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雇我谁赚钱/方法决定财富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哪家企业是为了给你发工资而雇用你的,这就要求你必须向企业说清楚:你为什么能够为企业提供价值?你如何提供超值的贡献?

如果你掌握更多的面试技巧,知道更多关于行业、企业、重要岗位的资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你就会更自信;如果你了解了更多面试中的“通用型案例”,并熟练地应用到自己的求职中来,你也可以更顺利地获得企业的信任。

本书中绝大部分的案例都是作者的亲历亲为,相信这会给求职者更盲接的参考和帮助。

内容推荐

“谁雇我谁赚钱”必须成为求职者的信念和口号!

“谁雇我谁赚钱”也必将成为企业对求职者的核心要求!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没有哪家企业是为了发工资而雇用人的f只有那些贡献大干工资的人,才能够获得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因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以利润为前提的,而所有的利润都来自于员工的工作。

那些能够在求职过程中让企业相信“谁雇我谁赚钱“的人,将顺利地找到自己希望的工作。为此,他必须说清楚将怎样为企业创造价值,自己将怎样完成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工作需要方法,成功的求职同样需要方法,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

帮助企业和求职者双方摆正利益关系和工作关系;

提供最常见的工作方法,使双方的“共同话题”更具体,更富有建设性;

纠正存在于求职者中普遍的错误认识——这些内容也是企业完成岗前培训的基础;

帮助求职者掌握实用的求职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习惯。

本书可以成为求职者的“随身老师“——不仅明确了求职过程中的各类关键点,而且给出了解决这些核心问题的具体方法。

本书也可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通俗易懂的教材”——让应聘者和新员工迅速明白基本的道理,掌握基础的工作方法,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目录

前言

第1章端正认识

企业雇你不是为T给你发工资/3

企业雇人需要理由/5

你为什么能够给老板“发工资”/8

写简历是为了获得面试,而不是为了找到工作/10

多了解对方一些(行业篇)/12

多了解对方一些(企业篇)/15

多了解对方一些(主要岗位篇)/16

买家不轻易褒奖“商品”/19

面对夸奖更要谦逊/21

解读招聘的要求/23

设计好自a的动作/25

说“不”也需要职业化/28

去外企难道不需要会外语吗/30

第2章直起腰杆

不要担心自己“没有经验”/35

没必要“打肿睑充胖子”/37

洗衣眼和洗手绢/39

老板是你的客户,更是你的榜样/41

重复面试官的话也是一种技巧/43

只看你需要关注的/45

只听你需要捕捉到的/47

用什么方式表现个性/48

找个梯子爬得快/50

注视对方是成功的关键/52

第3章降低姿态

招人喜欢,扶你的表情开始/57

想当然是面试中的大忌/58

谁都喜欢“听话的人”/60

骢和听不一样/63

用适当的方式讲述自a的经验可以得高分/64

你要让企业放心/67

找一个可以描述清楚的案例/69

在面试的现场一边写,一边完成你的说明/71

表示赞同是得到赞同的重要前提/73

说话要慢一些/75

第4章把握关键

把面试当做上班第一天/79

接触更高职位的面试官/80

求职过程是一个谈判的过程/82

与 他应聘者一起面试/85

充分利用单独面试的机会/87

感觉到机会更要“趁热打铁”/89

把“年”改为“周”/91

需要讲清道理,更要讲明方法/93

“提问”需要技巧/95

你要关注工资以外的机会/97

第5章 成功求职的阶梯

月薪1500元以下的情况/103

月薪3000元左右的情况/105

月薪6000元左右的情况/106

月薪10000元以上的情况/108

第6章针对工作

进入工作的状态/113

确立正确的利益关系/114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正确的全局观/116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熟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119

做好市场工作——建立正确的全局观/121

做好市场工作——熟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124

做好销售工作——建立正确的全局观/126

做好销售工作——熟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129

做好生产管理工作——建立正确的全局观/131

做好生产管理工作——熟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133

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建立正确的全局观/135

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熟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137

做好助理工作——建立正确的全局观/140

做好助理工作——熟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方法/142

第7章谁都可以用的案例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147

一份合格的报告/749

办公用品管理/151

筛选及拜访客户/153

收集信息/155

试读章节

任何人找工作,其目的都很简单:获得收入,也就是工资。

遗憾的是,有一个非常基本的逻辑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你因为需要工资而希望获得企业提供的岗位,那么企业又是因为什么而必须向你提供那个岗位呢?

