他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重视黑暗内容,历史感极强。巴尔扎克以一种微妙复杂,难以言尽的笔调来抒写贵的命运,几分同情,几分恼怒,几分警重,几分调侃。 本文集精心选录《欧叶妮·格朗台》、《高老头》、《被遗弃的女人》、《无神论者望弥撒》和《夏倍上校》五篇优秀作品。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内容推荐

本文集所选的五篇小说中《欧叶妮·格朗台》和《高老头》是长篇小说。《欧叶妮·格朗台》(写于1833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中,女主人公欧叶妮·格朗台爱上了丧父落难的堂弟查理。但爱财如命、冷酷无情的格朗台老头决不让女儿去爱破了产的查理。查理与欧叶妮订下终身后去印度谋发展。后来格朗台老头死了,欧叶妮继承遗产成了当地首富。许多人向她求婚,她却痴心等待查理。在海外靠不正当手段发了财的查理,早把乡下堂姐抛在脑后与贵族小姐结了婚。得知此情后,欧叶妮一气之下也结了婚,但保持童贞,并帮助查理还了债。查理得知欧叶妮如此有钱,追悔莫及。欧叶妮33岁时成了寡妇,于是城里人又开始向这位有钱寡妇发起进攻。

《高老头》(1834年写)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写作计划确定后完成的第一部名著,也是《人间喜剧》这座艺术大厦的基石。全书以高老头为中心展开情节。高老头是巴黎的一个面条商,靠不正当手段发了财。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大女儿嫁给伯爵,二女儿嫁给银行家,并把财产几乎都给了两个女儿,以为自己晚年有所依靠。谁知两个女儿挥霍放荡,只有缺钱时才想起老爸。两个女婿见他再没什么油水,竟拒绝见他。高老头最后孤苦伶仃地死在公寓阁楼的小屋里。下葬时女儿女婿均未露面。《高老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丑恶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认为这部小说“超过了过去的一切作品”。

《无神论者望弥撒》就描写了这类情操高尚的人物。挑水夫布尔雅是善良人物群像中刻画得最为生动有力的一位。巴尔扎克在描写这个人物时,显然有意以穷人的道德情操与达官显贵的自私贪婪相对照。富翁往往悭吝刻薄,甚至以卑劣手段对待自己的妻子儿女,而这个穷苦的挑水夫却能以二十二年辛苦劳作的积蓄,供养一个萍水相逢的大学生求学。

目录

欧叶妮·格朗台

高老头

被遗弃的女人

无神论者望弥撒

夏倍上校

试读章节

高老头

第一章 伏盖公寓

一个夫家姓伏盖,娘家姓龚弗冷的老妇人,她四十年来一直在巴黎开着一所膳食公寓,公寓位于拉丁区与圣·玛梭城关之间的圣·日内维新街上。这幢称为“伏盖公寓”的膳宿场所,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平等对待,从来没有因为风化问题而受到各种流言蜚语的伤害,可是三十年间也不曾有姑娘们寄宿;而且除非家庭给的生活费实在太少,这才偶尔会有一两个男青年到这儿来住。这座公寓的条件虽然这样,但一八一九年,正当这幕惨剧开场的时候,公寓里倒的确住着一个可怜的少女。虽然近来惨剧这个词语被多愁善感、颂赞痛苦的文学作品用得很滥,那么歪曲,以致无人再相信它,但在这儿却不得不用。这个故事在真正的字义上并没有什么戏剧意味,只是我这部书完成之后,京城内外也许有人会看完后掉几滴眼泪。出了巴黎是不是还有人懂得这部作品,那就不能确定了;书中有许多本地风光的考证,只有住在蒙玛脱岗和蒙罗越高地中间的人能够领会。这个著名的盆地,墙上的石灰老是在剥落,阴沟泥浆内全是漆黑的;到处是真苦难,假欢喜,而且那么忙乱,不知要发生何等重大的事故才能在那儿引起些轰动。然而也有些零碎的痛苦,因为罪恶与德行夹杂在一起而变得伟大庄严,使自私自利的人偶尔有所醒悟,生出一点同情心;可是他们这种感触只是一刹那的事,就像一颗被一口吞下的美果。文明好比一辆大车,和印度的神车一样,遇到一颗比较不容易粉碎的心,在它眼前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马上就把它压碎了,又继续浩浩荡荡的前进。读者们大概也是如此,一双雪白的手捧着这本书,身子埋在软绵绵的沙发里,想道:也许这部小说能够让我解解闷吧。读完了高老头神秘的故事以看,你依旧胃口很好地吃晚餐,把你的无动于衷说成是作者的过错,说作者夸张,喧染过分。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惨剧既非杜撰,也非小说。这一切都是真情实事,真实到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或者心中发现剧中的某些东西。

