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直气平(勇于改变才会进步)
内容
编辑推荐

  育儿,是科学,更是艺术!

品格力、学习力、竞争力、沟通力、生命力如何养成?

《理直气平:勇于改变才会进步》由台湾金石堂书店年度出版风云人物洪兰为您阐述育儿之道,对台湾教育的诸多迷思,家长的错误观念,提出她具科学性的看法。专业与常识兼具,理论与实践并举!

内容推荐

  《理直气平:勇于改变才会进步》由台湾著名教育家洪兰阐述育儿之道,以脑科学的最新发现和规律为依托,详细解读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的五大素养及其养成之道——“品格力、学习力、竞争力、沟通力、生命力”。《理直气平:勇于改变才会进步》专业与常识兼具,理论与实践并举,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目录

简体字版自序

第一章 品格力

 1 童蒙养正,受益终生

 2 林则徐的沉着与胆识

 3 不是本能的事都需要教

 4 让孩子一开始就没有机会走歪路

 5 受教育越多同理心消失得越快

 6 计算机世代孩子缺的是规范

 7 品德教育要大家一起来

 8 用辣妹宣扬品德、质量、品味?

 9 有了品格其他德行自会出现

 10 诚信是一切的核心

 11 心中的尺不可变

 12 学生需要有楷模

 13 培植自重自爱的转机

 14 志工带给孩子同理心

 15 天生我材必有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二章 学习力

 1 成功者的背后一定有个好老师

 2 偏乡更需要好老师

 3 让学习弹性不疲乏

 4 《成绩单》:一则抵制分数的故事

 5 零时体能运动的启示

 6 一本书改变了一个孩子

 7 怎么罚,学问大

 8 读报累积词汇

 9 一点巧思,无趣变有趣

 10 用运动提升学习力

 11 给偏乡的孩子一个机会吧!

 12 动脑才能有志竟成

 13 “窗明几净”大有关系

 14 老师不是经师,是人师

 15 老师是最好的志业

 16 青春期是阅读的最好时机

 17 学习重在思考,不是记忆

第三章 竞争力

 1 食衣住行处处有创意

 2 标准答案:扼杀创造力的元凶

 3 创意时代的脑力竞争

 4 不要再截长补短

 5 让孩子像大自然的苹果树

 6 用不同的尺衡量不同的孩子

 7 有国际观才有竞争力

 8 先做给人家看

 9 实做是通往教养的大道

 10 不会表达就没有竞争力

 11 生命自己会找出路

 12 失败比不曾试过好

 13 学生也要敬业

 14 勇敢踏出改变的第一步

 15 行动三分财气

 16 不知过去,怎知未来?

第四章 神奇的脑

 1 大脑会依外界的刺激改变

 2 强烈影像的杀伤力

 3 学习的两大要件:情绪与动机

 4 后天的学习可改变先天的设定

 5 看得见、摸得着的心智结构

 6 长期受虐会改变大脑结构

 7 从改变想法来改变心情

 8 快乐掌握在自己的意念中

 9 期待可以打败焦虑

 10 大脑对“自己人”的差别待遇

 11 大脑会主动修正认知失调

 12 判断力的脑科学实验

 13 他们的灵魂住在明日之屋

第五章 沟通力

 1 孩子说谎时要感化他

 2 训练口语能力从阅读着手

 3 用欣赏的眼光看你的孩子

 4 作文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

 5 多读书才写得出好文章

 6 作文的基本功

 7 教育孩子谈话的艺术

 8 请给孩子指出另一条可行之路

 9 你有没有在乎过我?

第六章 生命力

 1 给年轻人生命的理想

 2 鼓励孩子们做志工

 3 知足,就会快乐

 4 做善事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5 替学童打开艺术教育的门

 6 能惜福,就不会有烦恼

 7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和成熟

 8 感恩带来幸福与满足

 9 父母快乐,孩子才会快乐

 10 称赞与鼓励go a long way

 11 参与:一定要在场才会赢

 12 让孩子从实做中了解人生的意义

 13 台湾的生命力在民间

试读章节

其实品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一个家教良好的孩子走出来是有礼貌的,做事是有质量的,谈吐是有品味的。

6 计算机世代孩子缺的是规范

最近参加了几个有关品德教育的研讨会,会中讨论最多的是电玩,大人都把它当洪水猛兽,而小孩都爱玩电玩,亲子因电玩的观念不同而衍生出许多管教上的问题来。当孩子很想要而父母坚决不肯时,孩子会忍不住说谎或偷钱,父母会因孩子不听话而更加严厉控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实,一种游戏这么吸引孩子,硬禁是禁不掉的,更何况研究发现,打电玩对大脑的反应速度有帮助,只要不是色情或暴力的游戏,适度地玩一下是可以的。

人的大脑会不停地因为外界环境的需求而调整内部的组织,盲人的视觉皮质没有用到,因此会被征召去帮助他读点字。大脑用得多的,在大脑中占的区块大,不用的,会被别人借去用,甚至只要把眼睛蒙上五天,我们的视觉皮质就会被挪去帮忙处理触觉和听觉的讯息。大脑的机动性让我们惊讶,也明白没有坊间说的“人只有用到百分之十大脑”这回事。大脑是每天都在动,努力使自己在演化上更占优势、更成功,绝对不可能让百分之九十的细胞闲闲没事干。