企业需要利润。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离开了利润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从员工的角度讲,不能创造利润的企业又用什么给员工发工资呢?从更深的层面看企业利润的来源,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的利润是从每一个具体的工作结果中产生的,而一个个具体的工作结果又是由企业的员工创造的。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逻辑:每一位员工能够创造多少利润,决定了企业能够为该员工发多少工资。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公司在成立初期,需要招聘一名月工资1500元左右的文员。有一位形象很好、衣着也很得体的小姐到公司来面试,自称26岁,我们谈话期间她所表现出的修养和谈吐也很值得称赞,但当谈到工资待遇的时候,我问她:“你要求的月薪是多少?”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回答说:“我上一份工作,一个月收入一万多!”

想一想:如果你是求职者,此时你会怎么说?

作为经营者的我可以告诉大家,此时多数企业的领导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你原来挣一万多,跟我没有关系!你是因为看到我公司的求职信息所以才来面试的,你也清楚地知道这个职位的薪水是1500元,而且你在踏进公司大门的那一刻起也就很自然地知道了我们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你上一份工作的收入是一万多,在这里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不论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都不会录用你”。

为什么呢?如果你说的是假话,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和一个张嘴就说假话的人、张嘴就可以不负责任地回答问题的人成为同事呢?如果你说的是真话,我更不能录用你。因为谁都清楚一万元和1500元之间的差距。此时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 

你会不会是因为一些不可告人的原因离开了那家公司?你会不会也如此对待我们?

难道你只是暂时调整一下,有了好工作,你还会走?

你如果真有一万元以上的月薪能力,你怎能安心地在我这里做1500元的文员工作?

P3-4

序言

成功需要方法,工作需要方法,找工作更需要方法。

掌握找工作的方法的第一条是端正认识,做到“表里如一”。

俗话说:相由心生,身随心动。想更快地找到工作,或者想找到更好的工作,就需要首先“端正认识”,只有心里有了正确的想法,脸上才能有真诚的、执著的表情;只有真正看到了希望和机会,才会有信心和热情,才不会停下继续努力的脚步。

掌握找工作的方法的第二条是直起腰杆,表现出自信。

利用别人的怜悯很难找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也很容易失去。请相信——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为优秀的人准备着岗位。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或者至少也可以尝试着、模仿着表现出足够的优秀。面试的过程时间很短,只要掌握要领,表现出优秀的一面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样难。

掌握找工作的方法的第三条是降低姿态,给企业和面试官足够的尊重。

如果不能博得面试官的好感,成功面试就是一句空话。降低姿态不是唯唯诺诺,而是换一种观察和聆听的角度,把说话的速度放慢一点。你的语言,包括你的身体都需要时刻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尊重对方。给出你的承诺,你会发现:适当的承诺具有超出你想像的力量。

掌握找工作的方法的第四条是把握关键,提高对各种机会的敏感度。

要想把握住关键,必须在事前做好必要的“功课”。想像这是“上班第一天”,能够帮助自己在面试中找到好的感觉。不能仅仅沉浸于自己曾经的经历,更要强调能够从经历中提炼出一些规律。认真准备好与面试相关的内容,往往用一个“周”字代替“年”字,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掌握找工作的方法的第五条是找到求职的阶梯,奠定自己更好的职业背景。

1500元以下的工资,只能够给你一个开始;3000元左右的工资更需要你认真地进行总结;6000元左右的工资可以给你更多的机会,需要你归纳出更有效的方法;10000元以上的工资,能够帮助你网罗人才,以及更有效地接近投资人。

掌握找工作的方法的第六条是掌握工作的方法,切实提高自己的价值。

进入工作的状态,需要你不断地寻找问题,并给出答案。对变化中的利益关系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将使你的工作事半功倍。掌握了具体的工作方法,你就有了竞争的资本。建立科学的思维体系,不断发现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是你提高自身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掌握找工作的方法的第七条是借鉴典型的案例,尽快找到“工作的感觉”。

从陌生到相互建立好感,语言是关键,而案例是关键中的关键。面试中没有“随便一说”的机会,你需要认真筛选出所要使用的案例,以证明你的价值。工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要求你亲自研究出每一个具体的工作方法,但要求你更快地学习。工作中有很多方法是共通的,如果能彻底说清楚其中的一项,就足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如果你渴望尽快地找到工作、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请你在求职的全过程带上这本书,随时对比书中的内容,让自己更早地发现问题、更准确地判断问题、更正确地解决问题。

祝读者朋友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田 鹏

2006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雇我谁赚钱/方法决定财富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190318
开本 32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1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3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10:08