这座公寓是伏盖太太的产业,它位于圣·日内维新街下段一个斜坡向弩箭街低下去的地方。斜坡的坡度很大,就连马匹也很少上下,因此在思典谷修道院和先贤祠之间的那些狭小的街道格外清静。两座大建筑罩下是一片黄黄的色调,它影响了周围的气息;弯窿阴沉严肃,使周围的一切都死气沉沉。街面上石板干燥,阴沟内没有污泥,没有水,沿着墙根生满了草。一到这个地方,连最没心事的人也会像所有的过路人一样,无端端地不快活。一辆车子的声音在此简直是件大事;屋子也死沉沉的,墙垣全带几分牢狱的气息。

在这一带能看见的只有些公寓或私塾,苦难或烦恼,垂死的老人或想作乐却不得不用功的青年。巴黎城中没有一个区域比这儿更丑恶,更没有人知道。特别是圣·日内维新街,仿佛一个古铜框子,跟这个故事再合适不过。为求读者了解起见,尽量用上灰黑的色彩和沉闷的描写也不嫌过分,正如游客参观初期基督徒墓窟的时候,走下去一级比一级更可怕一样。

公寓的侧面靠街,前面正对着小花园,整座房子跟圣·日内维新组成直角。屋子正面和小花园之间有条中间微凹的石子路,宽约2米;前面有一条铺着沙子的小路,两旁有风吕草,夹竹桃和石榴树,种在蓝白二色的大陶盆内。小路靠街的一头有扇小门,上面钉一块牌子,上书:伏盖公寓;下面还有几行:本店提供食宿,男女老幼,欢迎光顾。临街的栅门上装着一个门铃,铃声一响特别刺耳。白天你在栅门外张望,可以看到小路尽头的墙上,画着一个淡青色的神龛,大概是本地画家的手笔。神龛内是一个爱神像:浑身斑驳的釉彩,被画迷们看作爱情病的标记,虽然在邻近的街坊上就有一座医院可以医治这类病。神像座子上模糊的铭文,令人想起雕像的年代,伏尔泰在一七七七年,回到巴黎大受欢迎的年代。那两句铭文是:过去是,现在是,或许将来还是。  到晚上的时候,栅门换上木门。小花园的宽度正好等于屋子正面的长度。花园两旁,一边是临街的墙,一边是和邻居分界的墙;大片的长春藤把那界墙密密遮盖了,在巴黎城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各处墙上都爬着果树和葡萄藤,瘦小而落满尘土的果实成为伏盖太太年年发愁的问题,因此常向房客谈及此事。沿着侧面的两堵墙有一条狭小的走道,走道尽头是一片菩提树。伏盖太太虽是龚弗冷家出身,菩提树三字老是念别音,房客们经常纠正她也没用。两条走道之间,一大块方地上种着朝鲜蓟,左右是修成圆锥形的果树,四周又围着些菌筐、旱芹、酸模。菩提树荫下有一张绿漆圆桌,周围放着几个凳子。逢着大暑天,一帮有钱喝咖啡的主顾,在热得可以孵鸡的天气到这儿来品尝咖啡。