认知神经科学家看到这一些打电玩、在网络上长大的Y世代孩子(社会学上,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四年出生的叫婴儿潮,一九六四至一九七六年生的叫x世代,一九七七至一九九七年生的叫Y世代),发现他们的大脑已经跟我们不一样了,他们每天快速地在网上浏览大量的讯息,使他们判断屏幕上随机出现的几何图形的速度比我们快,他们在网络上寻找所需信息的速度比我们快且准,他们从一个作业切换到另一个作业的速度也比我们快。我们必须一心一用,他们可以一心多用,我们如果一边看电视一边说话,我们会说错话,把电视上的字嵌到本来要讲的话中去说错,他们比较不会。

因为网络的讯息是实时的,他们这一代已不耐烦久等,凡事要立即见效。这是为什么Y世代的孩子常常同时开着两部计算机,一部上网搜寻信息,另一部下载所要的信息。

看到实验报告后,我们知道现在的教育方式非改不可。假如他们习惯了快速的网络阅读、快速求证(迈克尔·杰克逊猝死的消息一出,我儿子立刻上网求证,看了各国的新闻社网站后,脸色沉重地出来说迈克尔·杰克逊真的死了),我们怎么可以再用在课堂中一个字一个字念的上课方式去满足他的求知欲呢?一个会上网的孩子会不停地在网络上学新的东西,父母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看到,他们对着屏幕的眼神是热切的,而对着黑板的眼神是无奈的。因此学校教育的方式要改,父母教养的方式也要改,不能用十九世纪的理念去教二十一世纪的孩子。

大环境改变了,社会对孩子的需求也不同了,二十一世纪的孩子知识上不用我们操心,他们有心要学,可以学得很快。父母要教他们的是自制和自律,Y世代孩子缺的不是刺激而是规范,而规范要从小从生活上做起。其实品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一个家教良好的孩子走出来是有礼貌的,做事是有质量的,谈吐是有品味的。

P18-20

序言

一个人会想要写书,当然是因为他想影响别人。《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我没有那么伟大,立功,在二十一世纪几乎是不可能,那么只剩下立言了。其实,我写这本书也不是为了“三不朽”,而是我看到了一个做老师的责任。

我生在1947年的台湾台北,二次大战后,大家都很穷,那时没有电视,电影又看不起,唯一的娱乐是看小说,而家中有的都是旧小说,加上我父亲是个读书人,心中向往的是渔樵耕读、自给自足的生活,他最大的快乐是窗下课子,“子”当然是我们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到我妹妹时代,爸已太老管不动了)。他教我们读《古文观止》,里面是各朝各代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自己嘴里常说“非梧桐不栖,非廉泉不饮”,人要“择善固执”,又告诉我们“贼禄不可养亲”,来路不明的钱不可以拿,家中客厅挂的是《左传》颜躅说齐王的“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归真反璞,终身不辱”。在这种情况下长大,我的价值观自然比别人严谨了一点,每做一件事会先想一想,会不会给父母丢脸,让家门蒙羞。

1969年我大学毕业,很幸运申请到奖学金,得以去美国留学。在美国时,正碰上越战打得如火如茶,看到美国的大学生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反战、烧国旗、性解放。但是也看到推翻了原来的价值观后,因没有一个新的理念去取代,年轻人变得很迷惘,很彷徨,对事情无法判断是非,对人生也不知何去何从,因此很多人走上吸食大麻或毒品的路。我看到年轻人对越战归来的大兵吐口水,在公交车上也不让座,我好生惊讶,因为这些缺手缺脚的伤兵是为国牺牲的,他们即使要怪也应该怪政府的政策不对,不该出兵,怎么把错怪到跟他们年龄差不多的同胞身上了呢?这些大学生的理智和同理心到哪去了?

我这才了解原来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它改变人的潜在力量,能使每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文化被破坏后,留下来的是心灵的黑洞,人生的空虚。当一个观念瓦解,却没有新的观念起来替代它时,它带走的是生活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当年轻人把一切传统都当作邪恶,却没有人告诉他,你不该期待生命要给你什么,你应该反思你对生命能有什么贡献时,他会迷失。我开始想每天逼着我爬起来去实验室工作的文化是什么?最后发现它就是我父亲在我小时候灌输我的那个“人只要活着就要劳动,做有意义的事”,人要感恩,因为“一日所需,百工为之”,真正的快乐是当别人跟你一起快乐的时候,自己享福时,不要忘了造福别人,以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种很传统的中国士大夫价值观。

1992年我回台湾教书后,发现台湾很多年轻人也跟我在美国校园里看到的那群大学生一样,解严了,束缚解开了,自由了,没有人管你了,但是你该做什么才好呢?很多孩子因此去试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来挑战大人的底线,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不好的行为会改变他的大脑,因为大脑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就像很多学生觉得拉K没关系,结果膀胱坏掉,终身包着尿片。人生有许多事是不能逆转的,再回头真的已是百年身了。所以我开始把一些所看到的不正确观念和行为写在专栏和报纸上提醒孩子,更把在实验室中有关大脑的正确知识传出去。这些专栏文章集结起来,就是现在要出版的这本书。

大陆和台湾分隔了六十多年,语汇用词有一些不一样了,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还是一样的,尤其只要是人的社会,忠诚、正直、公平、正义这四个核心价值观是不会变的。孩子要在社会上立足,他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对年轻人说教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在他的心被某样东西触动时,立刻教导他,他才听的进去,但是心何时会被触动,我们却无法预期,因此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便是把书准备好,一旦想看时,就有。

我很高兴这本书要出大陆简体字版,希望我父亲传给我的一些中国的做人做事道理,加上我在美国教了22年书所体验到的西方教养方式,能对目前中国的年轻人有所帮助,使他们的人生更圆满,生命更圆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直气平(勇于改变才会进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38378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1
16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