这座四层楼外加阁楼的屋子是用粗沙石建成的,粉饰的那种黄颜色差不多使巴黎的形象都被败坏了。每层楼上开着五扇小玻璃窗子;细木条子的遮阳帘撑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屋子侧面也开有两扇窗,楼下的两扇装有铁栅和铁丝网。正屋之后是一个二十尺宽的院子,养着猪、鸭、兔子,它们都相安无事地混在一块儿;院子最里面有所堆木柴的棚子。棚子和厨房的后窗之间接一间凉橱,下面淌着从洗碗池流出来的脏水。靠着日内维新街有扇小门,当臭气四溢厨娘不得不冲洗厨房的时候,就把垃圾从这扇门里扫到街上。

房子本是预备开公寓的。楼下的头一间临街的一面开有两扇窗子取光,住客从一扇落地长窗进出。客厅通到饭厅,饭厅和厨房中间隔着楼梯道,楼梯的踏级是用木板和彩色地砖拼成的。一眼望去,客厅的景象再凄凉不过:几张沙发和椅子,上面包的马鬃布满是一条条忽明忽暗的纹缕。正中放一张黑地白纹的云石面圆桌,桌上摆一套白磁小酒杯,上面的金线已经剥落一大半,这种酒杯现在还到处能看得到。房内地板很差劲,四周的护壁板只有半人高,其余的地方糊着上油的花纸,画着《丹兰玛葛》剧中主要的几幕,一些有名的人物都著着彩色。两扇有铁丝网的窗子之间的壁上,画着加里泼棱款待里斯的儿子的盛宴。四十年来这幅画老是给年轻的房客当作说笑的引子,把他们为了穷而不得不将就的饭食取笑一番,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比处境高出许多。石砌的壁炉架上有两瓶掩在玻璃罩下的旧纸花,中间放一座粗糙的半蓝不蓝的云石摆钟。壁炉内部倒很干净,说明它难得生火。

这间屋子有股怪味,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应当叫做公寓味道。那是一种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叫人发冷,吸在鼻子里潮腻腻的,直往衣服里钻;那是刚吃过饭的饭厅的气味、酒菜和碗盏的气味、救济院的气味、老老少少的房客特有的气味,跟他们难闻的气味合凑成令人作呕的成分,倘能加以分析,也许这味道还能形容。话得说回来,这间室子虽然叫你恶心,但同隔壁的饭厅相比,你还觉得客室很体面、很芬芳,简直像太太们的上房呢。

......                P109-111

序言

巴尔扎克(1799—1850年),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公认的天才小说家,毕生最重要的作品——卷帙浩繁的巨著《人间喜剧》在小说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巴尔扎克生于法国都兰纳省的图尔,在故乡读过六年书,1814年全家迁居巴黎后又上了两年学,然后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办事员。他醉心于文学创作,最初写悲剧,未获成功。改写小说,也没有引起人们注意。转而经商,办过印刷厂和铸造厂。到1828年,已负债累累,濒临破产,于是又下决心回到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来。1829年,两部作品《朱安党人》和《婚姻生理学》为他赢得一些名声。他开始涉足上流社会,结交名流,但依然勤奋写作,每天伏案14-16个小时,(侏安党人》是他用真名发表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人间喜剧》的第一部。1842-_1848年间,《人间喜剧》出版了十七卷本。定本于1869-一1876年间出版,共二十四卷。1832年,巴尔扎克与波兰的韩斯卡伯爵夫人结识,20多年间写给她的书信收在《给一个外国人的信》中。两人最后于1850年3月结婚,同年8月18日,巴尔扎克因积劳成疾,在巴黎与世长辞,终年51岁。

1834年巴尔扎克产生了一个设想:把自己的全部作品纳入一个总的计划,以构成一个总体。当时他想把自己的作品分为三大类,即阐明支配人生与社会的各项原则的《分析研究》,揭示人的行为之所以产生的各项原因的、《研学研究》,显示上述各项原因所产生后果的《风俗研究》。第三类又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队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人间喜剧》这个名称是1840年取的。在巴尔扎克之前,还没有一个法国作家有如此宏大的气魄,敢于给自己提出“完成一部描写十九世纪法国的作品”的巨大任务,也没有一个作家有这样的才能,能将近百部小说组合起来,构成一套包罗万象的社会风俗画,深刻而真实地再现自己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全貌和本质。巴尔扎克原计划写143部长短篇,因早逝只写出96部。

在《人间喜剧》中,长篇小说是这座宏伟建筑的主要构件,如本文集所选的《欧叶妮·格朗台》和《高老头》,另如《农民》、《幻灭》等也很有影响,其中《高老头》又被称为《人间喜剧》这座艺术大厦的基石。当然,中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精彩篇章,如本文集所选的《夏倍上校》,还有《安利贷者》、《禁治产》、《改邪归正的梅莫特》等,都是有相当思想深度的杰作。

本文集所选的五篇小说中《欧叶妮·格朗台》和《高老头》是长篇小说。《欧叶妮·格朗台》(写于1833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中,女主人公欧叶妮·格朗台爱上了丧父落难的堂弟查理。但爱财如命、冷酷无情的格朗台老头决不让女儿去爱破了产的查理。查理与欧叶妮订下终身后去印度谋发展。后来格朗台老头死了,欧叶妮继承遗产成了当地首富。许多人向她求婚,她却痴心等待查理。在海外靠不正当手段发了财的查理,早把乡下堂姐抛在脑后与贵族小姐结了婚。得知此情后,欧叶妮一气之下也结了婚,但保持童贞,并帮助查理还了债。查理得知欧叶妮如此有钱,追悔莫及。欧叶妮33岁时成了寡妇,于是城里人又开始向这位有钱寡妇发起进攻。

据研究者证实,欧叶妮的形象是有原型的,那就是马利亚。她是巴尔扎克的情妇。巴尔扎克在遗嘱中要人把自己收藏的一件基督雕像送给她。

前面已提及,《高老头》(1834年写)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写作计划确定后完成的第一部名著,也是《人间喜剧》这座艺术大厦的基石。全书以高老头为中心展开情节。高老头是巴黎的一个面条商,靠不正当手段发了财。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大女儿嫁给伯爵,二女儿嫁给银行家,并把财产几乎都给了两个女儿,以为自己晚年有所依靠。谁知两个女儿挥霍放荡,只有缺钱时才想起老爸。两个女婿见他再没什么油水,竟拒绝见他。高老头最后孤苦伶仃地死在公寓阁楼的小屋里。下葬时女儿女婿均未露面。《高老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丑恶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认为这部小说“超过了过去的一切作品”。

巴尔扎克以哲学家的冷静态度分析现实的社会关系,用理性的手术刀解剖人类的灵魂。他无情地鞭笞这个金钱主宰的社会,认为受黄金刺激造成的人欲横流是使社会堕落的主要原因。但巴尔扎克仍然相信生活有比金钱更高贵的东西,并力图在作品中描绘一些未受金钱腐蚀的心灵、正直无私的胸怀。本书所选的短篇小说中,《无神论者望弥撒》就描写了这类情操高尚的人物。挑水夫布尔雅是善良人物群像中刻画得最为生动有力的一位。巴尔扎克在描写这个人物时,显然有意以穷人的道德情操与达官显贵的自私贪婪相对照。富翁往往悭吝刻薄,甚至以卑劣手段对待自己的妻子儿女,而这个穷苦的挑水夫却能以二十二年辛苦劳作的积蓄,供养一个萍水相逢的大学生求学。

小说中对宗教的态度也值得注意。作者是无神论者,而且从不隐藏对教会的蔑视和厌恶。但又认为宗教信仰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抵御贪欲的诱惑。巴尔扎克从人道主义出发,深信宗教是“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是“稳定社会的最大因素”,所以他不信仰宗教宣扬宗教,认为宗教“也许不是神祗的安排,却是人的一种需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尔扎克文集/中学生枕边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巴尔扎克
译者 叶雨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41959
开本 16开
页数 33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